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110-1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110-1120(第6/15页)

一路往西南,该是投奔这个’佛王‘去了。如果还有余孽,那八成就是这个佛王了。”

    佛王,当年陈王的庶长子。

    要论起年纪,这个庶长子跟四王的年纪应该是相仿了,是当今的亲侄儿。

    这一瞬间,桐桐一下子就坐起来了:“原来是这样。”她从浴桶里蹦出来,胡乱的裹了衣裳,头上还滴答着水,就跑出来站在舆图前,手在图上点:“……佛王在这里……”大致在缅国这一带,“西安郡王在哪里?”

    她的手指再挪:“在西南十万大山里,夷族部落,对朝廷称臣。可太子与太子妃关系恶化,西安郡王妃敢直接与东宫对立为敌,太子不仅是顾忌西安郡王随时能反,更担心对方直接投奔了佛王,如

    此,佛王便可以割疆裂土。哪怕他中立了,西南都将很麻烦!”

    四爷过去给她擦头发,拉着她去榻上暖着。

    桐桐的眼睛还盯着舆图,低声道:“怪不得……”原著上说,南安郡王在南海园子吃了败仗,需得郡主和亲。若是西南的方向不那么稳固,南海海域就是防御的重点。

    南海打了败仗,需得和亲以解。换言之,太子与太子妃的关系,可能在太子妃就那么死了之后,直接影响了西南的局势。

    而今,太子妃还活着呢!局势已然不同了!

    若是佛王心有不甘,当年的旧人依旧想着夺回江山,那如今的这些算计就都是正常的,而且,这一招用的很好。

    一个不慎,三王、四王和太子都会折进去。

    四爷笑道:“你知道神机营最早是谁在掌管吗?”

    “谁?”

    “贾代化!”

    桐桐瞪大了眼睛:贾代化乃是京营节度使,神威将军。

    所谓的京营节度使,就是掌管京城防卫,京畿三营中,神机营分量最重。

    而此人的长子贾敷早夭,次子贾敬袭爵。贾敬中了进士,却做了道士。

    四爷点点头:“在贾家后人的手里,火器的图纸丢了?还是火器丢了?这可说不准了。”

    所以,贾敬苟着去了。

    四爷又道:“贾赦的原配,贾琏的生母姓什么?”

    “姓张!”但应该是书香门第。

    “张贵妃姓张,陈王妃姓张……皇后乃是张家旁支,皇后姓张……”

    桐桐:“……”所以,贾赦的原配跟那位张贵妃怕是同族。以当年贾赦的身份,他真能娶到张贵妃的同族女。

    等事败了,张氏就不得不死。于是,贾琏丧母。

    但其实,关系应该是远了。贾琏的母家若是还有人活着,那就证明所谓的同族,那得是多远的关系。

    四爷轻笑了一声:“皇后依旧是皇后,能有什么事?只是贾家……怕了,于是,张氏便死了。”

    桐桐叹气:应该就是如此了。

    “如此……”皇上将手中的密信烧了:“也罢了。”

    统领站在边上,一言不发。

    “你说有人给老老四通风报信?”

    “是!厨下收到警示,自岸上来。没找到此人踪迹,也不知究竟是何人。那一拨刺客已被清理,火器确系仿造……火药极易受潮,只破坏了油纸,也不过半日工夫,便不能用了。”

    皇上’嗯‘了一声,对火器之事未曾再提,而是道:“江南……谁是老、老四的人?”

    统领沉吟了一下,这才道:“此次之行,两位王爷与金镇金通判走的颇近。”

    皇上的眼里又闪过少年的脸,那做派瞧着亲近:“此次……”他说身边的内监,“拿卷宗来,朕再瞧瞧。”

    卷宗拿来,皇上挑灯夜读。

    统领低声问:“您看……可要在此人身边放人?”此次的事情,金大人贯穿首尾。他没有丝毫错处,可事态却越演越烈。

    而导致的结果就是,姑苏一府九成的官员得掉脑袋,这足以震动朝野。

    早不出事,晚不出事,他去了才几个月就出了这么大的事,要是跟他无关,实难说服人。

    皇上放下卷宗:“暂且……不用!此非他之过!”他做的都是该做的,便是预料到对方会走到哪一步,那又如何?

    别的不重要,他在踏实任事,这便足以为用了。

    正说着呢,三王、四王求见。

    他们回来之后,匆匆梳洗了,便进宫来了。

    皇上将卷宗挪开:“宣——”

    两人整理了穿戴,进了御书房。

    皇上看着跪在膝下的二子:“此次江南之行,如何?”

    三王直言道:“儿臣以为,江南局势,迫在眉睫。”

    “哦?江南是何局势?急迫之处又在哪里?”皇上靠在边上,淡淡的问了一声。

    三王:“……”

    皇上用手里的折子点了点老,而后看老四:“你说呢?”

    四王:“……”不能说太子坏话!不能!不能!不能!

    第1115章 红宇琼楼 (57) 二更

    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

    四王不告状,他说:“……案件儿臣已上折,便不赘述了!只是此次江南之行,有两件事乃是儿臣亲眼所见,需得禀报父皇。”

    “说!”

    “不管案子究竟如何,百姓受盘剥,此乃不争事实。姑苏之事,确非民变。然则,百姓不堪重负,因不能缴纳赋税而被殴打、强行牵走家中牲畜抵税,甚至于被关押,督促家中借债赎人,此亦乃常事!”

    四王说着便抬起头来,坦坦荡荡的:“金通判正是基于此,才以下而犯上。以下犯上者,官场忌讳。而今,姑苏官员几乎全部因他折损,他也因此闻名于天下。人人称道,却也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江南之事,终需有人去办。护其才,他便忠其事!而今,将他留在江南,他之处境,千难万难,可谓江南官场公敌。

    因而,儿臣斗胆,请您下嘉奖于金通判。唯有如此,才能护住他。若不然,儿臣只怕弹劾他的折子已然在送往京城的路上了。

    这朝中御史闻风而动,彼时京城淫雨霏霏,江南腥风血雨,他双拳难敌众手,寡不敌众,未建功先折损。”

    皇帝看了看眼前的儿子,“明日嘉奖,且给他密折参奏之权。”

    四王忙叩首:“父皇英明。”

    “这是一件事,还有一事是?”

    四王再叩首:“启奏父皇,还有一事,事关林如海!”说着,他便跪端正了,“此次清查了账目,对照之下,触目惊心。不敢去想林如海这些年是如何应付的!他再待下去,儿臣恐……”

    恐什么?他说到这里,语带哽咽,竟是难以成言。

    良久之后,四王将头低下头,额头挨着地面,接着道:“……那盐商皆是难相与之辈,若林如海遭遇不测,儿臣心中难安。”

    三王:“…”你这不还是告了太子的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