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520-1530(第6/15页)
。
故而,弑君之事绝不能干。
王世充就把视线对准了司马德戡,此人难道真是忠臣良将?他虽宇文家造反在先,只是临机而变。林桐对杨广后人并非心怀善念,这才留下了司马德戡。
可这么一个人,若非早有不臣之心,又如何会附逆宇文家?
而今,倒不如……联合此人,推举此人为主!只要调开来护儿,那江都之地尽在他之手!他去弑君,他去谋逆,自己之困便可解!
不管是与来护儿之战是否能胜,只要他谋逆,自己绝不至于败!来护儿若得信,必乱阵脚。
可朝廷亦并非尽皆酒囊饭袋,虞世南给萧皇后出主意,“王世充必反,而今只怕已在筹谋。”
此时当如何?来护儿早前险些被害死,此人擅长军事而非政务;司马德戡又如何敢信?
谋事之臣不拿权,朝中正难。
虞世南给的主意是:“秘密招降李密!”
李密?
“李密!此人投身为匪,乃是被杨玄感所累!而今,事过境迁,他又是累世勋贵出身,难道真甘愿为流寇?若朝廷许以高官厚禄,他为祖宗为后人,亦必会重回朝堂,为陛下所用!不用请一道密旨,臣亲自去一趟,招降李密。”
萧皇后当机立断,将旨意交给虞世南:速去!招降李密。
鸽子扑腾着翅膀飞到了桐桐的窗外,她坐起来,推开窗户,伸手将鸽子捞起来,取了鸽子腿上的信件。
这信是四爷的,除了自己谁也破译不了。
信看完,她顺手焚毁了。然后揉了揉脑门:这局势那局势,这个这样算计,那个那样算计,瞧着就烦人。
自己算计了王世充一通,王世充转脸就给自己找麻烦,想用突厥牵制自己。
突厥!突厥!
桐桐坐起身来,把灯挑亮,这一战……突厥会真打!而今的局势就是突厥发兵,自己就得戒备!此乃牵制之策!
既然是牵制,那必然不会真打。
突厥料定自己会这么想,佯攻必变真攻!故而,此乃是一场恶战。
她给四爷回消息,放了鸽子,就再也睡不着了。
四爷接到信的时候已经五月了。
他将手里的信件焚烧了,就看别的消息,而后将消息又迅速的传递出去。
这一年的五年,大隋这杆旗终于倒了。
大隋朝廷派来护儿去征伐王世充,可来护儿兵围洛阳的时候,司马德戡起兵某法,江都政变又发生了一次。
被册立为帝王的杨倓被司马德戡杀了,窦建德以小股势力骚扰李唐,牵制住李唐之后,带走了大隋的萧后以及后宫嫔妃,去向不明,尚在探查。
洛阳城外,来护儿得了江都之变,率军回援之时,他又被王世充所骗!王世充声要与他一起讨伐司马德戡之时,被王世充算计,一枪挑下马去。据说被人所救,率余部而逃,去向尚不明朗。
而今,王世充在洛阳拥立杨侗为帝,自封相国。
李密……还未被招降,世道就变了。连虞世南也一并滞留在了瓦岗。
四爷正琢磨着,李渊便打发人来请了,说要议事!
能议什么事呢?
不外是王世充拥立杨侗为帝,他能狭天子以令诸侯。破此局只有一法:再拥立一个帝王。
如此,谁也不是乱臣贼子,便是有了争端,也不是在为自己争天下,而是在争正统。
而杨侗是杨广的孙子,十三四岁大,早前就一直在洛阳,不过是被王世充软禁了,没杀而已。
同样的,长安也有杨广的孙子,叫杨侑,以前被杨广任命为大兴郡守,后来被李世民羁押,而今还能拉出来用一用。
四爷一边走一边寻思:自己和桐桐把棋盘划拉乱了,结果好似一切又回归原来的轨迹了。
果然,李渊还是拥立了杨侑,以杨侑为正统。他自封为相国,统辖一切事物。
可以说,距离建国就差一步之遥了。
事一定,议事之人散了,李渊喊住了三子:“大德!”
四爷愣了一下,这才站住脚,‘大德’是李玄霸的字。
“父亲!”
李渊‘嗯’了一声,“雁门……你还是得去一趟。”
四爷没言语,静静的听着。
“拥立了帝王,不求林公在此事上表态,但郑重告知一声,是该的。”李渊说着,就拉了这儿子,“比起王世充,我们与林公之间更亲密!我听闻,窦建德与王世充交为挚友……那……你与林公的交情若浅淡,咱们身后则无助矣!”
比起与突厥勾连,那当然是选择和林公合作,更有利于咱们的名声。
四爷‘嗯’了一声,“那儿子明日出发。”
李渊上下打量了儿子一眼,“男女之事,你……懂吗?不若为父赐你数女……”愣头青一个,难讨人喜欢。
四爷:“……”
“敦伦之礼,人伦而已!”李渊一副过来人的样子,这有时候并不是只有长得好才可以的!
当然了,林公若只好童男,那就当我没说过!
四爷:“……”是有什么消息我不知道?
李渊:“……”她擒了始毕可汗,正在逼着突厥用草场来换人质!
第1525章 隋唐风云(51)三更
而今的突厥恰逢隋末, 中原大乱。
众多中原百姓为避战火,逃入突厥。不仅如此,便是中原各地军阀多向突厥称臣。像是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等等,他们虽然都算是拥兵自重的一地豪强, 可一样都接受了可汗的册封。
历史上的李唐也一样, 他们跟突厥联合,以安稳后方。
除了中原势力之外, 更有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等国臣服于突厥, 自称为臣。而突厥更是佣兵百万,史书上称其为‘戎狄强盛空前’。
可以说, 突厥为尊, 莫敢与之争锋。
谁想想到, 在突厥看来是一场毫无悬念的突袭战,最后怎么着了呢?林桐出其不意,率领数百亲卫佯装突厥起兵, 讲突厥语,穿突厥衣,连马匹都伪装的一模一样。然后不知怎么就混到了突厥大军中。
出其不意,从队伍中横杀而出。打乱了部署、扰乱了人心不说, 林桐更是挟持走了可汗, 入了雁门关。
而后雁门关城门紧闭,一路只有可汗的声音,大嚷着只管攻打, 莫要顾及于他。没有他, 自然还有别的可汗。
大军奉命曾试图强攻, 可惜林桐狡诈, 先头骑兵营被火硝炸伤无数, 关外究竟埋伏多少,埋在何处,这已不可知。
这种境况,如何战?突厥撤兵六十里,等着和谈。
桐桐看着被关在窑洞里的始毕可汗,而后抓了酒囊,叫人打开门走了进去。
始毕抬头看了过去:“林公,久仰久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