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560-15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560-1570(第13/15页)



    大臣们你看我, 我看你, 传达着莫名的情绪。

    韦尼子急切的朝大门看过去, 就见常青抱着个孩子出来:“这是二殿下——”

    二殿下是一位皇子!

    韦尼子才看清楚,就听到极大的贺喜之声:“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桐桐在里面靠着,四爷给她将面颊上的头发拂开:“前隋事不远, 为储位兄弟阋墙……李唐如何?太子稳重,可秦王惊才绝艳……将来会如何,尚不得而知。可见,立嫡立长有其优, 亦有其劣。皇女皇子尚小, 一时难辨贤愚……待到能辨贤愚的年岁,朕将秘密建储。故而,立储之事莫提, 朕心中自有定夺!”

    言下之意, 储位只跟贤愚有关, 与性别无关。是皇太女还是皇太子, 只看将来各自长成什么模样。

    况且, 之后说不定还会有别的皇子皇女,不论年纪,不按序齿。

    庾质皱眉,没在这个上面争执。他在意的是:孩子姓什么。

    不管怎么说,孩子不能姓李,那就必须姓杨!只要姓杨,不管承认不承认,它都是那个杨。

    他打算回去就写折子,就这个姓氏的问题,跟陛下说道说道。

    陛下产女产子,举国欢庆。

    散了之后,各忙各的,陛下的折子还照常批阅,还问今年春耕新农具推广的事。

    那就忙吧!各自忙去吧。

    直到人散了,桐桐朝后一躺,孩子都没来得及细看,就沉沉的睡过去了。

    四爷摆弄两个孩子,两个孩子一样大,五斤半大小的样子。刚出生的孩子,睁着黑黝黝的眼睛,哪能看出来美丑?长的都差不多。

    他心里叹了一口气:皇室子女要成才,没别的,自小就得格外的严苛。

    舍不得?舍不得也不行呀!舍不得就学不成一身本事,没一身本事就会有性命之忧。故而,从一出生,你们就是辛苦的!

    孩子喂了水,喂了羊乳,睡的很安稳。

    西域有棉布,只是不细致而已。这几个月,宫里有纺织机,有棉花,孩子用的棉布是尽有的。

    桐桐这一觉一直睡到日暮十分,饿醒了。

    她先看了孩子,这才端了饭碗吃饭。

    四爷把热汤递过去:“想想孩子取什么名?”

    桐桐:“…………”她想了想,就征求四爷的意见:“望岳、临川,如何?”

    四爷挑眉,看似简单的名字,其实取自《易经》。

    望岳,暗含仰观天道的格局;临川,意在责任担当。

    好!很好。

    两人正用饭,褚遂良来了,来送今日收到的折子。这些折子必须整理分类才能送来。他抱着箱子,箱子里不同的格子里放着不同的格子。

    今儿这折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贺喜的折子;一类是孩子的姓氏。

    桐桐:“……”行!放下吧,放下我看。

    其实桐桐就没看,她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其实不用看都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

    她吃完就睡了,四爷代劳看这个折子。

    这里面有人提了,说是将来除了储君,都应该随父姓;还有人说,随父姓绝对不行,陛下本姓杨,还是应该正视与前隋的关系。言下之意,坏的是隋炀帝,可以把杨勇拉出来美化美化,毕竟杨勇无大错,还是个说的过去的人。而今有了孩子,有了传承了,若是不认父祖,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好榜样吗?

    四爷把折子撇到一边,再看其他的,竟然还有人说,可惜往上追溯母系,比如册封云氏为皇帝,再往上,还可以追封祖母独孤伽罗为皇帝,依次往上推,追封五代。

    这种属于猜度帝王心思,想着桐桐必然想确立女帝地位的。

    可别扯了,要是按照母系算,怎么也追朔不到独孤伽罗身上。云氏往上应该是云氏的母亲才对,云氏是庶女,云氏的母亲在工匠之家做妾,出身必然极低。怎么不这么去追朔呢?

    桐桐睡了一觉,将有代表性的折子看了一遍,然后全给打回去了,下旨意说:大皇女赐名华望岳,二皇子赐名华临川。

    旨意一出,朝堂顿时安静了。

    人家不姓李,也不姓杨,姓了华了!以国为姓,有何意见?

    要辩吗?

    有多少姓氏最初不是国姓?周朝时期,鲁、晋、齐、郑、吴、燕、韩、魏、许、吕……等等等等。

    这姓怎么了?国姓不行呀?那大家都别姓了呗。

    你就说,你们是要怎么追朔吧!要怎么从经史典籍里找出条条框框来,咱往上溯源,就问这么姓行不行?

    庾质:“……”

    长孙安世:“…………”

    陛下您要这么说,那……你有理!姓吧,姓华就姓华。只是不知道李唐有多少人要被笑死了。

    父一个姓,母一个姓,孩子是另外的姓,当真是……唉!真叫人一言难尽。

    这边添了孩子的事传到李唐,李渊先是喜,可听到姓氏之后,倒也未曾说什么。只是连名字都取好了,也没有国书送来,请他这个做祖父的给孩子赐名。

    他心里多少是有些不高兴的。

    “去告诉皇后一声。”

    “皇后已收到雍王家信,告知得女得子之事。”

    李渊沉吟了片刻,还是去看窦皇后了。

    窦皇后极其高兴,正着人给准备厚礼。

    李渊看着礼单,着实不成个样子。

    窦皇后却笑道:“这是祖母给孙女孙子的……”何必弄的像是朝堂大事,“三郎能活下来已然不易,而今儿女双全,孩子康健,妾身这个做母亲的,心中不知有多欣慰。陛下,三郎有后了。”

    李渊这才笑了:“是啊!儿女双全,有后了。是好事啊!”

    “得叫人去瞧瞧,回来跟我说说孩子长什么模样,哪怕见不到,可只要听听……也心满意足。”窦夫人说着,就指着一箱子,“瞧瞧,那是三郎幼年用过的物件,此次捎带了去。”

    李渊低声道:“未有国书来。”

    “瞧您!您这两年添了多少皇子皇女,难道都郑重的递了国书给华朝?若说这些孩子乃庶出,不值当大动干戈,那嫡孙也出生了好几个了,不是一样没有国书?您未因添丁之事送国书,北华若是送国书来……也不合适!”

    李渊:“……”这话也有理。

    窦皇后便说:“您去忙吧!我召见了太子妃与诸位王妃,既然家信,此事便是家事!看看他们可有贺礼相送,一起送去便是。”

    长孙氏将早就预备的小衣裳装了好几箱,便要进宫。添孩子是迟早的事,她早就预备好了,而今按照孩子的年岁,选合适季节穿的衣裳便是了。

    要走了,她要去跟丈夫说一声。

    李世民正在文学馆,跟诸位文学馆博士议事。

    三郎早有信来,添了一双儿女之事也已告知了。这当然是好事,不仅是好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