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三年河西》 80-100(第18/30页)
和冯妙嫦商量后,给关停了多少年的兴业坊开了,里头的铺子重新粉刷了往外出租。
那十几个原安来的商人成了兴业坊里第一批租客,没两天就开起了铺子,并往原安家里捎信,让再放心大胆的组商队带货过来。
没多久,又来了好几批蕃胡的商队,有找府衙护镖接着往东去的,有几个去兴业坊转了一圈后,竟也留下来开起了铺子。
兴业坊很快人来人往的热闹起来。
见此,定阳城里好些人也来兴业坊租了铺子, 小食铺子,茶水铺子,车行, 浴堂等陆续开了起来。
因为向往洛安城的东西市, 定阳城人开始管在东的大安坊叫东市, 西边儿的兴业坊则成了西市。
因着兴业坊铺子的主人早都离开了定阳城,整个兴业坊的铺子等于公家经营,得来的租金算在定阳城府衙的收入里。
有钱了, 纪先生第一个就是雇工给定阳城的角角落落都清理打扫了, 脏乱的旧城一下焕然一新, 身处其间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打纪先生在府衙理事后,虽然并没往外宣称什么, 定阳城的老百姓就开始自发地称他为“纪府尹”了。
见纪府尹上任后,定阳城可说是一天一个样地在变好,确如燕夫人说的,赚钱的营生和门路都多了。
很多老人还记得定阳城曾经的风光,都说这样走下去,定阳城定会比当初还要繁华兴旺。
往后不会缺了东来的商队,为了留住东来的商贾,也不该同他们争利了。
冯妙嫦决定自家商队后面就专往东卖肉干和肉酱。
新鲜的河套羊肉号称肉中第一鲜,可不知为什么,制成肉干肉酱却不是很好吃,比牛肉制的差了很多。
所以,西边的四族一向都是用牛肉制肉干。
养牛的本钱在那里,牛肉本就贵,制成肉干就更贵了,寻常人家根本不会舍得买。
若想给肉干生意做大,就不能用牛肉。
冯妙嫦反复琢磨后,想出了新制法,叫忍冬试了几回后,用河套羊肉做出来的肉干和肉酱就不比牛肉制的逊色了。
甚至比山胡自己制的要好吃不少。
拿了肉干和肉酱的新制法后,木香几个回来时就拉了几车新制好的肉干和肉酱回来。
想看下好不好卖,冯妙嫦叫洪四也在兴业坊租了两间铺子,开始卖起了肉干和肉酱。
因着便宜又实惠,老些定阳城里人过来,想着给燕夫人的铺子捧个场,一尝之下好吃的根本停不下口,这下就给铺子买空了,后面还是不断的来人,铺子的门槛都要被踩塌了。
后面商队也要带着大批的肉干肉酱去卖,这下山胡部就忙开了,养马外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开始制起了肉干肉酱。
真的是黑白倒换着忙,却没人嫌累,反是越忙越有劲儿。
跟着夫人真的是有赚不完的钱,这才多少日子,他们山胡部就富裕起来了,周围认识的部族哪个都要羡慕眼热的。
为这个,盂兰专门来了趟定阳城,找冯妙嫦商量,看是不是在不过岭里也养些马牛羊,这样每年能给七爷多养几匹马,也不用去别的部族买牛羊了,肉干肉酱生意能省不少本钱。
恰被从府衙里回来,要找冯妙嫦商量事的纪先生听到了。
纪先生进来先和盂兰见了礼,重新落座后,他和冯妙嫦道,“我正要和夫人提这事儿呢,山胡部既归了夫人这边,夫人多顾着些也无可厚非。
大荔河彭原一带不还空着么,那地界可比他们现住的地方大多了,水草也更丰茂,何不叫山胡都迁到那边儿去,想养多少马牛羊都够了。”
冯妙嫦就知道纪先生这是想叫山胡和石奎互相牵制呢。
并不是多不放心,只是身为谋士,他不这样布局就难受。
冯妙嫦管这叫谋士病,还是得了就治不好的毛病。
不过,这主意着实不错,彭原那块儿真是好地方,搁那儿不用起来确实可惜了。
斟酌着该要怎么和盂兰说明时,盂兰先激动地连声问道,“夫人,彭原那里都给我们用么?再没别家了是不是?那我们愿意迁过去。”
“自然只咱们一家。”冯妙嫦笑道,“只这样大的事你不用回去和铁单族长他们商量么?”
盂兰捧着心口,欢喜得要晕了的模样,“夫人做主的就是最好的,哪还用问,保准是都愿意的,夫人只说什么时候能搬,我们一日都不带拖的。”
盂兰这样子,冯妙嫦觉着自己要说第二日就搬,她就能立马回去带着族人连夜收拾好,天亮就开始往外迁。
冯妙嫦也能理解。
虽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源头,被苍云山隔开的两段河水,东边河西这一段叫大荔河,定阳城往西这一段就叫小荔河。
而河西境内大荔河彭原一带,就是曾经孜羌和契金人归附后,大熙划给两族的地盘儿。
彭原虽不小,两族那么些部族都住在这里就局促了。
没两年,为着地方不够用,两族里就开始纷争不止,哪边都没落好,哪边的日子都不好过,最后才一起迁出河西往西去的。
现在整个彭原都给了山胡一族,那真的是住不了的住,在山胡现在放牧的规模上最少能扩出二三十倍来。
那样确实不用往外买牛羊了,七爷也再不会缺战马了。
所以,好的谋士真的能想人不能想。
见盂兰归心似箭,冯妙嫦也不留人,告诉她彭原就在那里,族里商量好了随什么时候都可以搬。
盂兰还是那句话,回去收拾了就搬过去。
她连木香都没去看,又风风火火地走了。
冯妙嫦还真就猜对了,第二天起来,她这边朝食还没用完,西岭就来说,定阳城外,已有一队山胡人赶着牛羊马等着过关卡往彭原去呢。
这一队后,一队又队的山胡人接连不断地过来,只用了三天,山胡九千部族就带着全部家当往彭原去了。
早在山胡搬家的第一日,纪先生就给冯妙嫦说了,叫她给七爷去信说,可以给山胡腾出来的小荔河河套地给归附来的孜羌一部和契金两部分了。
那边七爷收到信后,马上就安排闵先生过去给那三个部族各划出来一个地方。
归附了七爷,马上就有这样天大的好处,那三家欢喜的都有些找不着北了。
纪先生又趁机提出,那三个部族里有手艺的可以来定阳城开铺子,免三年的赋税徭役外,若做出新式实用的东西,经府衙确定可用后,另有丰厚的奖赏,一两银起,上不封顶。
冯妙嫦就知道,他这是想勾着契金人里那些擅制兵器的好手往定阳城来,然后搂草打兔子,若是能捎带些别的也不嫌多。
真的是不着痕迹的算计,让人防不胜防的。
他这说法一出来,没几日就有那三个部族的人往兴业坊开铺子了,里面还真有几家铁器铺子。
冯妙嫦很是服气,这些方面她且得和纪先
生多学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