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娇: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吻娇》 60-70(第17/22页)

凉州,三日后在楮州落脚。

    按照宋枕棠当初所交代的,这一路十三从没让赵桓离开自己的视线,并将他的一举一动都记了下来,每隔三日送回凉州,呈给宋枕棠。

    紧跟着十三的信呈上来的,是萧琢抵达随州之后给她写的家书。

    随州虽地处偏远,但在这时也已入了春,万物复苏之际,总有些不安分的蛮夷想要进城抢掠,萧琢行在途中就收到了消息,干脆连官署都未进,先一步带人去平乱了。

    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闹事,在萧琢跟前算不上什么,但也的确几天没腾出来空,这才来信晚了。

    他瞒着不让人报给宋枕棠,因此宋枕棠是看了信之后才知晓此事的,虽然萧琢在信中已经极尽轻描淡写,宋枕棠却仍旧十分担心。

    她捏着信纸来回看了三四遍,心里又急又气,当即命人铺纸磨墨给萧琢回信。

    写完最后一个字,紫苏进来,奉上了十三传来的信。

    宋枕棠当即撂笔接过,一目十行的看完,脸色瞬间转阴。

    紫苏看着她脸色不对,忙问:“殿下?”

    宋枕棠一言不发,将信递给她看,紫苏接过一看,脸色也瞬间变了。

    “这……”她不可置信道,“咱们这才离京多久,陛下怎会……”

    后半句话她甚至没敢说完。

    宋枕棠忽而想起一件事,道:“去岁在宜秋行宫,父皇便晕了一回。”

    只是当时太医百般交代没有事,她便也没有一直想着。

    宋枕棠脸色发白,但相比于宣成帝的身体,更让她忧心的是十三信中提到的另一个人。

    十三的密信将赵桓这几日的所见所言一字不差地记了下来,同在凉州时的无所事事不同,赵桓回城路上会见了不少官员。

    其中有一个叫胡春山,是楮州军的统领,十三怕宋枕棠不知道此人,特意附上了他从前的大概履历。

    但实际上宋枕棠对此人很有印象,因为他曾是上一任的龙虎军护卫,对宋枕棠来说也是老熟人了。

    龙虎卫统管京城防卫,和降龙卫并称十六卫之首,两卫一在明处戍卫京城,一在暗处护佑君主,历来都是皇帝的左膀右臂,而两卫首领,非皇帝最信任爱重之人不能担任。

    萧琢是如今的龙虎卫统领,在他之前,是胡春山。

    胡家在大梁开国之处也算是数得着的武将世家,跟随太祖皇帝打天下,早年间亦是豪门勋贵。可惜子孙不肖,到了胡春山父亲这一代,族中已经没什么人了。

    而胡春山不考祖宗荫庇,是凭着武举的路子入的宣成帝的眼,一直在宣成帝身边做贴身护卫,后来便顺理成章地接掌了龙虎卫。

    因他一直跟在宣成帝身边,所以宋枕棠幼时常常见他,但却一直很不喜欢他,只因为这人刻板得厉害。

    所有人都知道,她是父皇和母后最宠爱的孩子,因此对她幼时顽劣的行径总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胡春山不是,他从来不会对她徇私,因此她每一次偷溜出宫之后,总是胡春山将她捉回去的。

    宋枕棠恼恨他这样的行径,却也没办法,谁让他是父皇最宠信的爱将。

    而她也一直以为,胡春山之所以这般一丝不苟,是因为他只忠于宣成帝一人。

    可如今,他竟然和赵桓攀扯上了关系,赵桓,可是太子皇兄的人。

    而他与赵桓讨论的,竟是宣成帝重病卧床,太子监国理政之事。

    所以,胡春山和东宫有往来?

    是因为被调离出京,所以搭上了太子,还是因为与太子结交,所以被遣派出京。

    宋枕棠无从得知,可她知道,很多事,很多人,原来并不像她从前以为的那样。

    就像如今父皇病重,若非赵桓和胡春山见面时提到了,她仍旧被蒙在鼓里。先前二哥写给她的家书里竟是半个字都没有提。

    就算再不愿意,宋枕棠的心里也很难不怀疑什么。

    他隐瞒下宣成帝的情况,多半就是不想让她回京。

    可宋枕棠只是一个公主,纵然有父母宠爱,但对一个册立多年的太子,实际上没有任何值得忌惮的。

    宋枕棠正不解,忽而低头瞥见自己刚刚写好的家书,当即恍然。

    区区一个公主或许并无威胁,可若是这个公主身侧还有

    一个手握重兵的将军,那这其中的意义,可就全然不同了。

    难怪当日她将要与萧琢离京时,二哥会是那般态度。

    可父皇呢?

    父皇又为什么同意?

    父皇也是赞成她随着萧琢离京的。

    要么,是父皇不信任萧琢,要将他远远打发出京,为二哥铺路。

    要么,是父皇早已看透了二哥的心思,他在此时命令他们离京,是为了保护她和萧琢。

    宋枕棠忽然想起那日萧琢的话来。

    他说,赵桓曾是父皇选给她的驸马。那段日子,宋枕棠也的确听到宣成帝几次提到赵桓此人,他的折子也时常摆在桌案上。

    可为什么后来换成萧琢了呢?

    宋枕棠不自觉地咬住下唇,因为过于用力,苍白的唇色竟然透出了一点血丝。

    或许从一开始,赵桓就是宋长翊的人。

    如果当初真的是赵桓成为了她的驸马,依着父皇对她的宠爱,赵桓如今的地位或许远不止如此,并且会成为宋长翊坚实的助力。

    或许在二哥眼中,她这个妹妹的婚事,不过是日后登基拉拢朝臣的筹码。

    但大约是被父皇发现了,所以及时止损,为她和萧琢联姻。

    那么这次呢,她记起自己离京之前父皇对她的嘱咐,仿佛早就知道会有事发生。

    她低头看向自己腰间挂着的那块玉佩,是临行前父皇送给她的——是能调派降龙卫的令牌。

    这些,萧琢知道吗?

    宋枕棠不能确定,但想到之前萧琢看向赵桓的眼神,应当是知道的。

    紫苏一直立在旁边没走,此时见宋枕棠脸色不好,便以为她是担心宣成帝的身体,她不懂这些事背后的弯弯绕绕,只柔声劝慰道:“殿下若实在不放心,不若咱们先启程回京,回去看看陛下如何?”

    回京?宋枕棠一怔。

    紫苏觑着她的神色,试探道:“殿下可是惦记着驸马?可毕竟是陛下身体有恙,想来驸马会理解的。”

    听了这话,宋枕棠卷翘的眼睫眨了眨,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少倾,她看着刚刚写完的信,对紫苏道:“你先下去吧。”

    紫苏应下,退出了书房,只剩宋枕棠独自靠着椅背发呆。

    或许当时父皇选择将她嫁与萧琢,就是想要保护她。

    后来他又给了她令牌,让她与萧琢远至凉州,也是想让她远离朝廷纷争。

    理智上她应该听话,此时待在萧琢身边,待在凉州,是最安全的。

    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