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丫鬟升职记: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古代丫鬟升职记》 70-80(第16/26页)

 “应罢,她们哪怕有事情求你,也得看你脸色,不必担心惹麻烦。”皇后说,随后明文长公主点头,就是肯了。

    *

    广佛寺在郊外的一座高山上,桃花始盛开,来踏春的香客络绎不绝,倒构筑了一幅别样的景色图。

    明文长公主到的时候,安国公府的夫人以及嫡幼子荀哥儿都已经在十里亭候着了。

    “夫人与公子有礼。”明文长公主微微低头,并不直视荀哥儿。

    倒是竹清没那个忌讳,站在后边看了好几眼,这荀哥儿长身玉立,面容姣好柔和,不带一丝棱角,并不女气,温和有礼。

    这副模样,只一眼,就能迷了许多人去。

    “公主赏脸,是我家荀哥儿的福气。”安国公府夫人说,她倒也没有急着让荀哥儿表现,而是与明文长公主并肩,说着这广佛寺的美景之处。

    “咱们先去烧香抽签,那广佛寺里头有一高僧,解签文最灵验。随后就是一路上去,上边有一寒潭,不远处就是桃花林了。”安国公府夫人说罢,明文长公主就颔首,“夫人有心了,打探这些,实在是辛苦。”

    第077章 太子禁足

    得了明文长公主这一句辛苦, 安国公夫人笑容更加灿烂,她看明文长公主可是哪哪都好。荀哥儿是嫡幼子,也是她的心头宝,族里倾尽全力培养嫡长子, 往下就是嫡次子, 对于荀哥儿, 安国公府没有安排,只教他做个闲散富贵人就好。

    既然是富贵闲人,配公主正合适, 有了地位,也能反哺安国公府。

    “公主小心脚下。”安国公夫人提醒,从十里亭到广佛寺的石阶一共有三百多个,一步步走上去,一不小心就容易摔跤。

    今儿是踏春的好日子, 一路上安国公夫人遇见了不少相识的夫人。

    到了广佛寺,明文长公主、安国公夫人以及荀哥儿都烧了香摇了签子,竹清则是上前投了香油钱。

    那站立在一旁的小和尚说道:“多谢施主。”

    安国公夫人摇了一支中签,荀哥儿则是一支上签, 明文长公主最佳, 摇到了上上签。

    那解签的大师对明文长公主说道:“施主求姻缘,定能称心如意, 与夫君相敬如宾。”

    明文长公主脸颊飞红,眼角余光看了看远离这边的安国公夫人与荀哥儿,虽然知道他们听不见大师的话, 但还是觉得羞涩。

    “多谢大师。”明文长公主说。

    随后她们又去了寒潭与桃花林, 一眼望去,皆是纷纷扬扬的桃花, 有的飘落到寒潭里,被里头的鱼儿咬了好几口,有的只管往人身上飘,停住不走了。

    明文长公主与荀哥儿离了安国公夫人,独自在桃花林走着,多半是明文长公主问,荀哥儿答。

    如此走了一遍,明文长公主对荀哥儿大抵了解了,再之后,她们一同吃了广佛寺的素斋。

    “恭送明文长公主。”安国公夫人与荀哥儿行礼,目送明文长公主上了马车,随后,荀哥儿与安国公夫人也家去了。

    马车上,安国公夫人看着闷闷不乐的荀哥儿,问道:“怎的了?你这副臭脸可别在明文长公主面前摆,不然看我饶不饶你。”

    “母亲,你真的舍得我尚公主吗?方才你是不知道,儿子与明文长公主,明明白白的君臣,往后成亲,儿子就得伺候明文长公主。”荀哥儿还没有及冠,想事情大多只凭心意,他也不是不喜欢明文长公主,只是那样的身份,到底让他忧愁。

    “到时候,儿子可就是嫁给公主了,您也不心疼心疼我……”荀哥儿一句话逗乐了安国公夫人,她搂着荀哥儿,说道:“我的儿,明文长公主是个好性子的,你日后别不敬她,好好相处着,日子不会差的。”

    “至于嫁不嫁的,哪是这样的话?”

    荀哥儿活宝似的撅嘴,说道:“那咋不是,要是陛下下旨,在长公主府成婚,那不是明文长公主娶儿子?”

    长公主府是人家的地盘。

    荀哥儿摸了摸脸,又开始跑偏思绪,他这副脸面好看,可是再好看,也有老去的一天,待到那个时候,明文长公主会不会不喜欢他?

    嗯,也有可能现在明文长公主就不喜欢他。荀哥儿胡思乱想着,倒是没有对尚公主很抵触。

    到了宫里,皇后又亲自过问了这件事,得知一切都好,而且明文长公主求的签子是上上签,寓意不错,皇后就笑了笑,“本宫的心安了一大半。”

    她让明文长公主回去歇息,又教竹清拿来单子,上边记录的都是给明文长公主积攒的嫁妆。

    打小就开始攒的,甚麽花瓶儿,瓦盏,夜明珠,字画……该有的都有。

    等到陛下下旨,殿中省也会忙碌起来,给明文长公主筹备嫁妆,还有各处的添妆,这样林林总总加起来,婚嫁自然隆重。

    “皇后娘娘,不好了。”一个小太监急匆匆进来,说道:“太子在勤政殿惹了陛下不高兴,现下被陛下下旨禁足东宫。”

    “甚麽!”皇后倏然站起身,脸色巨变。

    东宫,太子正在练字,似乎半分不受影响。

    老太监都快要急疯了,在书房里团团转,又低声劝道:“太子殿下哟,咱们不与陛下置气,您乖乖去给陛下认个错好不好?”

    太子被禁足,这都是甚麽事!

    “孤有何错?”太子冷静自若地反问,他说,“不,孤最大的错误,就是跟陛下说了太多,浪费了孤的时间。”

    “哎呦太子殿下可少说两句罢。”老太监看了看门口,那里正站在带刀侍卫,是专门监督太子的。

    太子想,他不过是与陛下说广开民智,在民间设立智慧堂,智慧堂里挂着问题,凡是能解决问题的庶民,都得一份赏赐,以及到京都的机会。

    民间有许多实用的物件都不曾传入京都,且某些东西换个思路,也许能拥有不一样的用处。

    再有,提拔庶民,也许就有来自平民的读书人得了机遇,在他们面前出头,日后有幸步入朝堂,是切切实实效忠皇帝的。这样的人多几个,亦或是十几个,就能慢慢与世家权贵抗衡。

    太子不喜出身名门望族的人把握朝堂,像如今的上官氏,他们虽然支持皇帝,但是内里不可能一点私心都没有,况且,外部不平静,若来日沿海的倭寇、草原上的羌族与胡族、南边的混察族都对大文发起进攻,皇帝想要打仗都得经过大臣们的同意。

    多憋屈!

    书桌上的白纸上逐渐有字,龙飞凤舞的大字彰显着主人的大气,偶尔有几滴墨水滴落,显示着太子内心的不平静。

    他还能顺利继位麽?大文朝会不会没落?

    他真的对父皇失望了,原以为经过先帝的教导,他与他的想法会一致,可是不曾想,在这样的大好时机里,父皇会选择回避。

    这样一来,有些事就不适合明面上去做,倒不如他自己私底下尝试,如果效果拔众,所有好处都落到了他的袋里。

    *

    头一回,椒房殿送去勤政殿的汤水被原封不动地退回来,皇后面无表情,只是双眼含有怒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