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陵娘子山食纪: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守陵娘子山食纪》 130-140(第6/15页)

加上怕陵里的人说她卸磨杀驴,她稀罕使唤你。她又不是没人用,单是邬老三就能把作坊的事张罗明白了,他还是个熟手,哪点不比你强。”年婶子毫不留情地说,“既然陶椿把作坊的事交给你,你就多上心。今年秋冬要做的粉条多,去年做的竹架子不够用了吧?晾粉的竹箩也不够了吧?这些都要趁早准备齐全。陵里的年轻男人不够用了,那些老头子老太太都能喊出来,砍竹子劈竹子,这些活儿他们都能做。还有,我看演武场上飞的还有鸟,有偷吃番薯浆的,你们安排个大点的孩子,把陵里不大不小的小孩给归拢出来,拉来演武场赶鸟,闲了还能蹦蹦跳跳踩桩子,多动动,身子骨才好……”

    越说事越多,胡家全忙打断老娘的话,说:“我走了,谁照顾我爹?你一个人弄不动他。”

    “嘶——”

    “死你个头。”年婶子抬手打老东西一巴掌,打完了,她像没事人一样,说:“陶椿说等新石磨做好了,她跟邬老三想想法子,做一个带轱辘的椅子,到时候你爹坐椅子上推出去,我推他去演武场上看孩子。”

    胡二嫂差点没忍住笑出来,她转身快步进灶房,她公爹压根不愿意叫人看见他的样子,再把他推到演武场上看孩子,估计能把人气死。

    年婶子把一家人安排好,下午老大在家,就把老二赶走了。

    胡二嫂去邬家一趟,悬挂的告示牌上有名单,除了邬香杏和姜红玉,还有一个叫石青的男人,她左看右看都没找到另一个姓邬的。

    “我还以为陶椿会安排邬老三或是他大哥来做这个事,石青是谁?”胡二嫂问她男人,“我记得陵里只有三户姓石的。”

    “我记得石青的妹子是邬家的媳妇。”胡家全说,“我去找石青,你去召集剩下的人。”

    胡二嫂点头,“行。”

    她就近先去找姜红玉,想打听打听陶椿的想法,但邬家只有邬老三跟另外两个男人在凿石头。

    “我大嫂跟我们的陵长大人去竹林掰春笋了。”邬常安说。

    我们的陵长大人……胡二嫂身上起了鸡皮疙瘩,她屏气缓了缓,默不作声地走了,这邬老三真是个不要脸的。

    *

    半下午时,陶椿和姜红玉一人挑两筐春笋回来,小核桃跟在后面还抱了个大笋子,还没走到邬二叔家,她们就听到了咚咚地砸地声。

    是胡家全和石青带着香杏她们拿着木槌在砸作坊里的地面,免得日后走路带起浮土,弄脏浆粉和粉条。

    “弟妹,你咋选石慧的大哥插手作坊的事?”姜红玉问。

    “公主陵的陵户有胡、李、陈、杜、石、邬六个姓,这次作坊的人有胡、石、邬、杜四姓人,下一个榨油坊至少有李和陈这两个姓的族人。”陶椿说,“不管做粉条还是榨油,陵里的人都有出力,那就各个氏族都要有人能插手陵里的大事。”

    姜红玉不是很能理解她的想法,老陵长管事的时候,油水最多的养牲畜和祭祀都由姓胡的人把持着……

    “噢,你不想像胡家人一样任人唯亲。”她明白了。

    “任人唯亲得有人可用,咱们邬家人少啊,累死也忙不过来。”陶椿笑,她思量着说:“我当陵长势弱,指挥不动全陵的人,所以我在各个氏族挑几个得用的人,我把事交代下去,人不够用了,他们能使唤自家的族人。”

    主要是陶椿不想跟胡家人斗,她要是把做粉条的作坊和榨油的作坊都揽在自己手上,胡家的人会时刻提防她生孩子,担心她会生个自己的孩子接手陵长的位置。

    一个大山里的村落,陵长就相当是村长,出又出不去,捞油水都没处用,陶椿实在是不想在这方面多耗心思,把村斗搞成宫斗,没意思。所以她琢磨了又琢磨,弃了让邬家的男人去作坊做事的打算,而是选了石慧的大哥石青,这也是个暴脾气,能辖制胡家全。

    第135章 祭祀 。

    陶椿和姜红玉到家就忙着剥笋皮切笋丝,忙到天黑才把四筐春笋切完,笋切丝直接倒进腌笋的大缸里,再倒两桶山泉水,不加盐也不加醋,密封两三天就酸了。

    次日,姜红玉被胡二嫂喊去忙作坊的事,陶椿约上翠柳,二人带上小核桃又去掰春笋。

    酸笋一年到头都能出现在邬家的饭桌上,所以陶椿来来回回忙了两天,一次腌两缸笋,够吃一年了。

    此时,作坊已收拾好,晒干的番薯淀粉都搬进作坊的库房里,存在装公粮仓房里的竹架子也都摆在作坊门前的空地上,竹架子一一擦洗干净,只等开火煮粉了。

    上山砍树枝的男人们也在往山下搬

    木头了,李婆子累得坐地大哭,她一把年纪了,就没受过这个累。在家的时候没挑过水没挑过担,在山上的这几天不是弯着腰剥树皮,就是把砍下来的枝桠打捆,天天累得她直不起腰。眼下又要她跟老头子一起扛着快有两人高的木头下山,她感觉但凡走摔一步,肩上的木头就能把她砸死。

    “你们把我打死算了,免得还遭这门子的罪。”仗着没人敢杀人,李婆子耍起赖。

    李老头也装死,想要赖掉扛木头的活儿。

    “你爹娘不扛木头,那就你来扛。”邬常顺指着李方青说,“明儿我们去陵殿祭祀,你上山把你老爹老娘赖掉的木头扛下去。”

    李方青看一眼妹子,他不吭声。

    其他人扛着木头继续往山下走,李大嫂催着公婆把木头抬起来,“他们分给你们的木头又不粗,大臂粗细,能有多累人?快抬起来跟上,别惹事了。”

    “要抬你自己抬。”李婆子杵闺女一下,她催促说:“玉梅,你昨天不是去找女婿了?他咋说的?”

    “他叫我们老实领罚,他在他姑奶面前说不上话。”胡大嫂艰难地插起一捆柴扛肩上,见老娘要来拦她,她躲了两步,说:“他下午来给我帮忙,有啥事你去跟他说。”

    有胡家文过来帮忙,意味着胡大嫂只用辛苦半天,她勉强能坚持下来,路上再多消磨一会儿,半天只用扛两捆柴。

    山下已经在为祭祀忙活了,扛树的男人们路过,一个个看得仔细。陵殿前的石像上倚着梯子,有人站在上面擦洗,孩童们在青石路上来回跑,驱赶鸟雀,不让它们落在石像上拉屎。

    “爹,小毛舅娘封我是驱鸟小队长。”小鹰骄傲地大声喊。

    杜星摆一下手,笑着走开了。

    “小家伙们,都让一让。”石父扛着两根枯竹过来,这是明天祭天的时候当做鞭炮烧的。

    “石叔,砍枯竹的时候循着竹节砍,要两头都有竹节的竹筒才能炸出声响。”邬常安高声叮嘱。

    “擦你的墙,我都晓得。”

    邬常安、香杏还有姜红玉一帮人都忙着擦墙上的灰,陵殿值守的人平常只清扫蜘蛛网,墙上落的灰和斑白的鸟粪来不及打扫。

    胡阿嬷出门绕一圈,陵殿一圈哪哪都有人,攀在石像上的、趴在墙上的、蹲在墙根的、就连殿前的大鼎、神厨库前的石碑和殿后的宰牲亭都有人仔细擦洗。

    陵殿失了肃穆,真真是热闹起来了。

    擦洗打扫一整天,夕阳下,朱红色的陵殿外墙色泽亮眼许多,殿外的石像由灰青色转为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