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120-130(第12/15页)

准备的聘礼, 拿出一半添置到三娘的嫁妆里去吧。”

    “这如何能行?”柳氏忙摇头。

    时下嫁女要准备诸多的嫁妆, 娶媳妇也一样要置备足够的聘礼。

    柳氏越想越发愁起来,最后思来想去,就只能说道:“四娘年纪最小,不若先从四娘那里挪些过来?”

    这并非柳氏偏心上面两个,不够疼爱四娘。实在是三娘那边是跟皇家结亲,嫁妆不能说置备的多丰厚,总也要让人能瞧得过去。

    韩彻这边呢,论年纪更是不能再耽误了。

    至于四娘,这期间给点时间缓冲一下,家里好歹能再想办法重新置备起来。

    “四娘的别去动,就从我那里挪。”韩彻还说道:“阿母,早前给我说好的那几家,后面的相看也全都想法子推了吧。”

    “这是为何?”柳氏着急又不解。

    “三娘如今既然定给了皇家,我这边的婚事就不好再结门第过高的。”韩彻早前心里就想过这方面,这次也就未再犹豫,直接就告诉了柳氏。

    因着韩彻越来越受太子重用,即便是柳氏她们做好了不看门第,只想着给韩彻找寻个性情能合得到一起的女郎,也架不住一些动了心思的世家大族主动开口。

    甚至只最近这段时间,柳氏就已经接收到不少世家大族的示意。

    “这,那这可如何是好?”

    柳氏本就着急韩彻婚事,这时候听他这么一说,心里忍不住就更担心起来。

    韩彻瞧见柳氏这神色,就又笑着对她说道:“阿母,其实我心里原本也不想与那几家结亲的。以我这般大的年纪和公务上的忙碌程度,若真跟年纪小家境又好的在一起,实在是不怎么合适。”

    当然,还有一些事,是韩彻连家里人也不方便说太多的。

    现在韩彻手中掌管着全国的税收,漕运,还有常平仓。这其中,光是要想常平仓得以彻底改革成功,不再像过去那样,每次都只呈现出什么短暂的时效性,势必就需要朝廷对其能监管到位。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进行改革时,韩彻要将常平仓放在了漕运之后。

    于是就在这一系列的改革之后,以韩彻现在所任职的这些事务,让他能对全国州郡的民生和主要作物的基本情况,都做到了一定程度的掌控。

    直白一点来说的话,那就是哪怕一些地理位置偏远的州郡,负责相关事务的地方官员的任职情况,已经很难瞒得住韩彻了。

    在这方面,无论是皇帝还是其他的朝臣,过去都以为这是不可能办得到的事。可事实上,韩彻却全都办到了。

    五月中旬,这日韩彻就携带刚收到的情/报,急忙进宫求见皇帝。

    “裕州和松州近来多处遭受水患,田地房屋淹没众多?”皇帝震惊的问向韩彻:“为何朝廷还未曾接到任何的奏报?”

    古代跟现代不同,根本不可能会有电话这一类先进的传播消息的工具。时下交通还又是特别的不便利,一些地方官员在刚出事之时,因为害怕朝廷责难,又或是想要先自行想办法解决等种种原因,往往很难做到第一时间,就把消息向朝廷传达。

    这就也使得朝廷每每收到消息时,基本上这些灾情都已经进入到最严峻的阶段。

    这时即便朝廷以尽快的速度,做出最佳的救济决策,但这期间所再耽误的时间,又会让本就严峻的灾情,进一步恶化。

    当然,官员这么做也并不是说他们全部做错了。

    毕竟地方官员向朝廷传达消息,还需要考虑时间等问题。要知道从地方上报朝廷,再到朝廷做出决策,之后再下达地方,这期间往往都会产生不小的变数。

    所以就像当初韩彻在安南任职期间,所遭受的那场台风大暴雨,也都是他先在地方上想办法去解决。

    在这期间若是发现灾情实在是严重,以一县之力解决不了后,韩彻也是需得先向裕州府城那边呈报。之后,裕州那边再针对灾患的严重程度,再做出要不要向朝廷呈报的决策。

    好比这一次,裕州和松州的那两位刺史就是这样的想法。

    同时,也因为各县城受灾的时间,还有严重程度,以及当地县城的应对程度等都会有所不同,所以两地府城单是想要做到全数的了解,也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韩彻这次能比直接管辖这些受灾县城的两个州郡的府城,所呈给朝廷的灾患奏报还要来得更快速,就是因为常平仓的成功改革。

    为了能对各地方的粮食和主要作物的物价,实施监管到位,从而让常平仓发挥出当初设置它“调节物价,救灾济荒”的最终目的。韩彻就曾向朝廷奏请,给各州郡做了区域划分,并且还招募了一批快骑。

    这批快骑都是专门训练的,并且有快马装备。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各地设置的驿站,将各地区的物价和一些情况,及时的将消息送到至韩彻手上。

    并且在情况出现特别严重时,在全国范围内,这批快骑最快的速度都能以不足十天的时间,将消息送至京城来。

    除此之外,韩彻手中还收录着全国各地所有的常平仓目前的存储粮情况。使得他这次不仅能以最快的速度收到两地的受灾情/报,还能第一时间就想出相对应的初步救济决策。

    皇帝自然也很在意此次两地受灾的情况,当下就命内侍将户部尚书等几位重要大臣召集进宫商议。

    因为韩彻现在所收到的消息,也还只有裕州和松州两地受灾特别严重的初步情况。至于具体的受灾面积多广,情况到底有多严重,暂时肯定是无法得知的。

    朝廷也不可能等到地方上将这些情况呈过来,再来做救灾决策。

    于是在快速的进行一番商议过后,皇帝最终决定交由韩彻全权负责,让他尽快出发去裕州和松州,处理这次两地的水患灾害。

    也就在韩彻出发后的第七天,朝廷这边也终于先后收到了裕州和松州快马加鞭送过来的灾患求救文书。

    消息自此传开后,京城和北直隶等百姓只叹息和沉痛松州和裕州两地的这次的天灾水患。

    朝臣们对这事的态度却非常的微妙,事实上,几天前这件事就已经在朝中那些重臣之间传开了。对于两地的灾患,他们肯定也不愿意看到。然而更让他们震惊的是,韩彻居然能以这么快的速度就收到消息。

    也别看韩彻这次只是比朝廷早七天收到了消息,这里面所包含的信息可就大了去!

    要知道过去朝廷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么及时的掌控到地方上的信息,所以这也就意味着,韩彻对于地方上的掌控程度,已经到了让人不得不惊骇的地步。

    那是不是也说明了,在他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全国所有州郡这些地方上官员的任职情况,是否懈怠贪污等,也全都被韩彻这么全面又及时的掌控住了。

    若真是如此的话,那么韩彻这个人就实在是太可怕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8-05 23:53:27~2023-08-06 23:58: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