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陵娘子山食纪: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守陵娘子山食纪》 90-100(第13/15页)

他人已经散开去巡逻了。

    山上的牲畜是分开养的,这里没挖壕沟防野兽,也是借地形之便,在树木密集处围出栅栏,栅栏内搭有棚舍,天明把牲畜放出去,日暮再把牲畜关进来。

    牛棚外堆着一堆结冰的番薯渣,陶椿凑近去看,在雪地上发现浅浅的爪印,跟番薯渣混在一起的还有兔子屎,兔子屎还不少,看来夜里有不少兔子来偷食。

    邬常安过来看一眼,交代说:“你在这儿等着,我去旁处转一转,还是你跟我一起去?”

    “我跟你一起去。”陶椿不打算做一个只会走路会爬山的巡逻人。

    邬常安继续牵着她走,这次他不跟她说闲话了,他瞅着雪地里的痕迹,教她认爪印,教她辨认兽道。

    陶椿能辨认爪印,但对兽道是一知半解,只能循着足迹寻找野物行走的方向。因为她前世在山里是求生,一切只为生存,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归纳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惯。而邬常安的辨认方法是祖辈一代代传下来的,他们巡山的时候在山里一待就是半个月,不可能天天驱赶大型野兽,更多的时候就是走,一日日走下来,他们对山里的野物有所了解,这些认知是靠岁月积攒下来的。

    “……这是黄鼠狼的爪印。”邬常安蹲下来跟陶椿说,“你多看几眼,看下次再看见能不能认出来。这爪印有点模糊了,昨儿刮的是西北风,你看看,西北边来风,把爪印削平了。”

    陶椿恍然,“我们猜错了,雪地里散落的鸡毛不是巡逻的人带上来的,是它夜里跟着寻食的野鸡过来捕食。”

    邬常安点头,等她看完了,他牵着她继续走。

    又走一段路,陶椿发现一行新鲜的兔爪印,雪地上还留有少许番薯渣,她按邬常安教的法子找过去,在一个小山丘周围发现大量的兔爪印。

    “这儿有个兔子洞。”陶椿说,“看这个爪印,这个爪印还挺深,应该是才停雪的时候兔子跑出来寻食的时候踩的。”

    邬常安走到山丘的背风坡,他拨开松软的雪,一个碗口大的兔子洞露了出来。

    “我们明天多带点柴,把这窝兔子熏出来。”他说。

    “邬老三,走了。”其他巡逻的人折返回来了,说:“都看过了,没有狼爪印。”

    邬常安起身跟陶椿往回走,他奇怪道:“秋天赶走的那群狼竟然没再过来,莫不是它们去了别的地方被灭族了?”

    “吃了那么大的亏,胆子都要吓破了,估计不敢再来了。”陈青云说。

    “最好是这样,年年都是那群狼来捣乱,它们要是不来了,我们陵里就没多大的危险。”有人说。

    “你忘了前些日子夜里下山的狼群了?”另有人问。

    “外来的狼群不清楚我们陵里的情况,好对付多了。”

    “巡逻完了?没野兽过来吧?”给猪羊喂食的人来了。

    “没有,你们安心待山上吧,我们下去了。”邬常安说。

    陶椿扭头看过去,上山的有六个人,她只对一个人眼熟,其他五个她应该都没见过,看来是他们常在山上活动,不参与陵里的其他事。

    十九个人聚齐,确定没有少人,一帮人又往山下走。

    出了山,天光陡然一亮,有太阳出来,雪地里的光白得晃眼睛。

    陶椿眯眼往远处看,最显眼的是陵殿,高大的红墙在雪地里格外醒目,越过陵殿再往东看,灰褐色的木屋顶上有袅袅炊烟升起。

    快晌午了,陵里的人家开始做午饭了。

    巡逻的人歇过劲,绕路往西北方向走,西北方住了两户人家,就在河滩附近,河滩里的水早结成了冰,又覆上厚厚的雪,清掉一块儿雪,能看见冰下的稻茬。

    “到我家了,我跟我兄弟先回去吃饭,吃完饭再去找你们。”一个高大的汉子说,“你们是再巡逻一会儿,还是就在这儿吃饭?我家供不了这么多人吃饭,但能给你们弄锅热水,煮一锅老姜汤。”

    “行,给我们煮一锅老姜汤,我得喝点热的。”陈青云说,“再给我们拿点柴,我们生堆火把干粮热一热。”

    陶椿见状松一口气,看样子大伙儿心里都有数,各吃各的饭,这下她就不为难煮火锅要不要客气几句喊其他人也尝一尝了。

    第100章 干煸鸟肉 有累也有笑

    其他人扫雪挖坑,邬常安则是解开麻袋,把火炉和砂锅先掏出来。

    “哎!你俩还带炉子和锅出来?难怪我背着压肩膀。”杜月惊得高声说话,“你俩这是要煮饭?”

    “煮火锅。”邬常安得意一笑,“走远点,待会儿别掉口水。”

    陶椿欲言又止,见杜月盯着她,她只好说:“姐夫也吃点吧。”

    “哎,行。”杜月就等这话,他应得利索,“我来帮忙烧火。”

    “不用你帮忙,你站远点就行了。”邬常安嫌他碍事。

    松木一点就燃,多用两根松木,火苗就飙了起来,再把砸碎的木炭堆上去,待烟

    雾烧没了,砂锅架炉子上大火烧。

    陶椿把火锅料掰开,锅热了放进去,再倒点鸡汤,火锅料融化,香味陡然浓烈起来。

    “唉!”不知谁叹了一声。

    另一堆火刚烧起来,柴烟熏人,过了好一会儿,明火冒起来,白烟才消失。一堆人围着火堆烤火,僵硬的手指烤热了,他们掏出包子饼子戳木棍上架火上烤。

    砂锅里的鸡汤沸腾了,鸡汤上飘一层颜色明亮的红油,在这寒天雪地,这颜色看着就暖和。陶椿拿出冻硬的一大坨肉丢进去,她看一眼守在一旁的杜月,又瞥一眼时不时朝这边看的陈青云,她起身朝不远处的陵户家里走。

    “你做啥去?”邬常安问。

    “我去问问大娘家里有没有泡发的粉条。”

    到了饭点再借粮是不可能的,泡的粉条都煮熟端上桌了,没法,陶椿跟人借一条两斤重的草鱼。

    鱼刚从雪堆里扒出来,冻得硬梆梆,陶椿再借用一下灶房,三五下把鱼鳞刮了,鱼一剖为二,鱼腹里的东西都不要,鱼头也不要,只要鱼身子。两板鱼腹并一起,她一手摁着一手切鱼片,不用眼睛看,唰唰落刀,不一会儿就得到一盘鱼片。

    陶椿从大娘家的灶房出来,她道声谢,快步跑出去。

    锅里的肉都煮熟了,汤里浮起一锅的肉,陶椿把肉扒拉一下,转手把鱼片倒进去。

    邬常安把筷子递给她,说:“赶紧吃。”

    陶椿朝陈青云使个眼色,他这会儿机灵的很,一个眼神就跑来了。

    这在外人眼里是他主动厚着脸皮蹭过去讨饭的,其他人不好意思,只能闻着香味啃带有糊味的干粮。

    雪天冷,又没个挡风的东西,肉捞起来不消两息就不烫了,这正好方便陶椿吃,挟一筷子肉塞一嘴,嚼出来的汤汁先温后烫,火辣辣的味道直冲脑门,快要冻麻木的脸终于能做出表情了。

    为了不让其他人等,吃火锅的四个人没一个人说话,嘴里还在嚼,筷子已经在挟肉了,一口接一口,吃肉都要吃噎了。

    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