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1080-1090(第9/17页)
太子妃冷笑一声:“此乃养颜丹,服用此丹药,女子皮肤白皙,私处……”
她面色羞红,但还是将话说完,“……紧致如处子!只是此药极其不利于子嗣……用此丹药,极易小产……所产胎儿浑身乌黑,如受诅咒……巧了!此女进宫十数年,小产共七次!而死前所怀那一胎,已是第八个。”
桐桐隐隐能闻见药味,大差不大,应该是如此了。
太子妃看向那老妇:“你为女筹谋,只为争宠,却不想此药才是害她不得生产的缘由。而你非得让孙女进东宫,不就是以为白美人是被我所害吗?今日,我将实情告知于你……”
说着,便大声的喘息起来。
桐桐将药瓶呈到太后跟前,太后早叫太医在侧殿等着,本是照顾太子妃的,却不想出了此等事。此时,药送过去,太医看了之后,回复差不多,只说:妨害子嗣!
太后闭上眼睛,没有言语。
太子妃的眼泪瞬间便下来了:“此药能送至东宫,此乃儿臣之错!儿臣身为太子妃,未曾管好东宫,使得这般害人之物,在宫中出现……儿臣罪责难逃!儿臣自请禁足修行以赎罪。还望太后恩准!”
太后:“……”此等大事,如何恩准?
太子妃看向桐桐:“……福佑,你自幼不见外人,那你便不知当年公主下嫁甄家有极其丰厚的嫁妆,而这些嫁妆……在何处?这十数年来,这老妇何以能瞒着人,将手伸向宫廷,她收买宫人的大笔钱财……便是自公主的嫁妆而来。”
桐桐皱眉看她:“太子妃娘娘能如实相告,福佑感激不尽。可这些事……为何不早说?”你早有证据,为何就是不言语?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为何?
太子妃惨然一笑,夫妻相疑,有何可说?
她扭脸看向太后:“娘娘,福佑问的好!而今无外人,臣妾也无甚不能说。这般大事,臣妾竟是无人可说!”
说给太子,太子连听都不会听。
禀告长辈,这岂不是说太子是非不分。
竟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以至于后来,连命都快搭上了,也未能再见太子一面。
夫妻走到如今,实不知该如何走下去。
“求太后成全,留儿臣与永寿宫佛堂,禁足静修!”
太后:“……”她看向太子,发现太子不急不怒,好似未听见太子妃在说他一般。
她疑惑了一瞬,却瞥见福佑看向甄贵妃。
她恍然:太子妃……她告的压根就不是太子!
与太子之间的事,可以说是夫妻两人不和,两口子闹矛盾,这会子关起门来说家事,这能是什么大事?!
太子妃真正告的人是掌管后宫的甄贵妃。
皇后以身体不好为由,一直在闭宫休养。后宫之事归甄贵妃管辖!
太子妃其实想说:甄家把手伸进宫里,这事甄贵妃脱不了干系!甚至于,那老妇把控了永昌公主的嫁妆,所得绝不是独享,甄贵妃亦分了一杯羹!
第1087章 红宇琼楼(29)二合一
太后乃是皇帝的嫡母,皇后亦无子。
而太子已经三十多岁的人了,皇帝也已经是年过五旬的老者。
近些年围绕在太子身边的人为何越来越多?无他,太子已过而立,而帝王渐渐老去。
这件事,叫太后如何处置?又叫皇后如何处置?
只能暂且如此,这是必须与皇上商议才能办的事。
于是,便这么散了。
甄贵妃回到寝宫,沉默的坐着,她不知道等待她的是什么。
太后回宫后,揉着额头,等着皇帝的到来。
皇帝花白了头发,太后摆摆手:“莫要多礼,来坐。”
帝王坐于嫡母身侧,叹了一声。
太后便道:“先帝在世时,你身在东宫,甄氏便陪在你身边了,昔年最难熬的日子,也是甄氏陪你度过的……”
帝王慢慢的给太后剥着松子,沉默不言。
太后又是一叹,不知当如何讲。自己并非先帝原配,原配并未生育,将长子记在名下,充作嫡子,这便是而今这位皇帝。可原配并不得先帝宠爱,后来,出宠妃,宠妃先后生三位皇子。
当日之境况,何其艰难。原配因后宫事身死,朝中哗然,先帝迫于压力,这才将原配膝下的皇子册封为太子,以平息朝中非议。
皇帝做太子时,如何的如履薄冰。那时,多赖于甄家。甄家对当年的东宫而言,有雪中送炭之情。
甄家女入东宫,陪在太子身侧,联络宫外,太子最终能在那场三王造反案中顺利的挺过来,少不了甄家的功劳。
太后就说:“……哀家知道,你对甄氏心有亏欠。”当年,甄氏为侧妃,太子妃生嫡长子,取名保国,就是现在的这位太子。
丧母的孩子,总怕在后宅夭折。甄氏为侧妃,受宠已极,便不会再让她生育,威胁嫡长子地位。尤其是当时宠妃之害,天下动荡,如何能再叫此类事重演?
甄氏也是出于此种想法,这才将保国的乳母纳入了甄家,以彰显于嫡子一体的态度。
当日,甄氏是冲着太子妃之位去的,愿意与太子的嫡长子共进退。她想要表达的态度是:她若为正妻,与嫡子利益一致,此生不生育,甄家一定维护嫡子的利益。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先帝赐婚太子,太子不得不娶继室,便是而今的皇后。
三王之乱后,先帝为安抚东宫,册封保国为太孙,这就是而今的太子。
后来,先帝驾崩,昔年的太子登基,太孙保国成太子。太子在送先帝灵柩时,与一女子苟合,这女子是袁氏的女儿。但这并非全是太子之错,三王余孽作乱,太子年轻被算计了而已。
所以,此事皇室心知肚明,却从未以此来责怪太子。
可此事终归是出在甄家!
其实当年皇帝登基,甄氏是有机会被册封为皇后的。而今这位皇后虽为先帝赐婚,然则出身乃先帝宠妃娘家旁支,也就是说,当年可以以叛贼余孽的名义,废黜其正室之位,未为不可。
而有功的甄氏可以以侧妃之身,册封为皇后。
只是太子在甄家出事,皇上认为甄家有心拿捏太子,因而宁肯舍了甄氏。甄氏为贵妃,哪怕有后宫之权,可却也与正室之位失之交臂。
甄氏心有不满这是必然,她屡屡插手东宫事务,送甄氏女入东宫,皆是因为她知道甄家女若不为太子妃,不生下东宫嫡子,她将来的日子不好过。
若是皇帝驾崩,便是皇后再无权,继任帝王也会尊皇后为太后。而贵妃呢?得一太妃之位,已是恩典。
但甄家女若是能成为太子妃,那便是将来的皇后,这便不同了!如果甄家女再能生下东宫嫡子,她必能显贵于天下。
所以,长久以为,太子妃与甄贵妃之间,是有明争暗斗的。而今,太子妃突然发难,这里面的根由一定不简单。太子已经年过而立,三十多岁了。当年娶太子妃晚了一些,但说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