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贵妃升职记: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皇贵妃升职记》 40-50(第26/29页)

寝殿内,李子彻坐在榻边上,他瞧着蓁蓁的睡颜,瞧了良久。

    待帝王离开后。

    丹若宫里又少了一些宫人。不止丹若宫,寿康宫亦然。

    泰和宫,崇政殿。

    帝王对于三皇子四皇子出事,他没有见皇后,更没有问皇后。

    李子彻只是在等,等着马宝查出来的真相。

    “陛下。”马宝公公在晚间是汇报上来两份秘报。

    李子彻打开一份,瞧一遍后,帝王的脸上有冷笑。

    “母后跟前的旧人贪污克扣。让下面人疏于办差。以次充好。”话至此,李子彻的唇畔含上一抹冷意。在帝王的眼中,他的一双眸子里全是杀意。

    “太后娘娘已经处置了犯事的宫人。”马宝躬身回道。

    “皇后好手笔。”李子彻说道。听着帝王之语,马宝公公不言语。他就当自己没耳朵,没听着帝王的嘲讽。

    查来查去,或者说压根儿不需要查,贾皇后先报料。

    高太后瞧着自己的手下人闹出事情,还是加害到亲孙儿的头上。哪怕是意外。

    可这意外说是意外,也是人为。

    下面人办事,有人克扣,有人贪污。于是就有人敢弄虚作假,以次充好。

    亭子的栏杆以次充好,结果是什么?

    表面功夫的漆料涮得再好,瞧着再漂亮。可那栏杆里面腐朽了。这不,还是出事。

    或许没人想出事。有人办差不尽心,早不早,晚不晚,篓子在哪?

    今日不出事,明日不出事,后日也可能会闹出事情。不过是拖延罢了。

    “如此说来,这一回的事情是落了寿康宫的脸。”李子彻对马宝问道。

    “陛下,太后娘娘心疼皇子殿下,太后娘娘一片真心。宫廷内苑,人尽皆知。这一遭出事,不过是下面人办错差。要怪,也是怪人心贪了。贪过了。”马宝恭敬回话道。

    “一些卑微之人的恶事与寿康宫没有干系。谁都知道太后娘娘最是慈悲。”马宝的态度依旧。

    太后是太后,做错事的宫人归做错事的宫人。

    两面八杆子打不着。便是皇子殿下知道前因后果,便是世人知道前因后果。

    这怨不得寿康宫。怨着卑微之人太贪。

    “……”李子彻不语。

    此时的帝王拿过第二份秘报。瞧一遍后,帝王沉默。

    手中的秘报被帝王搁到御案上。

    李子彻在沉思,他在思量着许多的事情。这会儿的帝王神色之间有恍惚。

    “去瑶仙宫。”

    “诺。”

    帝王有吩咐,贴身太监当然不敢多言。待帝辇到瑶仙宫时。有消息灵通之辈,这会当然知道。

    有些人不在意,比如寿康宫的高太后。知道天子去了瑶仙宫。高太后一声叹息。

    瑶仙宫。

    高皇贵妃的寝宫。打从高皇贵妃殁了后,这儿闲置下来。

    说是闲置,应该的打理从来不缺。或者说当年侍候高皇贵妃的旧人们,他们还守着这一座缺了主人的宫殿。

    帝王驾临,在这些人的预料之外。

    年年高皇贵妃的祭日,帝王会来。可今个,这真的预料之外了。

    帝王来了,打发走侍候的诸人。

    帝王只是一人走进寝殿,尔后,又去了供奉高皇贵妃灵位的小堂里。

    香熏袅袅。

    瞧着灵位,李子彻在沉默。

    恍然旧昔,表姐还在眼前。李子彻一声叹息。良久后,李子彻出了瑶仙宫。

    只是回望一眼瑶仙宫的大门。李子彻对马宝说道:“马宝,彻查。朕给你时间,朕只要真相。”

    “诺。”马宝躬身应话。

    对于帝王而言,有些事情一次是巧合,两次还是巧合?

    旁人信不信,宏治帝不信。

    前世的帝王可能少有目光落于宫廷内苑。可这一辈子?李子彻对于朝堂盯得紧,对于宫廷内苑亦然。

    有些事情,李子彻是装聋做哑的做了家翁。可有些事,宏治帝不想装没瞧见。

    金粟宫。

    杨惠妃去一趟寿康宫,再去一趟丹若宫。

    给三皇子四皇子送一回安慰礼,杨惠妃瞧得是太后娘娘的体面。

    至于丹若宫?杨惠妃人去了,可惜,万宜妃歇下了。

    万宜妃歇下了,这不要紧。真让杨惠妃觉得要紧的,还是万宜妃小产了。

    “嬷嬷,你说宜妃的运道是不是差了一点。”杨惠妃跟身边的心腹杨嬷嬷说道。

    “娘娘,您说的对。”杨嬷嬷肯定自家主子的话语。

    “宜妃小产了,皇嗣没保住。这是失了天大的机缘。”杨嬷嬷的眼中,嫔妃没子嗣,那后半辈子就是没依仗。

    再得宠也不过今日开心,明日黄花。

    一代新人换旧人,宫廷里从来不缺美人上位。奈何红颜未老,未曾迟暮,让人唏嘘着圣恩先断了。

    第50章

    杨惠妃的眼中, 万宜妃这一回的损失可真大。

    当然同情归同情,杨惠妃心头还是松一口气。非友方落了下风,她这等旁观的真心

    很轻省。

    “嬷嬷, 你说的对。”杨惠妃赞同一回杨嬷嬷的话。

    “可惜……”杨惠妃又感慨一回。

    “娘娘,您可惜宜妃的因小失大吗?”杨嬷嬷小心问道。

    杨嬷嬷真觉得宜妃是因小失大。得着太后娘娘的好感,救下三皇子四皇子又如何?

    这一份救命之恩又哪里比得上万宜妃的亲骨肉重要。特别是杨嬷嬷替杨惠妃跑腿儿, 也听着一些小道消息。

    太医那一边没全瞒着,没隐瞒到底。或者说一些药调用了。

    有心人想查,还是可以查到的。除非是被帝王下了封口令让人不可知。

    万宜妃的情况不妙, 不止不妙在失去亲生骨肉。还在于太医诊断出孕育子嗣艰难。

    对于宫里的嫔妃而言,得子嗣不容易,再不容易怀上子嗣。岂不是难上加难?短暂的荣耀算什么,没得根脚, 这才是杨嬷嬷眼中的因小失大。

    “不。”杨惠妃反驳杨嬷嬷的话。

    “本宫又不是宜妃的亲族,本宫不在意宜妃的前程与未来。本宫替宜妃就不操那门子的闲心。”杨惠妃说这话时语气淡淡。

    “本宫更在意的还是寿康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太后娘娘被落脸面。昭阳宫的宫权, 眼瞅着貌似握得更紧, 亦能拽得到更多了。”杨惠妃指一指昭阳宫的方向。

    一听杨惠妃的话,杨嬷嬷的眉头跳动一下。她说道:“娘娘, 您担忧昭阳宫?”

    “本宫哪能不担忧。”杨惠妃对于昭阳宫越来越势大担心。宫权, 想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