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乡下女进城后: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清朝乡下女进城后》 40-50(第12/21页)

边去,倒也不累。

    六七月农忙,田里四处都是人,上一回杜容和一个人出来,哪有兴致关心左右。

    这时驴走得慢了,还有卖东西的许多小贩笑着围上来:“少爷、奶奶,买点儿吃的吧,又干净又解暑,也不贵三文钱一大碗呢。”

    楚韵一看,卖的是冰豆花,里边放了鸡蛋花、酱油、豆腐皮,是咸口的,好吃又能补充盐分。

    农忙时,许多穷苦人家都舍得花钱买一碗。

    杜容和热得背都湿透,也用自己带的碗装了两碗,让小贩多放点冰。

    他挑了冰多的给楚韵,两人停了驴车,找了颗老榆树躲着吃冰。

    榆树两边有些乡民,男人盘着大辫子,妇女在脑后扎了许多小辫子,然后拢成一团挽在头上,这样裸露的发缝被风一吹就会很凉快。

    他们歇了会儿就干活去了。

    这时男女都是分工干活,还要讲究下男女有别,男人做累了就换媳妇下去,这么轮着来。

    轮到女人干活的时候,有的男人就手舞足蹈打着节拍唱歌鼓励妻女。

    杜容和很少往田里跑,他看得很惊讶,道:“京外民风比京里更粗犷。”

    在他眼里,这些穷苦的百姓只是一些简单的字眼——苦呀、痛呀、每日垂泪到天明,就等着他们旗人来解救了。

    像这样和歌的场景,他是万万想不到的。

    楚韵笑:“不要以为百姓生活在泥潭里,就是麻木不仁的人,小民也很会苦中作乐,他们不通音律,但大家有喉咙有听觉,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她在乡下也学会不少土歌。

    杜容和把眼珠子转回来,笑:“不知道我有没有机会听听。”看着田里的夫妇,他也很羡慕。

    这是黄米胡同不能有的场景,让人看见又得说——多|淫|荡。

    楚韵一年多没唱,也有些技痒,她道:“你去给我换个枣木梆子,我就唱。”

    杜容和哪有不应的,跑得比马都快,拿着梆子回来时,楚韵手上的豆腐脑都没吃完。

    她放下碗,轻轻击打梆子,发出“恍恍”声。

    楚韵是陕西人,陕西人唱的自然是秦腔,这时秦腔已经大流行,许多戏班子都会挑着东西四处往乡下搭台子唱戏。

    她挑的是遍地都是的常见唱段,一开口,高亢的嗓音就飘了很远。

    许多人都停下来在听她唱的是什么。

    杜容和不喜欢秦腔,觉得土气,他喜欢昆曲,幽婉雅致,这时一入耳,和眼前的景像合在一起,却似吃了个惊雷。

    老声少声,男声女声,在浓夏的田地间一起击节合歌。

    古朴有力的嗓音似乎能穿透云霄。

    他从来没看过这样的景象,也知道了为什么秦腔风头会如此强势。

    因为,这是民声。

    第047章 接人待物的尺度

    楚韵在乡间不如在杜家拘束, 一路上与许多人都谈得来,两人寻到曹家庄子时,太阳都没那么晒了, 试验田很好认, 这些水稻熟得早, 别家的佃农还在忙, 试验田的佃农已经休息了一个多月, 开始想办法去城里打个短工。

    楚韵看着光秃秃的田, 心里也光秃秃的, 之前的灵动劲也不见了, 她没见过曹家人,想到来一趟大清竟然能跟这些人碰面,多少有点近乡情怯。

    这可是曹雪芹的曹。

    说实话,楚韵没完整看完过红楼梦, 不过这种登峰造极的书, 听过就算看过,以至于她对曹家的滤镜非常朴素, 希望曹家人都生得好, 而且是个好人, 如果非要惹出祸事,最好是亲戚家的谁。

    她不怕其他人是坏种,要是曹家人不太好,对她算是大塌房事件,回去不知道要喝多少中药才能调理好。

    曹家已经发迹,一个离城十分远的小庄也修得很漂亮, 周围种了许多芦苇,只隐约露出一些屋檐。这种好看不是金光灿灿, 而是美而巧。

    曹家庄子上的下人看着天热,在外修了个卷棚在里头赌牌,他们身上穿的都是葛纱,跟楚韵身上这件攒了许久才做的衣裳是一个料子。

    几个坐在路边抱着膀子看牌,大口吃冰西瓜的人,打量了他们一会儿。

    很快一个管事的老大爷好声好气地蹭上来问他们:“爷和奶奶要往哪里去?这一片我都是熟的,若是迷了路,我叫个小孩儿领着你们走。”

    这贴心得楚韵一下就放心了许多,看来曹家家风尚正。

    杜容和笑:“不找路,我们来买贡稻。”

    管事的庄头又问了两句他们是什么人,打哪来的,知道是跟自家主子一个旗的就有些为难。

    要是往常,他还能答应他们,这会儿家里有人在,他做不了这个主。

    管事的想着主家说要与人为善,就说:“不敢瞒着大爷,我们家李二爷刚送走未婚妻,在庄子歇着散心,你们如今想要,我替你通报一声,李二爷若请你们进去,这事就有八分。如果不成,那就一分也没有。明年此时,主家不在,你们要是还想要,到时候可以来找我。”

    楚韵听了就问杜容和:“这个李二爷是谁?”

    杜容和小声告诉她:“这是曹大人之妻,李夫人的娘家侄子。”

    曹家搬去江南后京里没留什么人,这头毕竟也是祖宗基业,还是需要有人打理。

    曹李两家就在族里一人选了两个顶用的子侄辈,在京里顶他们原来的缺,主要维护下人情往来,想着以后要是在江南呆不下去还回老家来。

    这个李二少爷,人才出众,就是容易死未婚妻,都二十五六了还没找着媳妇。前头定了三门亲,回回一换庚贴姑娘不几日就走了。

    乍闻他又没一个未婚妻,杜容和都有些想信佛,实在不行别娶媳妇也成,四条人命了都。

    楚韵听见不是曹家人反而更高兴,道:“那我们进去看看。都走到门口了怎么能半途而废,就是他不同意,咱们也混个熟脸不吃亏。”

    更重要的是,如果李二少爷为人轻率,这屎盆子也扣不到曹家身上。

    多好的机会!

    乡下土路能有多宽,两人窃窃私语俱叫管事的听个正着,他也不问人还见不见,自己迈着老腿儿就跑进去跟李二少爷说了这话。

    再转身出来就让他们进去。

    曹家庄子上自然没有大观园瑞气万千的景象,就是很朴素的一个三进的小宅子,比杜家住的那个大不了多少。

    不过人比杜家规矩得多,丫头婆子都笑脸迎人,说话比唱歌还好听。

    转过两道门,楚韵到了一个繁花似锦的院子,里边有位神采飞扬的男子,长得清俊非凡。

    她两辈子都没见过这么文气的男人!

    这李二少爷跟杜容和一比,相貌上丝毫不落下风。

    他坐在铺了竹席的躺椅上,一只手拿了一卷书,目光专注,听见动静抬头看见不速之客也没有被惊扰的恼怒。

    李二少爷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