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丫鬟升职记: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古代丫鬟升职记》 110-120(第22/25页)

介绍道:“都是俺们大山村的好儿郎,读书很不错哋,夫子说俺家的孙孙儿努努力,能考上秀才,喏,这个就是俺哋孙孙,叫有才。”

    竹清听了一轮下来,脑子里全部都是村长带着口音的“哋”,她抬手,“好了好了,村子里的女孩子一般在哪儿扎堆?带我去瞧瞧。”

    “女孩子?后面哋篱笆墙,妇人们还有小孩子都在那儿,一起纳鞋底,俺带你去。”村长说。

    妇人们瞧见了村长,纷纷起身,待听见村长所说的之后,一个个摆手,又瞅了瞅站在最前头的女子,说道:“村长,我们家女孩子可不去读书,男孩可以,我家有五个。”

    “你家老大老二不是已经十五岁了麽?已经在说亲了,咋还能去,没听说麽?人家只要十三岁以下,而且还没有定亲的孩子。”

    当即,家里五个男孩的妇人就对竹清说道:“能不能让我家老大老二也去?不求甚麽上进,让他们帮着搬抬东西就好,你们书院一个月给他们几十个铜板,管一日三餐就好。”

    这些天关于晖桐书院麻烦招生的消息早已经像火一般向四周蔓延,再过个几天,只怕大阳县最偏远的村子也会知道了。但很多人家只同意让男孩去读,女孩子不行。

    “女孩呢?”竹清没有回答她的话,反而指了指依偎在她身边理线的小女娃,那妇人低头看了看女儿,见女儿也看着她,眼里似乎有甚麽情绪,是渴望麽?她不清楚,不过她还是老老实实按照事先想好的说辞,与竹清说道:“我家男人说了,家里就一个女娃娃,留着在家里看门、砍猪草,让她去读书,不消几年又要嫁人,没甚作用。你瞧瞧,我这又有了,到时候少不得让她伺候我月子。”

    这家家户户都有女儿孙女,故而她说罢,其他妇人也七嘴八舌附和,“没错没错,孙嫂子说的不错。女娃娃还要洗衣做饭,不然这活计哪里干得完?而且读书认字也没有用啊,将来又不能找到做工的活计。”

    “对,倒不如让男娃娃去,读出来还能给姐姐妹妹撑腰,再说了,男娃娃哪怕考不中,还能去当个账房先生,再不济还能出来教娃娃读书写字,多少是份工。”

    不说男人们怎麽想,单看这些娘子,竹清就已经预料到,晖桐书院招收女子是何等的艰难。哪怕免费,哪怕不用她们家开销,但是对于她们来说,女娃娃去读书,家中的活没有人干,那就是亏了。

    前路艰难啊。竹清默念,但是她已经走了一大段路了,断然没有因为半途的路难行就放弃的。

    “欸,请各位听我讲一讲。”竹清抬手,一片齐刷刷的视线落在她身上,她淡定地说道:“你们说女娃娃读书出来甚麽用都没有,对不对?”

    “对啊对啊,那不是浪费时间哋嘛。”

    “此言差矣。”竹清反驳道:“呐,就拿孙嫂子家为例,如果你家女儿读了书,她放了假到家里来,是不是能教弟弟妹妹?闲暇时也能教教娘亲奶奶,你们出门了,也得会几个字,不至于当睁眼瞎,对不对?”

    孙嫂子听了,不自觉地点头,是有些道理。

    “这是其一,第二个原因,就是工作。你们说女娃娃读书不能找到工作?又错了,女孩子可能不大适合走南闯北,但是会认字,会才艺,多少富贵人家抢着请她们回家教导小娘子,这可是一等一的好差事。你们觉得对不对?”

    孙嫂子再次点头,这下子又多了几个妇人赞同,她们虽然眼界不高,但好歹听说过大户人家里有请女先生的,工钱就不说了,只从穿戴来看,就体面得很,又吃香的喝辣的,提携家里人,别提多滋润了!

    “来,我们这里就有一个女先生,之前是被请回家作先生的,毕先生,你来说说成不成?”竹清看向了其中一个女先生,她从京都到大阳县,是很有魄力的一个人。

    毕先生往前几步,斯斯文文地说道:“应山长的话,我的确在京都的贵族家里当过先生。”此话一出,抽气声一大片,京都是甚麽地方?

    对于大山村的农村妇人来说,就是安州的其他县,她们也还没有去过,更别提青州、宜州,京都在她们眼里,那是一座永远也不可能攀登的高山。

    “我爹一开始不同意我去读书,像你们一样,觉得无用。后头我娘亲拿了压箱底的嫁妆,咬牙让我读了。读成出来,就进了四品官家当女先生,教那些小姐才艺。一个月三两银子,外加米粮蔬菜瓜果若干,一年给我做六套衣裳。银子给了家里,两年后,家里就盖了青砖大瓦房。”毕先生学了竹清,反问她们,“你们说,可好不好?”

    “好。太好了。”孙嫂子率先说,紧接着全部妇人都附和,恨不得毕先生是自家孩子。

    竹清嘴角上扬,毕先生可真会睁眼说瞎话,她的确进了官家作先生,待遇也说得没有错。不过她去读书可不是家里人送去的,而是她爹娘准备把她卖给老头换银子给她哥哥娶媳妇,于是她先发制人,去官府击鼓。后面闹大了,又寻到机会去学堂当个扫地的丫鬟,先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她躲在窗户外边听书。她这般学会了认字还有技艺,后面又闯荡一番,才进了官家。

    至于帮扶家里,她不坑他们就算好了,怎麽可能还给银子?

    毕先生苦口婆心,劝她们,“你们瞧瞧我现在,在书院当夫子,说出去不仅体面,连读书人看见了我,也得客客气气,不说我是女子,只看我是甚麽身份,多好的前程。”

    竹清认同,如果不能科举,对于女子们来说,最有前途的工作莫过于当私家的女先生,不愁吃穿。

    显然,村妇们也是这样想,要是自己的女儿孙女也当了先生,有面不说,最关键的是能帮扶家里,直接就改变了几辈子人耕种的局面。

    “你们要是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不妨回去再商量商量,我也是京都来的,可是很清楚,那些贵族官宦家很缺女先生呢,请都请不来。”竹清说,见她们意动,就不再劝了,过犹不及。

    “我们招生的地儿就设在村口的大榕树下,你们想好了只管带着孩子来报名,有不懂的,也来问。”

    待这样说罢,竹清就沿着原路返回。

    毕先生快步,到竹清身边低声问道:“山长,只怕其他村子的人也是这样想的,女儿读书无用。”

    “都预料到了,只能慢慢周旋,磨到他们松口。”竹清在树下站了站,看见几户人家探头探脑,似乎是等着旁人家的情况。

    不多时,便有人来了,是一个婆子,身边跟着好几个壮汉,以及身后一长串的孩子,男男女女都有,着实浩浩荡荡。

    “村长村长。”婆子老远就开始叫喊,嗓门大,近了便更加吵耳朵,她大大咧咧地说道:“山长,这是山长对不对?那天晖桐书院放鞭炮,俺在场。认识,这是山长,你们快叫山长好。”

    后边的七八个孩子不敢反驳自家奶奶,不齐整地喊了,随后她又说道:“山长,村长,这是俺家需要报名的孩子,你们看看,都是十三岁以下的,一个超过岁数的都没有。”

    “王婆子,你家这就决定好了?”村长惊奇,晖桐书院哋事反常,连他都在观望,不敢第一时间让孙孙去,不然出了甚麽事,可怎麽好?

    “决定好了,你看,俺几个儿子都来了,他们都同意。俺瞅瞅,俺家是不是头一个?头一个!这往后俺家孙子孙女读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