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生活日常: 40-5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市井生活日常》 40-50(第4/19页)



    为人父母,理应如此。

    崔如英道:“三娘子,我也是随口说的。璋哥儿还没满月呢,严加管束还太早吧。”

    璋哥儿还没满月呢,太过严格也不好。再说她知道这些是因为多活一世,若是没有,生在市井人家,这个年岁,估计在家里带娃。

    陆云蓁笑了笑,“说得也是,行啦,快回去吧,今儿不用上课了,你想想一会儿要做什么。在府里转转也行,回家也行。你家不是要开铺子吗,肯定需要帮忙,若是回家,我让马车送你回去。”

    坐个马车总使得,也省着走回去辛苦。

    崔如英刚想拒绝,就听陆云蓁道:“我今儿不用,马车可以给你用。来回一个多时辰,有这个功夫,不如多看看书,在家里多帮些忙,别把功夫都耽误在路上。”

    这话的确是向着崔如英说的,走回去累不说,还浪费时间。

    崔如英笑了笑道:“那我就不跟三娘子客气,一会儿我回家吧。”

    第043章 第四十三章 回家

    陆云蓁笑了笑, “你呀,总是太客气。”

    她对今儿的解决之法倒也满意,长房受挫,对三房只有好处。这事儿婆婆等公爹回来自然会如实禀告, 公爹没准儿还觉得惩处太轻。

    这一个月正是春暖花开天气暖和的好时候, 陆云蓁也快出月子了, 一个月不能出门赴宴, 赵婉芝引以为傲的侯府长孙楚玉琳也不能回燕宁堂,自然耽误不少功夫。

    只不过陆云蓁还是觉得楚玉娴这个侄女有些可怜,才那么小, 就被她母亲教坏,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被掌嘴……

    陆云蓁对下人都不会如此,哎,打孩子算什么本事。

    这孩子当真是可怜, 可话又说回来, 她若不可怜, 可怜的就是三房和崔如英,若非如英勤奋好学写了两份作业, 第一次作业被偷时就得遭今日之灾。

    那时如英是奶娘的女儿,楚玉娴是侯府的姑娘, 二者相较,婆婆只会就算不喜长房,也会向着的。

    楚玉娴敢如此, 是她母亲平日教导的缘故。怕是时时说着,要提防如英, 更要提防二房三房。

    如今只是小打小闹,日后更得小心防范。

    陆云蓁不觉得罚了赵婉芝, 赵婉芝就真心知错悔改了,日久见人心,是更记恨还是改过自新,日后再看吧。

    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陆云蓁还惦记一事便是崔如英的名字,她这些日子在坐月子,不方便出门。这一个月来总共出门两次,一次是今日,另一次是璋哥儿洗三,连娘家来人看望她都没有出去送。

    陆云蓁也怕落下病根,等出了月子了吧,她去见见黄先生,得赶紧把这事定下来才是。

    两人到了燕归堂,陆云蓁对崔如英道:“先别急着走,我吩咐小厨房给你带一些吃食,留着路上吃。”

    钱夫人给的补偿她不乐意要,那就不要,但陆云蓁总得给一些。

    崔如英这回没有推辞,“多谢三娘子。”

    赵大娘给准备了不少点心,一包肉末烧饼,一包芸豆卷,一包杏仁酥,还有包牛舌饼。除此之外,还带了一兜子红通通的苹果,委实不少了。

    崔如英没全要,她是回家不是逃难,就拿了两样点心,苹果也带上了,“大娘,太多我也吃不完,都拿着浪费了,芸豆卷和牛舌饼没吃过,就要这两样吧。”

    拿着东西回去就已经很过分了,许娘子说的话她还记着呢,这是别人家,崔如英觉得也有理,不是自家的东西哪能要这么多,尝尝没吃过的就行了。

    而另一边马房陆云蓁已让人打点好,崔如英就坐着马车回家了。

    马车车轴骨碌骨碌的,平日要半个多时辰才走过来的路,今儿一刻钟多就到了。

    坐在马车上,崔如英还不时往外面看看,不得不承认,有马车就是好。以前走回来也累了,今儿浑身轻巧,心里也轻快。

    *

    昨天下午崔如英才回家,崔大山记着她今儿上课,也没想着女儿会回来。

    加上做桌子有声音,他和崔大郎都在院子里打桌子,直到崔如英站在院子里喊了一声崔大山才恍然,“咋上午回来了?今儿没上课?”

    崔如英道:“上课了,但出了点岔子,先生就先回去了,明儿再上。”

    崔大山:“嗷,累不,你吃饭了不?”

    当爹的也不会关心人,吃了吗饿了吗渴了吗,算是崔大山关心儿女的话。

    崔如英摇摇头,“不累,今儿坐马车回来的。吃过早饭了,我还带了点心回来,爹你和大哥先歇会儿,吃点点心。”

    苹果崔如英分了车夫几个,也说了傍晚才回去,到时来崔家接她就是了,这期间做什么她就不管了。

    一日呢,不能光守着她。陆云蓁虽说这一日马车给她用,但出门买个东西也用不着马。,再说了,市井之处坐马车,太招摇了。

    崔大山:“马车?用不用送点东西去,不过今儿没做包子。”

    这两日都没做酱肉包,崔大山父子早起就做桌子。

    崔如英摇摇头,“不用,我想着呢,分了果子给车夫。”

    她看了看二人,桌子已经做了桌板,现在正打磨抛光呢,后头都是细致活儿。院子里一地的木花木屑,有的被收在簸箕里,留着烧火,有的吹到地里井边,弄得崔大山二人也灰头土脸的。

    崔大山挠了挠头,“外头脏,你去屋里坐着,这张桌子也快做完了。”

    崔如英道:“爹,还差几张?”

    院子里没桌子,看厨房也没有,屋里地方小,桌子那么大放不下呀。

    崔大山道:“做好了两张,我都给送铺子里去了,我昨儿晚上找了几个人。去木工坊订桌子更贵,就等他们晚上下了工在家做。许了些工钱,总的算下来便宜。从昨儿晚上就开始做了,桌椅后天早上差不多就能做好,不过得刷漆,上漆要三次,得花个两三天。”

    这已经比崔大山一个人做快多了,他还得时常去铺子上漆,也费时间。

    家里花销大,崔大山还是尽量自己来。

    崔大山找的都是家里孩子跟着学木工的,有人帮忙快一些。白日上工,夜里点着烛灯做,熬两个大夜而已,想多赚些钱就是得累一些。

    崔如英问:“天气好两天天气差三天?”

    崔大山点点头,“差不多,太阳足两天就行,漆干得也快。”

    木头都是干木料,如今的漆全是植物矿物中提的,用不着散那么多天的味道,但是刷漆要几次,不然颜色不够好看。

    崔如英算了算日子,今儿十四,十六是璋哥儿满月,她十七十八连放两日假。

    后日一早做完,赶十八估计能用上。

    不过京城这边大事喜事都得选日子,逢三六九最好,十九这日上课,但事有轻重缓急,崔如英可以请一日假,毕竟开铺子可是大事儿。

    喜欢读书是喜欢,可开铺子她也忙活许久,不盯着不放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