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守陵娘子山食纪》 130-140(第2/15页)
嬷清楚陶椿此举意图瓦解胡家对公主陵的把持,她还是妥协了。
陶椿得了便宜,又把老太太好一顿夸,走时她打听:“阿嬷,你们打算怎么处置胡大嫂和她的娘家人?”
“还没想好,你有什么主意?”
“一直关着还要白给他们吃饭,太便宜他们了,正好山上还有许多断木,不如安排他们上山捡柴?正好我打算在我家附近盖两间大棚,以后招待外客,我要安排人上山伐木,由伐木的人盯着他们,也不担心他们会跑。”陶椿说。
“也好,你安排吧。”胡阿嬷给她这个立威的机会。
陶椿满意离开,她去盖作坊的地方转一圈,作坊在封顶了,靠东的一间,一个老陵户在缠灶台。
“大伯,这个灶要晾几天才能开火?”陶椿问。
“最少也要三天。”
陶椿“啧”一声,她猛地发现负责下粉条的人还没有定下来,于是她又跑去陵长家,她直接去找胡二嫂,说:“二嫂,我相信你的为人,也相信你的眼光,我把下粉条的事交给你负责,你挑几个可靠的人接手下粉条的活儿。”
胡二嫂面对陶椿还有些不自在,这种地位的失重让她很是难受,尤其是这两天胡家全一直不痛快,叫她难以把握跟陶椿相处的分寸。
“我
、我得跟家全商量一下……”胡二嫂有点拿架子。
“你一跟他商量,这事指定成不了,我看出来了,胡二哥对我可有意见了。”陶椿笑,“算了算了,我以往看二嫂是个利落人,敢想敢说又有分寸,这事才来找你。你要是做不来,我叫我大嫂跟我姑姐接手,她俩一个实干,一个脾气暴能制住人……”
“我干我干……”胡二嫂红着脸反口,“我不跟家全商量了,我婆婆肯定是支持我的,下粉条的事你就交给我吧。这样,你不是叫我挑人嘛,我就挑红玉和香杏,再有我婆家的花大嫂和成二嫂。下粉条是力气活,要有男人,再加上家全,你那边要不再添个人?”
“胡二哥肯答应?”陶椿一脸的不放心。
“你放心,他肯定老老实实过去干活儿,他要是不答应,我不跟他过了。”胡二嫂放话。
陶椿暗暗窃喜,拿捏了。
“负责下粉条的人,就不用再掺合洗番薯以及磨粉晒粉的事,二嫂你交代下去。做粉条是陵里的大事,家家户户都要出力,所以没有额外的奖赏,二嫂,这话你也要跟他们说清楚,要是有不愿意的,不要勉强。”陶椿嘱咐。
“好,我这就去问。”
陶椿这下能回去了,到家她敲响铜锣,连敲六下,之后就坐在家里等人上门。
等人上门的间隙,陶椿在家附近转悠,她琢磨着在她家和邬二叔家中间盖三间像作坊一样的大棚,搞两个大通铺和一个独床,最好再缠个灶,旁的陵来人了,由他们自己动手做饭。
“弟妹,我来了。”翠柳高声喊,“我是不是第一个来领俸禄的?”
“是,不过你要多留一会儿,待会儿发俸禄的时候,你给我帮忙。”陶椿说。
“行呐。”翠柳高高兴兴答应,她心里想象着她爹娘来领俸禄时看她吆五喝六的威风劲,整个人轻飘飘的。
“这是啥东西……”翠柳的脚步停在路旁悬挂的草篾前面,她选字最少的一张纸看,也是贴在最上面的,看完一遍她不可置信地又看一遍。
“弟妹,这上面说的是真的?今年清明节,陵里家家户户都可以参加祭祀?”
“对,我跟胡阿嬷已经商量好了。”陶椿说,“参加祭祀有要求,每家要奉上一道好菜。”
“别说一道,十道都行。”翠柳高兴死了,“我们都能分福是吧?去年你分到福,今年就当上陵长了,我要是分到福,我不求当陵长,只要青果平平安安长大就行了。”
第132章 告示牌公布 发俸禄
锣声响起时,洗番薯的妇人们正在刷最后两袋番薯,她们把最后两袋番薯淘洗干净倒出去晾着,脏水倒了,各自把自家带来的盆和桶认领了,一起动身去新陵长家。
“你们下午可还要过来啊,番薯还没剁。”推石碾子磨浆的男人提醒,他生怕这些人不来了。
“晓得,晓得,剁番薯要不了几个人,我们排班了,一次只来十个人。”邬小婶说,“你们磨浆赶不上我们剁番薯的速度,正好我们把晒粉的事也做了。”
“忙完了公中的活儿,我回去歇个半天,明天挖菜园准备种菜。对了,今年是不是要多种点辣椒,能用辣椒换陶椿……换陶陵长的火锅料吗?”另有人问,“红玉,你晓不晓得?”
姜红玉摇头,“我弟妹没提过,待会儿领俸禄的时候你问一问。”
说着话,一大群人路过作坊,妇人们嘻笑着催盖房的人抓紧干活。
“我们已经把番薯洗完了,你们还没把作坊盖好?是不是偷懒了?”
“耽误了陵里的事,罚你们三顿不吃饭。”
“滚滚滚,过了今天,我们也收工了。”扛木头的男人嫌她们碍事,举着木头作势要砸人,把看热闹的妇人们吓跑了,他把木头递给站在屋顶上的同伴。
嘻笑说话声从陵殿的方向一路延伸到五里外,陶椿听到声时也看见了人,邬常安不在家,进山看他去年砍的树去了,她跟翠柳抬不动装银子的箱子,索性就把钱箱搁屋里,打算让人在院子里排队。
“都来了?在院子里排个队,一家出一个人就行了,排在前面的先领俸禄。”陶椿看没经她提醒,已经有人在看路旁的告示了,她就没多说,先领着人进屋发俸禄。
翠柳把自家七个人的俸禄交给婆婆,她也跟进屋帮忙。
“陶陵长,我公爹是陈虎,我家一共五口人。”排在最前面的妇人说。
陶椿昨晚翻看过陵户册,这会儿迅速找到写着陈虎名字的那一页,陈虎媳妇的名字已经划掉了,下面一儿一女,女儿外嫁,儿子娶妻,膝下有两个孩子。
“这是我头一次发俸禄,还要翻看陵户册,下一次我记住就不用翻了。”陶椿解释一下,她拿出账本和磨的墨汁,说:“来,按个手印就过去找我大堂嫂领四十两银子。”
“这次只有银子啊?没发盐?去年腌肉腌多了,我家的盐罐快空了。”排在门外的妇人说。
“先跟邻居借一下,估计四月份之前,送俸禄的人会再来,这次估计会带盐。”陶椿说。
“噢,也行。对了,我男人叫陈庆,我家是七口人。”前一个领到银子的人出去了,门外的妇人赶忙进来。
陶椿记得陈庆,去年曾一起去抱月山换粮,昨晚看陵户册的时候就记下来了,的确是七口人,她直接拿出账本让人按手印。
“你不用看册子啊?”妇人纳闷。
“不用,我认识你家的人,知道你家有几口人。”
再后面一个就是阿胜的老娘,不用她开口,陶椿扭头说:“三个人,二十四两银子。”
“我们是老相识了。”阿胜的娘笑。
话音刚落,她被人挤开了,挤进门的人是胡青峰的老娘,她不顾排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