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 110-120(第13/21页)

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小小年纪竟有两幅面孔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头牛 2个;独自漫游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8377073 32瓶;小王 6瓶;小简不简单、小与、Moraynia、步流浪、四毛、50479772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7章 食品加工 ◇

    眼看初十就要到了, 食品加工厂的生产也进入倒计时。

    目前食品工坊暂时分几条生产线,包括白糖、河粉、蚝油和虾粉的制作,都是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 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初加工,再打包外销。

    白糖制作有一部分工艺是和酿酒是一样的, 要先榨汁,榨完汁后过滤提纯熬煮, 苏韵把大部分的精力则放在机械和动力研究上。

    《天工开物》中其实就有了轧浆车的制作方法, 只要搞清楚机械的运作方式, 很多种工具的制作原理是可以相互复制,早在年前的时候,轧浆车已经研究出来并应用在酿酒坊。

    封乐处在江河海边上,拥有大量的水利资源, 可通过水排和水车带动器械转动, 于是甘蔗榨汁及糖浆搅拌以及米面研磨等方面因此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畜力。

    如今只需要将复刻出来的机械和设备应用到食品加工坊即可。

    一开始在和季呼姜敏夫妇谈好合作之后, 苏韵已经和姜敏交代了工坊的工作流程, 尤其是原材料这一块。

    比如白糖的原料是甘蔗,百姓原先种植的甘蔗都是用来生啃或者简单粗暴地熬制作成红糖, 收购价因此也上不来。

    但白糖研制试验成功后,一面世就遭到疯抢,而且根据苏韵了解的历史知识, 明朝时候白糖出口到西洋, 1000担(154000市斤)17612两,合计为0.11两/斤。

    这个价格可以说,高到令人咋舌。

    于是苏韵就和姜敏规划了今年的产糖量, 计算出需要的甘蔗数量, 并和附近的百姓谈好种植和收购协议。

    红糖的制作过程简单粗暴, 榨汁之后直接熬煮开放入模具,凝固后就制成了成品,价格大概能售到二十文一斤。

    而白糖的制作过程就要复杂一些,同样要经过榨取糖汁再进行熬煮,没有离心机,就只能通过土方法经过凝结、多效蒸发糖汁,利用瓦溜和黄泥水进行过滤最后才做成洁白如雪的白糖,工艺不可谓不复杂,但也能因此提供了不少的劳动岗位,而且一斤白糖能卖出一钱(一百文)的价格,足足是红糖的五倍之多。

    七斤甘蔗能出一斤糖,一亩地大概能产出五千斤的甘蔗,大概能制成白糖七百斤,折合银子是六十到七十两。

    当然,这七十两只是产值,还未减去包括原材料、人工、动力、损耗,以及市场运输销售等等成本,但可以看出的是,其中的利润非常可观。

    而作坊这边给蔗农的价格是一文钱一斤甘蔗,一亩地加起来也能卖出五两甘蔗。

    按照先前秋梦期和苏韵给部分农民分的地,给的是一人两亩地,如此一来,一人一年单单靠两亩的甘蔗地,也能有十两银子的收获。

    同一时期,除了封乐,全世界其他地方还没有制作白糖的工艺,就算国内消化不了这些白糖的产量,外销海外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也是苏韵对解除海禁如此执着的原因。

    姜敏做事雷厉风行,在开工的前几天就已经下乡联系农户提前砍甘蔗,再组织人手运输到加工坊,一直摩拳擦掌等待开工的工人们,也在第一时间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去干活,工坊几乎每日都是一副忙得热火朝天的景象。

    看着白花花的白糖一盆一盆地盛出来,工人们都觉得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姜敏站在巨大的水排轧浆车旁,更是感慨万千。

    如此鬼斧神工的机械,不需要人或畜出一分力气去碾压,哗啦啦的糖浆就顺着“鸭嘴”口流进桶内,实在太神奇,若是按照百姓自行制作红糖的做法,榨十几二十斤甘蔗取汁都得花上老半天,还费劲得很,哪能如此高效。

    县太爷的这位夫人,果真是深藏不露,奇人一个。

    意识到这一点,姜敏不禁庆幸,当初说服丈夫接下了这份肥差,也站到这一阵营,季家的命运在这么多年之后终于走出了拐角,拨云见日了。

    元宵节之后衙门恢复上班,秋梦期在上班第一天就收到卢顺义的调任书,开心得她恨不得放鞭炮为其送行。

    卢顺义这么一走,衙门里面有官职的就剩秋梦期和季呼二人,而下面的三班六房在经历上一次的乡绅王家事件后进行了大洗牌,三班衙役、捕快和壮班全都换成了秋梦期后期招募的那些人,至于六户,也被肃清得差不多,而卢顺义剩下的那些党羽,要么跟他一起溜了,要么直接被清了出去,如今剩下的,全都是她们的人。

    没了那群蝇营狗苟,整个衙门焕然一新。

    送走卢顺义后,秋梦期叫来季呼,道:“如今衙门里,就我们两个人做主,我暂时也不会向上头申请新的官员调任过来,朝廷到处拖欠官员俸禄,巴不得咱们的机构越轻简越好,如此,下面的六房主事就成了最重要办事人员,尽量把具体的事情安排给他们,我们二人则主要把握方向,监督整体进度。”

    季呼点头表示明白。

    “我一直没把你当外人,你自己也有眼睛,相信近一年以来你也看到了,衙门很多决策主要是卿韵在运筹帷幄,但你不能否认的是,封乐经过这一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季呼当然没有办法否认,而且每天晚上回去媳妇在他耳边说苏姑娘如何如何厉害,工坊里面的一切如何神奇云云,还有下面那些工人和封乐的百姓如今是怎么评价衙门和秋大人,都一一转述给他听。

    家里的条件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了变化,女儿的医药费用已经无需再担忧,连辛劳了一辈子的老母亲脸上也终于露出了轻松的表情。

    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或许再也不会有比秋大人和苏姑娘更关心百姓的生计问题了,以前没有,以后么,至少在大焱朝这样的框架下,也不会再有。

    当然,他也看出了这两位年轻人眼底的野心。

    他冲着二人拱手道:“季呼愿为大人驱使,愿听苏姑娘调遣!”

    秋梦期苏韵二人相视一笑。

    苏韵道:“如此,具体安排一下六房事务。”

    六房分别是指吏、户、礼、兵、刑、工房,相当于现在县里面的各个部门。

    六房的人很快到齐,各房除了主事之外,另外配备一到二名典吏或书办,分别协助主事开展相应的工作。

    既然是自己人,听到苏韵安排工作那就更见怪不怪了。

    “吏房,今后主要负责衙门所有人员动向安排,还有本县主要人员如进士举人、乡绅等人情况的登记。”

    “户房,主管民政、财政、征税纳粮、灾荒赈济等事宜,眼下最重要的是税赋改革,从现在开始,本县的丁税一律免除,只需缴纳地税,每亩地按收入的一成进行缴纳。”

    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