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情剧炮灰兄长科举升官: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苦情剧炮灰兄长科举升官》 40-50(第18/35页)

新年纪稍大,早已前往国子监去了。

    周沅柳也来了,他年纪小,好不容易等到顾夫子松口让他去考了个秀才回来,方在县学里读了几月书,就要送走徐辞言了。

    在场几位里,也是他想得最开。

    “我都想好了,大才就做大官,小才就做小官,若是实在没才,那就去地里刨食去,山上这么大一片地方,总有地方能给我种吧? ”

    周沅柳笑意明快,“实在不行,我家家大业大的,还能饿死我不成?”

    陈钰听他这话,摇摇头曲指敲人脑袋,在周沅柳的哎呦声里恨铁不成钢,“什么大才小才,这话我们听了倒好,让伯父听去,不得削你的皮!”

    “这话怎么会传到我爹耳朵里?!”

    周沅柳不住嚷嚷,诚恳地看着众人,“各位兄长一定会替小弟守口如瓶的,是吧?!”

    徐辞言看他那活宝样,心底止不住笑,离别的愁绪也四散开。

    穿越过来几年,他家人和睦,又有了这么多的同窗好友,也算是值了。

    也该去京城,与南威侯等人对弈,直面既定的命运了。

    湖畔杨柳枝被风拂起,惠风和畅,徐辞言下马举杯及目,与陈钰几人大笑共饮。

    只愿他们众人,如花似叶,年年岁岁,共占春风。

    第46章 京城 应八

    出了山南往北走, 越走天越寒。

    二月初白雪纷飞,将天地笼罩在一片白蒙蒙里。徐辞言裹紧身上的霜白鹤氅,抬眼望向城门。

    这座屹立于此千年的古城厚重雄伟, 皇宫内城外城,大小城门数十所,水门无数, 有官兵神色肃穆,检查来往人群的路引。

    京城, 大启政治权力的中心,若不能去里头走一遭,实在是遗憾此生。

    “终于到了!”

    崔钧一身长袍打扮, 活像是这漫天飞雪没有半点温度一般,笑容爽朗地快步往前。

    徐辞言把自己裹成个球跟着他, 直到进了山南会馆里烤上炭火才觉得好些。

    “我倒没想到这北边这么冷。”

    落在大氅上的雪粒融化成水,徐辞言接过书童送来的热茶, 一口喝了大半, 才慢慢地活了过来。

    “我们尚且有炭火可烤, 也不知道那些贫民百姓们该怎么过冬。”

    崔钧叹息一声,面露难色, 只是他们眼下虽有功名却无任何实职在身,实在做不得什么。

    “天子脚下尚且这般, ”徐辞言眉眼低垂,“还好今年收成不错,还有几口饭吃。”

    略聊了两句,两人也就不再开口,他们一路自南向北地来,苏杭的无边风月十里繁华见了, 破衣赤脚的卖炭翁也见着了。

    特别到了江西一带,冬日里却发了洪水,虽朝廷赈灾得快,但也少不了有百姓流离失所的。

    徐辞言看向跑去找会馆掌柜的书童清风,他们到江西下船的时候,刚好遇着人牙子在码头卖孩子。

    上去打听了才知道,都是家被洪水毁了,活不下去只能卖身为奴的。

    小些的孩子都陆陆续续被买走了,只剩下一个耳侧有疤,略大些的少年没人要。

    眼看着人就要冻死在那了,徐辞言出手把他买了下来,充做书童,改名清风。

    说话间,会馆里面匆匆忙忙跑出来一个裹着棉袍的中年男子,正是山南会馆的掌柜,见着两人笑着发问:“两位可是前来应考的举人老爷?”

    徐辞言应声,把手里代表着举人身份的册子递给掌柜验了,才有小厮带着两人的书童去屋里收拾东西。

    “好多年没见着这么年轻的举人老爷了,”那掌柜仔细打量他们两眼,笑着夸赞,“咱们会馆今年来得人倒是比往常多些,只是和南直隶那边的就不能比了。”

    会馆早在启朝初年就有了,多是各地的商贾官吏所建,一是为了给同在外乡行商的商人们留个落脚点,二也是为了供本地赴京赶考的学子们所住。

    这些各地的会馆多建在一处,方便来赴考的学子交游,每年一月底二月开头,这一片满是背着书箱意气风发的举子。

    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闯到这来的,都是得意模样。

    只是有些人能得意到三月殿试,而后光光荣荣地搬出会馆在京城扎根,有些人只能早早含恨离开,以待来年再来。

    他们在这坐一会,门外就陆陆续续有学子过去,西南诸省在考试上向来不怎么出色,古今皆同,像山南和贵州两省,来赴考的举人小猫三两只,就共用一个会馆。

    而南直隶那边,经济发达文风兴盛,差不多一个州府就要建一个会馆,都不肯称自己是南直隶的,只以州府相称。

    徐辞言默默腹谑,江苏十三太保的风俗,果然是刻在DNA里的。

    他们旁边是常州会馆,这么会,已经过来十来个举子了。

    徐辞言坐着看了一会,从那些学子往来的恭维声中,将看过各地举人的文章与脸对应起来。

    等清风收拾好客房,就回屋去换了衣服,打理好自己出门。

    几年前,前任国子监祭酒告老还乡,唐焕唐大儒受帝命出任祭酒一职,唐家上下都搬到京城来定居。

    他前来赴考,自然是要来拜见师伯的。

    崔钧要去拜见贵州同府在京为官的官员,此番不与他同行,徐辞言雇了辆马车,不到午时就到了唐府。

    拜帖是日前就托人送去的了,徐辞言下马车的时候,唐府门前站着个身披天青斗篷,玉冠环佩的青年,见着马车,快步走过来,行走间肃肃萧萧,气质一流。

    “在下周翌泽,敢问可是徐辞言徐师弟?”

    那青年含笑问,拱手行礼,徐辞言眼底闪过一丝惊艳,连忙还礼。

    君子温雅,松竹之形,玉山之貌,态若谪仙,这几个词语简直是为面前这青年量身打造的。

    身为女主的兄长,徐辞言自然也有一分好相貌,只是比起文雅,他朱红唇,桃花眼,长眉入鬓,比起不染凡尘的仙,更是一种浓墨重彩,风流多情的美。

    周翌泽,想来这就是唐焕的弟子了。说起来,徐辞言心底算算,他和这人还是同一年考会试呢。

    从唐府大门进去,一路松柏映雪,白皑之下更显苍翠不凡,周翌泽稍前一步引路,两人都是才华横溢之辈,一路聊诗书文章,等到主院的时候,已经颇为投缘了。

    “老师在书房等着师弟了,”周翌泽侧身回首,笑意温和,“我去为二位泡茶,师弟请自便罢。”

    说完,他就在外间端坐烹茶,茶香四溢,动作雅致,徐辞言暗暗打量两眼,心底感慨。

    和这类翩翩君子做朋友,是真的很让人身心舒畅。

    推开书房大门,就见到唐焕坐在火炉旁边看书,听见动静抬头不住打量徐辞言,和善笑道:“不错,几年下来长个了!”

    “见过师伯,”徐辞言先行大礼,后才笑着回话,“若是三年过去还不长些,我师父怕是要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