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古代丫鬟升职记》 60-70(第16/26页)
颤着声音问,她话里的意思就是教皇后日后做了太后,不要掺和后宫的事。
皇后把手覆上太后的手,说道:“儿臣听母后的,必会教会太子妃所有,让她有掌权的本事。”她从未想过要与将来的太子妃争夺甚麽,前朝才更有趣,不是麽?
“太子妃。”太后又叫了太子妃到跟前,自有候在一旁的宫人打开了一个妆匣子,里头放置了一整套帝王绿的头面。太后看着太子妃,缓缓说道:“这是当年荣宪敬太后赏哀家的,哀家把它与了你,你是个稳重的好孩子,当得起这样的头面。”
“谢太后赏赐。”太子妃内心惊讶了一瞬。
“对了,淑贵妃你看着点,别让她生事。”虽然在寿仁宫中看似两耳不闻窗外事,但是太后还是知道淑贵妃做的一桩桩事。将来太子登基,淑贵妃身为生母,也是太后。
一个皇宫两个太后,势必又会引发纠纷。
太后可不想她们明争暗斗。敲打完皇后,又抬举了太子妃,太后这才满脸倦容,让来探望的妃嫔们都退下了。
淑贵妃等人没有见到太后也不在意,说到底太后与陛下不是亲母子,她们只需要全乎了脸上的面子情就好。
不独太后说到了淑贵妃,勤政殿中的皇帝也恰好讲到了淑贵妃,他问太子,“淑贵妃为人母却不尽责,不如皇后,太子,朕打算将你记在皇后名下,为正统嫡出,可好?”
第067章 竹清认干娘
皇帝此举有两个考虑, 一个是淑贵妃的确过于愚蠢,不可作太后。第二个,皇后背后有上官氏,若太子登基, 有上官氏的支持, 就能更快的稳固朝堂。
但是凡事有利有弊, 上官氏会不会凭借这层关系生事,导致外戚干政?
“父皇,儿臣……”太子喉头干涩, 他与皇后并无多深厚的母子情分。淑贵妃待他好,现下听皇帝说他的生母淑贵妃不好,他心头一阵难言。
那可是生养了他的人,多年来待他如珠如玉,哪怕对外再跋扈嚣张, 可是对着他,都是温柔如水,甚麽都为他考虑的。
可他也知道如果他记在皇后名下有诸多益处,身份更尊贵不说, 对于他将来掌握朝堂有多多的好处。
“这些天朕教导你的都忘了?官员们心思各异, 他们表面上尊敬你,可若是你没有让人追随的本事, 那他们就会暗地里做些动作,你的命令他们阳奉阴违,长久下去不利于大文的稳定。”皇帝身子瘦, 脸颊两边凹陷, 只剩下颧骨凸出来,高高的。
饶是如此, 他依旧强撑着精神教授太子,他说,“上官氏有忠心,这也是朕提拔重用他们的缘由,但是朕不确定他们将来会不会还是忠心的,人心易变,尤其是接触到了更高的权力。”
皇帝心里担忧,太子真的能让下边的人乖乖听话麽?如今的一品二品大臣哪个不是老狐狸,太子还有些稚嫩,只怕是不够他们看的。
“罢了,这些都是日后的事,你且按照朕教你的那样边用他们边打压他们就可,打压呢做得不可过于显眼,也不可因着他们卖可怜就放过他们。”皇帝说,他看着太子点头就兀自笑了笑,心狠就好。
“将你记名的事,你觉得如何?”皇帝问,太子内心苦涩,由不得他选,他当即跪下,说道:“谨遵父皇的旨意。”
皇帝看了低头垂眸的大太监一眼,大太监会意,去拿早已准备好的圣旨,“陛下,旨意在此。”
“嗯,去晓谕六宫罢。”皇帝说,他想到淑贵妃,给她贵妃之位就等同于变相的补偿,毕竟她没了一个有前途的皇子。
大太监领着圣旨先去了椒房殿,听闻了旨意,皇后讶然,还是田息嬷嬷唤了她一声她才回过神来,她起身,教人打赏了来宣旨的一行太监。
“多谢皇后娘娘赏赐,奴才还要去别的宫宣旨,便先退下了。”大太监和气地说道,见皇后点头,他就慢慢地出去了。
“竟是如此。”皇后噗嗤笑出来,她突然就想明白了为甚麽淑贵妃能晋位了,原来是补偿。
也不知她受不受得住?
“娘娘,您说陛下如何想的?”田息嬷嬷不解,太子已经是储君了,何必再多此一举,记在娘娘名下?
“淑贵妃母家不显,且昨个有消息传来,说淑贵妃母家的弟弟在京中纵马伤人,被护城司抓走的时候还大放厥词说自己是贵妃之弟,这还不止,他竟然还威胁护城司,说让自己的太子外甥收拾他们。你瞧瞧他们上不上得台面?”皇后想到淑贵妃的母家就觉得好笑,一个贵妃一个太子,就让他们尾巴都翘上天了。
若来日太子登基,他们岂不是觉得整个天下都是他们的?
“这也太……”田息嬷嬷叹气,不怪乎陛下要下这样的旨意,他们上官氏才不会出这样的丑事,堕落了皇室的名声。
“但是太子都那麽大了,这会儿才记在娘娘名下,也不过是走个过场,他待娘娘,没有真心的。”田息嬷嬷说,人家生母还好端端的在这儿,怎麽可能亲近皇后?
“这又如何?我日后会是太后,谁敢不敬本宫?面子情这种东西,他敷衍了事,那本宫自然也是一样的。”皇后说。
长春宫,淑贵妃本在挑选这个月新进的料子,听说有圣旨,她喜不自胜,身边的贴身宫女还恭维她,“娘娘,说不得是陛下赏赐您呢!莫不是晋封为皇贵妃?”
“别胡说。”淑贵妃训斥,但是内心还是被贴身宫女的话勾的起了心思。
哪知一听圣旨的内容,淑贵妃双目一瞪,连连喊着“不会的”“我的儿”,不消几时,她就昏过去了。
长春宫中顿时人仰马翻,叫太医的赶忙奔走,唤水洗脸的被门槛拌了一下,还有在门口打扫的宫女呆愣愣的,她刚刚才使银子调入长春宫,怎的主位娘娘的风光就不在了?
东宫,竹清送走了宣旨的大太监。太子妃心里五味杂陈,她虽然不喜淑贵妃,可仍旧可怜她没有了一个孩子。
她想了一下,若是琮哥儿以后叫旁人母亲,只怕她的一颗心像刀割一样疼痛。
竹清倒没有想着淑贵妃,反而在庆幸自己前一段时间没有张扬,若是青颜玉的事是她发现的,只怕碍了某些人的眼,会成为某些失意的人的出气筒。
“太子妃,皇后娘娘唤您去椒房殿。”有小太监禀报。
“只怕是寻我去说话的。”太子妃说,经此一事,她与皇后就成了真正的一家子。
*
“叫你过来也是想提醒你,日后少去长春宫,免得落人口实。”皇后很满意太子妃,不想她因着良善恻隐之心坏了事。
“儿臣谨记母后的教诲。”太子妃自然是应的,如今她与皇后就成了一条船上的人,再不能变得。
“对了,本宫听到了一个消息,陛下打算让你的父亲以及祖父回京,你的父亲要升官了。”皇后缓缓说道,陛下就是这样的一个性子——爱欲齐生,恨欲其死。他要为太子增加筹码,所以提拔了太子妃的母家。
不过,皇后摸着手腕上的玉镯子,陛下此举到底是为了太子,还是为了还小但是初露锋芒的皇太孙?
姜家可是皇太孙的外家,比起太子,他们与皇太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