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120-130(第10/15页)

 原来那日,陈大娘在及时制止陈二娘之后,还又特意想办法跑回家见了陈卓一面。

    除了将宴会上陈二娘和韩三娘发生的事,快速的告知了陈卓,陈大娘临走时,还说道若来日这事被太子提及,唯有自爆家丑一条路可走。

    家丑即便再丑,前面多了一个家字,就能将事情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反之,一旦真被定义为怨上,整个陈家将无一人能躲过。

    说实话,当时陈卓确实是被惊吓到不行。

    对于陈二娘,气急的陈卓还特意将人连忙从杨家唤回来,做了好一番痛骂训斥。

    然而这事他们还不好再往外声张,唯恐事情越闹越大,尤其是本来或许还没惊动到太子那里去的,被他们这一闹,反而惊动了。

    因为头顶上好似挂了一把长刀,这几日陈卓过得也很是惶惶不安。

    只是陈卓再是如何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真到了事发这一刻,他方才真正感受到这份惊惧。

    “这,这事情怎会这般严重……二娘你也知晓的,她如何会有那般大不敬的心思……”吴氏忙扯着陈卓的衣裳,痛哭流涕的解释道。

    然而此时,陈卓哪里还有心思听吴氏的这些辩解:“她确实是没有这份大不敬之心,可她却是将这些事做出来了!”

    “往后,你就一直留在平州老家吧!”

    ……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陈家都没能躲过去,就更别说是杨家了。

    于是又过了几日,朝堂上发生了一件事。

    礼部尚书陈卓因“疏于治家,放纵女儿言词无状”致德行有亏,被贬任到通州为刺史,杨父被贬为裕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

    关于杨父的这个官职,虽然有正六品的品级,但后缀的“员外置”,则表明这个官职是一个“闲员”。

    因为按照时下官职上的惯例,这种官职一般都是属于编制外的,这一类的员外官也是不能干预实际政务的。

    同时,被杨家给予厚望的杨家大郎也受到了牵连,被外放去任职了一偏远地方的县令。

    别看杨家大郎如今的官职虽不高,但是殿中侍御史这个官职是很重要的,属于皇帝亲自任命的“供奉官”。因为时下还有惯例,需五品以上官员才能参加每轮朝会。

    然殿中侍御史因为要负责监察百官,却也能参加每轮朝会,并且时不时得到皇帝的召见。

    至于杨三郎,门下典仪的职务直接被罢免。

    消息刚被传到杨家的那一刻,杨氏浑身发抖,双手更是紧紧的捂向了胸口。

    紧接着,人就倒在了地上,昏迷不醒了。

    家里瞬间乱成了一团,又惊又怕的陈二娘看着婆母倒下的那一刻,更是浑身瑟瑟发抖到说不出任何的话来。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8-03 23:20:35~2023-08-04 23:52: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素湫 40瓶;公子如玉 5瓶;猫薄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27  ? 登基

    ◎若无此谋算,又如何能配得上咱家二郎◎

    陈家和杨家的贬谪消息一传出来, 一些人就不是很能明白。陈二娘确实言辞无状,也是该受罚的,可为何太子对这事的处罚竟会如此的严重。

    德行虽然也确实是时下官员考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但实际上,这些世家大族家里藏着的肮脏事,比陈家这情况更严重的都有。

    若真严苛按照官员考课标准来,朝臣们只怕就没几个人,还能继续站到朝堂上来。

    对于眼下的人来说, 不论是上层的贵族世家, 还是下层的寻常百姓, 家族观念还全都很强。很多事情,他们更习惯在家族内部解决,自古就还有“民不举, 官不纠”的说法。

    不管是各地方官府,还是中央朝廷, 对待这一类的家事,大多时候也都是秉持着这么一个态度。

    所以归根究底,太子这次针对陈杨两家做出这种程度的严厉处罚,还是因为陈二娘在宴席上的言行。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 有重罪十条,也被称之十恶。

    其六就为大不敬。

    而大不敬之罪就还包含有对君王的蔑视和无礼,或侵犯君王的尊严等言行。在处罚上,多判斩刑或绞刑,最轻程度的都是刺配流放,家属也会受牵连。

    陈大娘让陈卓自爆家丑, 想以家丑跟太子告罪。虽然是摆脱了“怨上”, 奈何陈二娘即便真的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可她的行为确实已经够得上是对太子的不尊敬。

    子不教父之过,陈卓跑不掉。

    出嫁从夫,作为丈夫未能约束好陈二娘,杨三郎自不必说。而杨父,也是因此受杨三郎的牵连。

    至于杨大郎被牵连,又跟他如今的官职有关。

    杨大郎既为殿中侍御史,掌纠察朝仪,可他却连自家人的礼仪品行都督导不到位,这官职又如何还能做下去?

    没多久,被贬谪的陈卓和杨家人,就得准备收拾行李离开京城。

    杨大郎和崔氏如今自是不用说,可谓是怨恨透了陈二娘,连带着对杨三郎也滋生了几分恨意。带着他们去外放上任绝对是不可能的,可把他们留在京城,也心有不甘。

    凭什么他们被牵连的得背井离家,去那么偏远的地方上任,始作俑者虽被罢免职位,但却能留在京城,住着家里的宅子?

    “他们都随我去裕州。”杨父最后这般下决定道。

    这次也不止是杨大郎和崔氏怨恨上陈二娘,杨父和杨母更恨。想他们杨家走到今日的地位何其艰难,却一朝就被陈二娘的冲动言行尽数毁去。

    偏当初除了杨三郎是真喜欢陈二娘以外,杨家其他人主要是为着陈家和吴家的门第势力,才求娶的陈二娘。到了此刻,他们又还是因顾忌这些,而不敢轻易休弃陈二娘。

    陈卓虽被贬谪,但官职依然比杨家高。

    再者,陈卓身后还有陈家,陈二娘还有外家吴家。

    纵使这次害怕也被牵连,吴家没有站出来,但杨家若真在这时候对陈二娘做出什么太过无情的行为,难保吴家不会记恨在心,事后再算账。

    陈卓至今都未曾休弃吴氏,未曾不是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

    陈二娘这时候肯定也是不愿意跟着去裕州的。

    杨父这种员外官,因为不能实际干涉政务,这就等于他们去到裕州后,杨父将会一无公务在身,二无官舍居住。

    这样的官吏去到地方上后,即便他们只是想好生去过自己的日子,只怕都难。

    但是让陈二娘跟杨三郎和离也是不可能的,先不说能不能和离,只说陈卓这会也被贬谪了,和离过后,陈二娘能去哪?

    不管是跟着陈卓去通州,还是回平州老家,日子都不会多好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