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250-258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250-258(第5/12页)

课,甚至还有马术课可以骑马射箭,偶尔还能看到高级学部的姐姐们在玩打马球,让周天涯无比羡慕。

    虽然不是每一门课她都喜欢,但总归有自己喜欢的,周天涯觉得匀一匀,也是可以接受的。

    “阿娘,我要快快长大。”她对徐清麦道,眼中充满憧憬,“等我到了十二岁,我还要上高级学部,也要学打马球!而且姐姐们的格物课也很有意思。”

    徐清麦揽住她在她额头上亲了亲,温柔道:“行,我们的小天涯快快长大!长大了还继续读书。”

    她希望全大唐的小娘子们,都能如此

    “长乐也想去读致真书院,不过父皇和母后还没有完全答应。”李承乾对周自衡道。

    他们正在骑马去往城外皇庄的路上,在身后跟着二十几个东宫的侍卫。好在这个庄子比较近,不然这二十几个就能瞬间扩大为几百个。

    周自衡随口问:“为何不允?”

    “公主们出宫太麻烦了。”李承乾替自己的妹妹叹口气,“而且父皇觉得外面的人太杂了,什么人都有。”

    周自衡瞬间了然。

    像他们这样的皇子公主,身边出现的人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无论是出身还是身体健康状况还是人品。皇子尤其是已经进入到少年阶段的皇子尚好,还能在宫外行走一二,但公主们就难了。

    李承乾轻声嘟囔了一声:“父皇有的时候看得也太紧了一些”

    他有时候会很怀念自己的童年时期,可以随处撒欢。

    周自衡不置可否地耸耸肩,对这种为孩子塑造真空环境的行为不予置评,也不敢置评,顺口就换了一个话题。

    李承乾又嘿嘿一笑:“多谢老师为我争取到出宫的机会。”

    他说的是周自衡让他全面参与到棉花和羊毛纺织的项目。

    周自衡虽然的确是有让他放松放松的意思,但这话却是不能明说的,当下板着脸道:“微臣让太子殿下一起来,可是认真想要让太子殿下明白纺织到底是如何做起来的。”

    李承乾忙道:“放心吧老师,我明白!”

    他知道老师说的纺织当然不是棉花和羊毛是如何纺成纱、织成布,而是这种模式会对帝国的格局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周自衡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棉花和羊毛的进度很喜人,虽然最主要的两组织机还没有完全出来,但纺纱的流程却已经被捋顺了很多。周自衡与李承乾一直在皇庄里待到下午,看到太阳逐渐西斜这才策马回长安。

    到达皇城后,原本周自衡该回司农寺,而李承乾该回东宫,但李世民的口信却将两个人都召到了太极宫。

    前来宣召的内侍趁着大家不注意,偷偷对周自衡道:“周寺卿,却是太子殿下的几位老师向陛下告状,说你放纵太子不学习,养成了疏懒的习性陛下这才召您前去问话呢!”

    第254章 第 254 章

    李世民对太子李承乾的教育非常看重。

    在他还没有登基的时候, 秦王府已经网罗了天下英才,除了骁勇善战的武将之外, 最出名的当然是秦王府十八学士,皆为才学卓越之辈。他在里面遴选了陆德明和孔颖达作为李承乾的启蒙老师。

    而在他登基之后,李承乾顺理成章成为下一代储君,身边的老师就更多了。

    可以说,朝中的重臣几乎都做过李承乾的老师,譬如萧瑀、魏徵等等,轮番上阵,相传李世民还曾想让房玄龄当过太子少师但是被房玄龄给拒绝了。

    现在的太子少师是李世民特意请其出师的李纲,东宫左庶子杜正伦、右庶子张玄素,太子詹事于志宁, 还有李承乾的启蒙老师, 现今的国子博士孔颖达作为其教育小团队里的成员。

    周自衡虽然是太子的老师, 但是职务上和东宫并无关系,实际上是游离在这个团队之外的。和他类似状态的也还有一些官员。

    说到李纲, 他是个很神奇的人, 他先后教过杨勇、李建成都是争位失败者。但奇异的是,朝野上下依然对其推崇不已——这一定是杨勇和李建成烂泥扶不上墙, 和他李纲有什么关系?

    不过, 纵然李纲品格再高尚,他年纪也大了,基本上只是挂名和总指导,并不亲自下场授课。周自衡和他打过几次交道, 倒是很和谐。

    所以他猜肯定不是李纲在李世民面前告自己的状, 老爷子应该也不至于干出这样的事情。

    周自衡估摸可能是于志宁或张玄素二人或者是略微有些学究气的孔颖达

    果不其然,待他到了太极宫的偏殿内, 就看见于志宁和张玄素二人正在跪坐着等候着他呢。

    “来,给周卿赐座。”李世民看到周自衡进来后,神色和煦。

    自从周自衡将红薯献上去然后接管了司农寺之后,李世民对其就十分爱重。以往还会觉得不要让年轻郎君过于骄傲,但现在却并不掩饰自己的欣赏和信任。

    李承乾则乖乖地站在了李世民的身侧。

    李世民和颜悦色:“今日去城外看到什么了?可有何收获?”

    言语间和后世那些带着孩子去公园然后回来后便要求其写一篇五百字日记的父母也别无二样,周自衡低下头来暗笑不已。

    李承乾的眼神闪过一丝兴奋:“庄头已经将棉花种下了,或许在今年我们就将收获一批新的棉花。然后江南的织娘们竟然对机械也有着很深的理解,她们只是改动了一下纺纱机上的一个小配件,纺纱的效率便提高了不少。

    “还有”

    李承乾和李世民的感情深厚,是那种愿意与父母分享的孩子。

    周自衡在一旁含笑听着,而在一旁的于志宁却已经急了起来:“太子殿下!您是一国储君,怎能将注意力全都放在如何织布如何纺纱上?”

    于志宁认为这耗费了李承乾太多心神。

    李承乾拧起眉:“我并未将注意力全部放在此事上,老师们嘱咐的其他功课我并未落下。而且我与周寺卿商议好的时间都是父皇事先应允的。”

    李世民轻咳一声:“承乾不可对老师无礼。”

    李承乾有些闷闷不乐,但很听话地对着于志宁行了一礼算作是歉意。

    周自衡微微挑起眉,对着于志宁温和道:“于詹事,织布与纺纱虽然看似是日常小事,但却真正关系到民生和社稷的安稳。在下让太子殿下参与,并非让他学会纺纱和织布,而是让他从此事上去领会一州甚至是半个国家的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这些却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李承乾在一旁狂点头。

    于志宁看向周自衡,对他颇有些不以为然:“周寺卿,虽则纺纱和织布的确是大多数老百姓都会操持的日常俗物,对江南和蜀地来说,甚至也是他们赖以为生的生计来源,但周寺卿将其升格为一州一道甚至是半个国家的经济支撑,是否有些言过其实?”

    现在大唐大多数人家或多或少都是会接触到纺纱织布以及更上游的养蚕种桑种麻的活计,外面的成品布成品衣裳买不起,可不得就自己种自己织吗?就算是稍微殷实一些的人家也得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