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170-180(第12/25页)

地点了点头:“现在开。”

    她的好奇心已经达到了一个巅峰,不能再等了。

    空间内,徐清麦终于点开了那个“宝箱盲盒”的选项,下一秒,一个珠光宝气的小箱子就出现在了自己面前,神似游戏里面的高级道具。

    她闭上眼睛,诚心的在心中祈祷希望能开到一种高产的不挑环境的农作物,然后猛地伸出手把它给打开了,空间里顿时出现了万丈光芒。

    由于系统空间不能带人进去,周自衡只能在外面焦灼的等着。

    他也在心里祈祷,希望能抽中一个抗灾能力好的农作物。虽然现在的江南在他这两年的运营下已经慢慢的变成了肥沃膏腴之地,逐渐有了些天下粮仓的气象。但这也得益于这几年风调雨顺,除了盛夏时沿海来过几次台风将水稻倒伏了之外,没有其他的异常灾害。

    但周自衡很明白,一旦出现什么异常灾害,按照现在这样的农业水平,抗风险能力是远远不足的。

    所以,如果能有不挑环境的高产种子,那才是一道真正的保险栓。比如玉米土豆红薯这三样真的是宝。

    正这样想着,就看到徐清麦睁开了眼睛。

    他紧张地看过去,没在她脸上看出是悲还是喜,整体情绪就很淡定。

    周自衡小心翼翼地问:“抽中什么了?”

    徐清麦高深莫测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从身后拿出一个物件在自己手上:“当当当当!你看,这是什么!”

    周自衡定睛一看,一个紫红的长长的东西

    “红薯!”他脱口而出,心中狂喜,差点又要站起来,紧急时刻刹住了这才避免了自己的额头遭受二次撞击。周自衡也顾不上那么多,他伸出手,将那颗饱满的长长的红薯从徐清麦皓白的掌心里拿了起来,如获至宝。

    “真的是红薯”

    徐清麦脸上露出笑容:“太好了,不是吗?”

    “的确是,太好了!”周自衡忽然抱住她,在她脸上连亲了几口,显然难以掩饰自己激动的心情,“这可是真的是太好了!”

    徐清麦翘起嘴角,心中一直悬着的大石头也放了下来,一身轻松。

    在系统空间里,万丈光芒出现后,浮现在半空中的就是这么一颗红薯若是放在别的语境里,徐清麦只会觉得系统抠门,但现在,她却觉得这颗红薯配得上如此华丽的开场。

    它不配谁配?!

    周自衡仔细的呈360度的观察了一下这颗红薯,然后想起什么,问:“就这一颗?”

    “对,就这一颗。”

    “啧啧,”他的动作都轻柔了几分,“那我得赶紧把它种下去。”

    周自衡拿着它翻身下床,徐清麦好奇道:“现在种?”

    “那当然不行。它还没发芽呢,得先让它发芽。”周自衡本想先把这东西放好,等到明天再来种,但在房间里找了半天,又是担心这个又是担心那个,从房间这头走到房间那头,整整一刻钟都没想好到底要放在哪里。

    这可是大唐绝无仅有的一颗红薯!

    最后,他下定决心:“算了,我还是先把它处理了吧。”

    徐清麦翻了个白眼,整个人往后面一躺:“那你自个儿去吧,我就不奉陪了。”

    话虽如此,在周自衡倒腾的时候,她还是好奇地去看了。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拿了一个大小合适的玻璃杯,倒入了一些水,再将这个红薯放进去,正好塞满了整个玻璃杯的口。

    红薯的下半部分就浸在了水里。

    周自衡确定了一下这个杯口不松不紧,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徐清麦:“这就好了?”

    “每天换水就好了。”周自衡拿着这个玻璃杯子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不过还得给它找个温度合适的地儿。”

    想了想,他决定等明天起来在厨房旁边的柴房里,挨着灶台的那一侧面墙做个架子,把这东西放那儿,再找个人日日盯着,免得被野猫还有周天涯这个小淘气给嚯嚯了。

    不过现在,就先放书架上吧。

    两人安然躺在床上,抬头看着书架上的红薯,心中依然雀跃。

    徐清麦满足地喟叹一句:“这日子,也算是越过越好了。”

    第二日,周自衡就让杨思鲁从润州屯署里找来了一个木匠,在柴房里做了个架子。

    “这是何物?”杨思鲁看着红薯,好奇的问。

    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像是某种植物的根茎。寺丞这么看重,难不成是什么珍贵的粮食与可食用的东西——杨思鲁早就知道,他这位寺丞,对那些珍贵的观赏植物兴趣一般,只对能吃的感兴趣。

    “是我去扬州之时,与徐太医在扬州的市集上找到的。”周自衡面不改色的道,“说是一位姓陈的客商从婆罗洲那边过来的,那儿的土著就吃这个,很高产。我想试试,能不能在咱们这儿种好它。”

    杨思鲁恍然大悟,佩服道:“还是寺丞有心,去扬州也能发现新的作物。”

    周自衡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

    这是他与徐清麦商议过后给出来的出处,反正往海外推就好了。历史上的红薯,是先从美洲传到菲律宾,然后明朝万历年间,福建一位下南洋的商人陈振龙认为这东西绝对是能救灾的神物,于是冒着被西班牙殖民者发现后砍头的危险,将红薯藤编在了船上的缆绳里,这才带了回来。

    红薯因此在南方扎下根来,并在数次饥荒中挽救了不少南人百姓们的性命。但一直到乾隆时期,它才被推广到了北方。

    周自衡听老师讲过这段历史,据说福建那边还立有陈振龙的碑。

    待搞定这一切,他拍了拍杨思鲁的肩:“晚上过来家中吃饭,我亲自下厨。”

    杨思鲁眼睛一亮,想也不想地应了下来:“卑职一定来。”

    好久没吃过寺丞亲自料理的饭菜了,想念!

    除了杨思鲁之外,周自衡还邀请了李崇义以及陆存中前来。

    徐清麦将自己从京城中带过来的箱笼给李崇义找了几个出来,笑吟吟道:“这是河间王与王妃托我带给你的,他们是真心想念你了。王妃还问,你现在也做出成绩来了,总能回长安成亲了吧?”

    这几年李崇义也一直待在江宁县没有挪过窝,但身上的官职倒是往上升了两阶,从江宁县县令升到了现在的润州判司,从军队里淡出成为了一州之地的实权官员,也算是宗室子弟里的头一份儿。

    李崇义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嘟囔道:“我大唐男儿志在四方,阿娘也真的是”

    徐清麦笑道:“你也别怪王妃惦记你,属实是好几年没见到了,若不是我劝阻,恐怕这次她就要跟着我一起过来了。”

    李崇义自然也明白,他叹了口气道:“是,也该回长安看一看了。”

    徐清麦:“那王妃必定很高兴。”

    她现在与河间王妃的关系很不错,说起来这两年,河间王李孝恭与王妃对她颇多照顾。李孝恭现在是礼部尚书,又是宗室里面与李世民关系最亲近的,有了他们夫妇的照拂,整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