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 30-40(第7/16页)
既然是真的做生意, 他可就有话说了。
“王上……”吕不韦豁出去了,“王上到底想要多少马?”
嬴政对他的识时务很满意, 神色一宽,和颜悦色道:“不多,三千匹上等马。”
“三千上等马?!”吕不韦一口气没喘上来,差点当场晕厥。
“才三千而已,哪里多了?”李世民帮腔,“月氏肯定有的,相国放心。”
“倘若山东六国向大秦购入三千弓弩,公子也会觉得不多吗?”吕不韦自暴自弃地怼道。
哎嘿,这是绝地反弹了吗?突然硬起来了是怎么回事?
李世民啧啧称奇,深觉人类性格多样性。
“月氏与山东六国不同,它和大秦几乎没有什么冲突。”他心情很好,态度也好,站着比跪下的吕不韦略高一点点,耐心解释道,“相国应该很清楚,这十几二十年,大秦都没有跟月氏动过刀兵,它不会过于防范我们。”
“但边境,是有摩擦的。”吕不韦肯定道。
“摩擦那肯定有,村里邻居田地互相挨着,还会因为抢水争垄打得头破血流呢,不是什么稀奇事儿。”李世民笑道。
“秦律禁止私斗。”嬴政指正。
“禁止了,难道就没有吗?”李世民理直气壮地反问,“秦律还禁止谋反呢。”
好糟心的对话。
嬴政几乎每一天,都有至少一个时刻,很想把孩子拎过来一顿暴打。
每!一!天!
吕不韦:“……”
如果不是处在这种命悬一线的恐怖场景里,他一定会笑出声的,真的。
“但是三千匹,还是上等马,不是一个小数目,不可能不惊动月氏首领,到时候该如何处理?”吕不韦把这个问题抛给出任务的父子俩。
李世民:“很简单啊……”
嬴政:“重金诱之。”
两道声音一前一后,从抑扬顿挫到低沉平静,此起彼伏,毫不间断地响在吕不韦耳边。
“阿父好厉害哦,我也是这么想的。”李世民乐道,“月氏地域很广,控弦也有几万,但我们大秦可从来没有怕过谁。相国不必担忧,我们是抱着互惠互利的心思与月氏互市的,各有所得。无仇无怨的,月氏王也不傻,不会轻易与我们交恶。”
秦国这个逮谁打谁的凶名,现在还有哪个邻居不知道吗?
月氏和大秦,就像两座山头的老虎,各有各的领地,在自个地盘称王称霸,境内的资源目前还吃不完,是不会突然发神经挑衅隔壁凶残的邻居的。
当然,等大秦将来统一天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暂且不论。
吕不韦仔细思量着,这到底算死缓还是戴罪立功,任务难度有多大,如果完不成,秦王会放过他吗?如果完成,又能得到什么呢?
倘若他半路逃跑,或者直接投了月氏……
“相国请放心。”李世民认认真真走近吕不韦,许诺道,“只要相国全力以赴,我相信,没有相国谈不下的交易。”
吕不韦艰难道:“……公子对臣未免太有信心了……”
我谢谢你全家!
李世民权当看不出这人心底强行压下去的憋屈和被降职丢出国的怨愤,好声好气地耳语安慰道:“也不用太有压力,阿父定的目标是三千匹上等马,不过是因为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罢[1]了,就算差一点儿,带回两千多匹,也没关系的,并非是特意设置一个相国完不成的任务,而找借口处置你。”
不得不说,公子说话是比王上好听多了,吕不韦明知道这父子俩都不是好相与的,还是由衷感觉放松了一点,顿时就有了点底,不再那么惴惴不安。
“臣明白了。”吕不韦吁了口气。
“还有,年轻的公马一定要越多越好,是要回来配种的。这个蒙恬会看,他会帮你挑选。不光是马匹,如果能带些大秦没有的种子香料回来,那更好。”李世民小声嘱咐,话越说越多,也很详细,“丞相这个位置肯定会换人的,但典客可以给你留着,我大秦,有功必有赏。”
这算是真正交了底了。孩子年纪虽小,吕不韦却知道他的话语权有多重。
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这种大事上,公子所说的话,其实就是王上想说的话。
吕不韦终于定了定心,劫后余生般擦擦汗,挤出笑容来:“请王上与公子放心,臣必竭尽全力,不成不归。”
“如此甚好。”
嬴政颔首,总算把吕不韦从死缓调到了留观查看。
十日后,吕不韦与蒙恬整装出发,精骑上百,侍者从吏五六百,马车十余驾,从雍城出发,往陇西郡而去。
锦车华服,符节旄尾,浩浩荡荡,声势颇大。
荀子一行人正巧在田埂边,目送他们远去。
浮丘伯不由诧异道:“看方向是往西去,这是要去哪?”
“去陇西哦。”李世民蹑手蹑脚地靠近花丛里的黄蝴蝶,屏住呼吸,手掌逐渐合拢。
蝴蝶仿佛察觉到了什么动静,忽然震动翅膀,从他猛然合起的双手间逃脱。
“哎呀,跑了。”他惊呼一声,呼唤他的宠物,“凌霄!”
在空中练飞的鹞鹰迅速冲下来,然后一个倒栽,刹车失灵,直接冲进花丛里。
“哈哈哈……”李世民乐不可支,“你怎么飞得这么差啊?好笨哦。”
赶来帮忙还被笑话的冤种鸟儿,抖擞抖擞羽毛,晃了晃脑袋上的花瓣,大声唳唳,高昂而尖锐,一听就知道它气炸了。
李世民摘掉它身上乱七八糟的花花,抬手放它去飞:“接着去练吧,可别偷懒。”
“鹞鹰是没有偷懒,公子你怕是在偷懒。”浮丘伯跪坐在不远处的席子上,手不释卷,似乎在小桌上抄录着什么。
“有吗?”李世民乖巧一笑,揪了一把紫云英的花花,穿过有他一半高的花丛,仰着脸举起手,讨好道,“送给荀先生。”
荀子莞尔,捋了捋洁白整齐的胡子,接过了孩子的小礼物,问候:“你的伤可好了?”
“好多啦,看,能抬手了。”孩子炫耀似的抬了抬手,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公子,还是小心点好。”蒙毅比他更紧张。
“嗯嗯,知道啦。”李世民从不嫌弃真正的关心和好意。
他哼着小曲,眺望绿油油的田地,凝神看了很久。
荀子颇觉奇妙,问道:“你在看什么?”
“怎么都是黍?”李世民不解。
荀子悠然而笑,很喜欢孩子提的这个问题,这也是他郊外出游时特意带上这孩子的原因。
“北方雨水少,黍更耐旱。”他温和地回答。
“那麦子也耐旱啊。”李世民纳闷,“怎么不种麦子?”
“麦饭不好吃。”浮丘伯随口接了一句,“你没吃过吧?”
李世民还真没吃过,他诧异道:“那怎么不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