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谋士系统在三国》 140-150(第5/16页)
意的储君,而是他当年知道先帝的意思,却在先帝灵前保持了沉默。
如果没有暗中保全何太后母子这一出,他的这个行为是妥妥的要往冷清冷血、见风使舵、忘恩负义、贪生怕死方面解读的。
可如果搭配上他后面暗中保全何太后母子的行为,曹操长叹一声:“伯安,我与你相交多年,如今看来,却好似从不知你。”
陆离却笑了:“人何必一定要追求完完全全的知晓另一个人呢。”
“先帝就从来不会执着于这个,而我虽是世人眼中最受先帝偏爱之人,却也从来不懂得先帝到底在想什么。”
曹操刚因为前半句“先帝从来不会”感到有点对比拉踩的破防,就又被后面半句补回来了。
曹操:“却不知伯安追求为何?”
陆离拱手:“离已不求知己,知己难觅,只求两不相负。”
两不相负,先帝不曾负他,所以他救了何太后母子,不愿意有负先帝,仅此而已。
至于如今的陛下,其实从陆离对何太后母子的安置就能看得出来,他不愿意辜负先帝没错,却也不会为了不辜负拼尽所有。
就跟先帝给他的一样,在外人看来对方给的东西简直令人眼红,可究其本质,那都是对方随手便能给、随手便能收的东西,他所有的给予都是不会令自己难受的存在,更不用说牺牲什么去给予。
所以陆离的回馈,或许存在冒险,但大多也只是努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如保障了他妻儿的性命,至于最后具体如何,这不是他一个提供保底的人要考虑的事情。
曹操倒是还不清楚陆离这些关于两不相负的具体划分标准,但他看到陆离此刻的态度,心里反而有些微微放松了。
两不相负好也不好,不好就不好在对方与先帝之间两不相负,可再想想,对方对待自己岂不也会是两不相负,这不就又好起来了。
————————————————————
冀州邺城。
袁绍看到被带到自己面前来的妇人与青年,因为他提前交代过要礼待,再加上袁谭通过打听出来的消息隐隐猜到了些东西。
所以当他们出现在袁绍面前的时候,不仅看起来并不怎么狼狈,反而比起在山上耕作的时候要光鲜亮丽不少。
上一次袁绍见到他们,还是何进死了,他带着一群人诛杀宦官之时。
后面董卓进京,有废立之心,而他也因为反对,近乎狼狈的逃离了洛阳。
如今多年过去,农户的日子与宫中的天下奉养自然是没得可比的,可这一点都不妨碍袁绍认出他们。
其实如果不是有着调查结果,真的在人群中看到这俩人,袁绍最多就是觉得这俩人长得跟少帝与何太后相似而已,但如果带着这可能是少帝与何太后的探究去看,结果就是认出来。
现在想想,当年陆离在他面前表现的破绽还真的不少。
不说对方信誓旦旦的,那所谓的先帝告知于他,没有多少人知晓的捷径。
就说火烧洛阳后,对方回来与自己决裂,当初还是袁绍主动说起的何太后与少帝之死,但对方更加愤恨的还是他欲立刘虞,恨得是他面对董卓重重暴行,带着联军在这里无动于衷、裹足不前。
当时他不觉得有什么,只以为是因为何进产生的厌屋及乌,又或者这两个人的死亡包含在对方对洛阳的痛惜之内。
可现在想来,不管是那场决裂,还是后面见面对方跟他聊过往,何太后母子的死似乎从来不在对方所列举的“袁绍罪行”之中。
明明当初对方弃官离开洛阳时,还因为这俩人专门警告过董卓,不该有后面的无视作为才对。
想明白了陆离的破绽,也认出了眼前的两个人,可袁绍既没有向着他们行礼,也没有出言为他们“正名”的打算,他只是对着下面的人道:“先请这位夫人与公子下去歇息吧。”
何太后与刘辨也不曾多言,只是顺着对方的安排下去了。
他们清楚自己如今没有任何的自主权,只顺从对方的安排就可以了,但袁绍及其帐下的文武们需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第144章 天无二日
许昌。
刘艾看到刘协自从收到曹司空遣人送来的文书后, 就一直在那里愣神,手下意识抬起来似乎想要拿什么东西,但动作造成的后果是险些将一旁的饮具打落到地上。
眼看着这份愣神似乎要一直持续下去, 刘艾不由关切也是提醒道:“陛下?”
再过一会儿, 今日给陛下讲学的人可就要来了,总不好让陛下用这幅愣神的样子去见对方吧。
刘协听到刘艾的声音,虽然走掉的神还没有回来,但手已经下意识的迅速将文书合上了。
这是非常明显,却本不该出现在他们二人身上的防备动作。
刘艾好似不曾看出刘协这个动作的含义一般, 只是维持着一份关切道:“陛下可是有何不适,是否需要与尚书令说一声?”
今日要来讲学的正是荀彧,不论是因为这个, 还是因为曹操带兵出征后,对方是负责留守的人,刘协要是真的有什么问题, 总是要知会对方一声的。
刘协想要故作无事的将文书放在一旁, 可最后他还是正正当当的摆在了自己面前。
皇兄跟何太后当年被陆侍中救了下来,现在还活着,只是被袁绍发现了……
简要精炼的文书中,带着将刘协冲晕了的巨大信息量。
当初汉宫里面就他们两个皇子, 要说没有兄弟情,那是假的, 但你要说兄弟情有多么重,同样没有多真。
刘协的生母便是被何皇后毒死的,生母死的时候, 刘协还只是一个婴儿,哪怕未必有多大的感情, 但绝对有实实在在的仇恨。
因为生母早亡,他自小养在董太后那里,对方跟何皇后之间关系也称不上好。
而他们的亲爹虽然只有两个儿子,却也不爱欣赏什么兄友弟恭的戏码,想起来了便将他们叫过来瞅两眼,想不起来就自己玩自己的,儿子什么的,有就行了,用不着太精细娇贵了。
不客气的说,在刘宏死之前,他们兄弟二人加起来活了二十多年,跟他们亲爹总共的相处时间,可能都比不上陆离跟刘宏相处的时间多。
毕竟对方做侍中随侍左右,除了沐休,一般都是一跟就是一天。
陆离没有出现之前,刘宏更喜欢在后宫里跟美人玩,跟宦官们各种狼狈为奸。
陆离出现之后,对方又换成喜欢跟陆离玩。
至于亲儿子,反正他们大多数时候都处于一个不被对方想起来的状态。
之后父皇盛年而逝,陆侍中的远大前途似乎戛然而止,被对方暗示自己的储君之位也不得不拱手让人。
戚宦相争也好,董卓入京也罢,当时从大宗入小宗,但是跟大宗关系最近的刘协,与新帝可称得上是患难兄弟了。
可这一切从他被董卓扶上帝位后,就全都变了。
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