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庶女生存手册: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佛系庶女生存手册》 150-160(第12/13页)

头上定得缺个角儿,血流如注。

    看着铺了一地的碎瓷,郭槐仍是心有余悸,景德帝却又不耐烦地唤他,“取朕的金丹来。”

    还要?今晚上已经第四盒了。郭槐有些踌躇,是药三分毒,这东西如此厉害,可想而知副作用该多凶猛,万一出了岔子,他可担不起干系。

    可皇帝的脾气一天比一天差,他能有什么办法?郭槐叹口气,到底认命地打开抽屉,翻出仅存的一盒丹药,琢磨着明天必得找太医来瞧瞧,就说是太后娘娘的意思,谅来能对付过去。

    服下金丹后,景德帝面上笼罩一层赤色,像庙里红脸膛的神像,“方才是哪个怀疑朕气力不支的?”

    帐钩放下,里头的声音愈发不堪起来,郭槐默默退下,他虽是个太监,天天听着也难以心如止水,如今宫里的气象跟当初真是大不一样了!

    正欲借尿遁出去松松筋骨,里头忽然传来一声尖叫,像夜枭凄厉的呼喊。

    郭槐便知不好,忙冲进去,也顾不得让那两个赤身露体的美人闪避,只定定望着榻上:景德帝面如金纸,早已人事不省。

    好在气息尚存,郭槐只得一面叮嘱她们守口如瓶,自个儿且携了对牌,匆匆到慈宁宫报信去。这样大的事,终究得太后娘娘拿主意的。

    小太监们虽一头雾水,可凭借在宫里生存的本能,知道利害,一个个守在殿外严阵以待,避免有人擅闯,却未发觉有个内侍悄悄来至后殿天井里,从袖中放出一只信鸽,看它展翅翱翔飞入天际,唇边露出诡秘的笑。

    *

    齐恒收到来自京城的急报时,已是接近年关,距离事发过去两月之久。

    离奇的是吴王竟早早赶到京城,并以雷厉风行之势逼入宫中,要为他父皇讨回公道。景德帝至今仍昏迷不醒,太医诊断说是阳气亏损,内里虚耗。

    炼制那金丹的道士已被下狱,一番折磨后受不住刑,吐口说是受东宫指使,陈皇贵妃与太子自然不认,架不住人证俱在,于是由皇太后下旨,将此二人禁足,那几个美人也被丢进冷宫。

    徐宁诧道:“如今莫非吴王监国?”

    齐恒摇头,“太后不问政,朝政大事皆交由内阁裁决。”

    大哥的平庸是公认的,因此当景德帝立安王为太子时,内阁没什么理由反对,一个碌碌无为的君主远比一个野心勃勃的要容易打发,他们只需要大哥当个吉祥物便够了。

    如今太子被关押,吴王也未趁机揽权,反倒在皇帝榻前扮起了孝子,每日延医问药嘘寒问暖,好不体贴。不但内阁满意,连邓太后也深受感动,不便追究其私离封地之罪。

    看起来无懈可击,可总叫人觉得哪里怪怪的。炼丹的主意最早是吴王提的,如今却得以全身而退,一跃成了功臣,当然这锅陈皇贵妃跟太子也不算白背,谁叫她们一股脑往坑里跳?

    徐宁对景德帝没什么感触,死活不与她相干,她只关心家里人。

    “贵妃娘娘呢,如今可还安好?”

    齐恒颔首,“母亲很好,但为了宫里头现下忙乱,她一人独木难支,皇祖母又请了胡嫔出来帮忙。”

    到底胡嫔以前也是协理过六宫的。

    徐宁神色微妙,邓太后可是最讨厌胡氏的,就算非常情况,怎么会松口放胡氏出来?何况胡氏是皇帝亲口下令幽禁,太后娘娘有什么理由跟亲生儿子对着干?惠妃丽妃也不是死人呐。

    第160章 回京

    如果胡嫔不是太后下令放出来的, 那就说明邓太后连宫内事都做不了主了。

    徐宁心念一动,“咱们是否该回去瞧瞧?”

    时间越长,吴王对朝政的把控只会越厉害, 他现在是不敢轻举妄动,可再过半年呢?到那时, 皇帝醒不醒来都无关紧要了。

    齐恒叹道:“再等等吧。”

    他心里的忧虑不比妻子少, 尤其母亲就在宫中,万一……恨不得腋生双翅飞回到京城去, 可藩王无诏返京乃是大罪,严重者可以谋反论处, 就算人家贼喊捉贼,他们又有什么办法?

    只能遣密探勤加打听,时时将京城消息报来,可到底如盲人摸象, 雾里看花。

    这个年过得了无滋味,尽管巴郡已经步入正轨, 齐恒的话也被奉为圭臬,如今再无阳奉阴违之辈。可看着鱼贯来请安的太太们, 徐宁只觉得坐困愁城, 何况郭氏都走了, 哪里还有个说真心话的人?

    唯一值得慰藉的, 是阿庆嫂送的节礼,竟是一整头肥旺旺膀大腰圆的野猪,据说是踩着捕兽夹不幸身亡的, 她们一家子消化不完, 索性借花献佛。

    都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何况这么有分量的表示?徐宁兴高采烈打算做成烤乳猪——说乳实在有点冒犯, 这猪怎么看都上了岁数,好几百斤呢!

    再好的东西吃多也腻,徐宁干脆办成篝火晚会,请附近的人都来飨宴,所谓与民同乐大抵正是如此。

    宴会到了最高潮处,红芍还乘兴来了一支舞,当然不是那种求雨祭祀的舞蹈,而是纯粹娱乐性质的。

    安夫人很不高兴,觉得大巫就该有大巫的架子,哪能随随便便给人跳,那不是太低贱了么?

    可等红芍拉着她共舞时,安夫人便无话可说了,反倒有些受宠若惊,本地民风开化,并不以伎乐为耻,她年轻时跟姊妹们一同春游,也会在河边载歌载舞什么的,勾得那些青年男子们频频回顾。

    如今在这灿烂的篝火下,众人的注视中,安夫人仿佛重拾了年轻时候的热情,翩跹作细步,舞得比红芍还卖力。而众人也捧场地予以喝彩,到最后竟手拉着手,跳起本地盛行的土风舞来,欢笑一堂。

    徐宁感慨,果然艺术是相通的,而红芍已懂得其中真谛。如今的她已不再需要静王府的名头作靠山,仅凭自身也能一呼百应,游刃有余。

    这大巫舍她其谁?

    事实证明安夫人多虑了,红芍放下身段反而财源滚滚来,陆续有人家请她过去——到年下,家家户户都得祭灶神祭祖宗,若能请大巫主持祭祀,该多么风光荣耀,祖宗们也脸上有光。

    红芍可没那么多功夫敷衍,挑挑拣拣,价高者得,还得是人品良好家中没出过丧德败行之徒的,她才肯去光顾。显然,她比葵婆更懂得如何约束民众,以药害人,不如以德服人,瞧瞧,没有阿芙蓉她不也干得很好么?

    新年过去,京城仍旧一片死寂。没有消息,反倒越发让人觉着诡异。

    她们在这地方无亲无故,徐宁也无须抱着阿笨四处拜年——尽管这小子见钱眼开,很愿意收那些太太们的红包,每见到一个穿金戴银的夫人,笑得总是格外甜,哄得人家心甘情愿掏出压岁钱来。

    徐宁就纳闷这小子到底随了谁,不像她,可也不像齐恒呀,难道是隔代遗传?想起便宜爹当初是怎么哄王氏跟杜氏的,徐宁知趣闭上嘴,三岁看老,或许阿笨的教育她得上心了,以后得请个严师才行。

    这地方师资力量太薄弱,还是得从京城找,唉,不知几时才能回去。

    进二月里,京城终于有信函至。是关于赈灾的。

    去年地震时,齐恒便送了奏疏上报灾情,理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