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生活日常: 80-9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市井生活日常》 80-90(第9/19页)



    这两样步骤简单,炒肉松没让别人做,而是让王大娘炒了好几锅备着。

    炒好的肉松干,好存放,就不用日日准备了,这样一来,省了许多事。

    铺子那边也砌了烤炉,跟小厨房的烤炉差不多,还有三日,再等熟悉熟悉怎么把蛋黄酥包起来,到时候一边卖一边做着,会越来越熟练的。

    赵大娘觉得这东西就是熟能生巧,认真学,谁都能学会的。

    她也是松了口气,前几日真的急得不行,今儿有了成效,才不那么忙了。

    崔如英进厨房见到的就是思月弦月她们正在揉面,这些日子点心做了好多盘,做好的蛋黄酥都被送去了言家,倒是有去处。

    陆云蓁记着这事儿呢,也算是为崔如英打点人情往来,言家不错的。

    崔如英进来喊了声赵大娘,赵大娘跟着笑了笑,这天已经冷了,但是烤炉一直烧着,赵大娘出了不少汗,袖子就撸着。

    “这酥皮教得差不多了,豆沙麻薯也行,都会做了,就是蛋糕坯子不太好做,这个打这个鸡蛋清也太费事了。”

    虽费事,但这个发出来的面和馒头不一样,特别的软。

    开铺子味道得一样才行,每一样都写了方子,崔如英那儿一份,赵大娘这儿一份。

    崔如英道:“这个好说,大娘,我可以回家让我爹做个打鸡蛋的,我爹是木工,应该能做得出来。”

    一个长柄,多些爪子不就行了。

    崔如英:“大娘,我想问问你以前怎么做月饼,过几天就中秋了,若把这个咸蛋黄做到月饼里,是不是也好吃?三娘子要开点心铺子,没月饼怎么行,现在做可还来得及?”

    崔如英不知道陆云蓁从哪儿买的咸鸭蛋,反正管够的。

    赵大娘从来没觉得自己这么得用过,这一件一件事儿吩咐下来……

    但一想这两日拿的赏钱也不少,赵大娘咬咬牙道:“月饼要回油三五日,小娘子说的也没试过,但应该来得及!”

    崔如英道:“那小厨房里有莲子吗?”

    蛋黄莲蓉,莲蓉应该是莲子做的,没做过,但试试看呗。

    *

    赵婉芝这几日也忙,还让丫鬟打听三房的动静。

    不过没什么动静,陆云蓁不怎么出门,丫鬟出去也小心防范,跟一会儿就跟丢了。

    也不知道陆云蓁到底想拿什么比。

    赵婉芝这会儿也不在意了,什么铺子能有布庄的利润大,况且她已经定出去好些单子了。

    陆云蓁偶尔也会想赵婉芝那边什么样了,可是后来越来越忙,就来不及想了。

    铺子按照崔如英的想法,不是像五香斋那样贴红布,系绸缎,喜气洋洋,而是原木色,都没刷漆,显得很是温馨整洁。

    只有包点心的油纸最外面一层是红纸,上面印了酥饴斋三个字。

    八月初三,天朗气清秋风飒飒,上午巳时一到,酥饴斋门口鞭炮声劈里啪啦,牌匾的红布揭开,酥饴斋开业了。

    第085章 第八十五章 开业大吉

    陆云蓁在后院。

    后头除了厨房还有四间厢房, 掌柜住一间,给铺子做工的人合住一间,一间留作库房,还有一间是她和崔如英用的。

    这几日来铺子二人都在这儿, 有床铺桌椅, 屋子不大, 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陆云蓁过来还带了丫鬟, 桌上摆着沏好的茶水和刚烤出来的点心,一小盘蛋黄酥,总共四枚。本来掌柜的端过来好几盘, 但陆云蓁说:“铺子卖的, 以后不必送过来。”

    做生意就好好做生意,不该拿铺子的东西,但掌柜的好意, 也不好不领受。

    她还想着万一不够卖怎么办, 但这会儿真开业了, 听着前面鞭炮的响声,陆云蓁心却有些紧张。

    前些日子陆云蓁光忙着准备铺子开业, 根本来不及紧张。

    这个和管嫁妆铺子不一样,嫁妆铺子是娘家给的, 本来就是赚钱的生意,请了掌柜的,就不必操心。

    她不常去看, 贴身丫鬟去铺子多些,每月看看账册, 就有大把大把银子进账。

    自然也不像管侯府的铺子,尽管用心, 可和自己也没什么关系。

    这还是她头一回自己从头到尾开一间铺子,拿了二百两的本钱,请了好多人,还涉及跟赵婉芝的比试……一会儿放完鞭炮,铺子就开门营业了,陆云蓁也不知道生意如何。

    她紧张地喝了口茶水,看这外面看了好一会儿,然后转过头和崔如英道:“如英,你说咱们的铺子生意会好吗?若是没有一个人来买点心,那可怎么办?”

    崔如英刚从前头溜回来,新铺子开业,位置又在同顺德酒楼和客云来客栈旁边,热热闹闹,围观的人自然不少,只不过还是少了事先宣传。

    崔家当初开铺子,好些日子前就告诉人要开铺子了。摆摊那么多天,还去城东城西卖水煎包,都有回头客的。

    所以开业那天生意还不错。

    但这点心铺子,没有走街串巷的去告诉人要开铺子,哪怕把牌匾上的红布揭开,识字的人知道酥饴二字,读过书的人或许能知道是卖点心的,可不识字的,根本不知里面是干什么的。

    所以崔如英事先想了几个主意。

    头一个就是营业的时候把点  心切成小块,用木签的插上,放在托盘里,让两个伙计站在门外,请路过的客人品尝。

    切小一点,也费不了多少钱,但可以让人先试吃。

    不尝怎么知道味道好不好,吃着好吃才会决定进不进来买。崔如英看别的点心铺子是没有这样做的,这个时代的很多糕点要么蒸要么烤还有炸的,一切就碎了,也插不上,但是面包和蛋糕不一样,这几样插着吃就很容易。

    第二个便是开业这天,得赶着吉时让点心出锅。

    点心这东西本来就是凉着吃的,有些点心铺子做点心的地方和卖点心的地方不在一处,但是酥饴斋在。

    纵然摆在外头的是昨儿提前做好的,但崔如英还是坚持烤几盘,点心刚从烤炉里拿出来时是热乎的,也是香味最浓郁的时候。

    这样来往的客人才能闻到点心的香味。

    以前崔如英路过点心店,就会走不动路,一样的道理。

    闻着香就不由自主地进来了,有些人进去之后就不好意思空着手出去,多少都会买一些。

    还有就是开业前三天,买一斤送半斤,所有点心都是,利润虽然低了些,但尝过记着味道,以后肯定还会来买,薄利多销,利润不会太低。

    第四点只能锦上添花,没什么大用处,崔如英和陆云蓁说卖点心的人模样规整,男的清俊小娘子好看,这样人来人往,看着多舒心呀。

    她能想到的就这么多,别的事以后慢慢想,可以再加进去。

    崔如英觉得这些应对刚开业也够了,点心是贵,可别的铺子的点心也贵,酥饴斋还算不得最贵的,而左右有大酒楼和客栈,商人多,城东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