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150-160(第15/28页)
藏到沈财身后,不敢再说。
沈财却突然开口,“爹,事情都这样了,你也该放下旧怨了吧?还以为老三跟二丫是任你拿捏的窝囊废吗?全家跟着你进衙门,差点就要蹲大牢,今天就算你说我不孝我也要说,老三跟二丫已经是我们高攀不起的人了,你在这件事上就是做错了!”
“你!不孝子!”沈老头暴怒,沈老太急忙让沈财道歉。
沈财冷声道:“实在不行就分家,你跟老二过,别一天天供着老二的孩子,欺负大房还连累大房。我跟刘氏反正也没儿子,这辈子就这样了,吃饱不饿,啥也不用顾忌,分了家我们还痛快点。”
沈老头这才意识到事情闹大了,这个家的心散了!他无比后悔,早知道,当初就别看轻三房,别提卖掉二丫的事。谁能想到三房的人这么有本事呢?早露出这本事,他也不会看轻他们啊,那家里早就发达了。
沈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沈老头再也不是一言堂,沈财通过被关这几天想清楚了,沈家耀这书读了还不如没读,根本提携不了他们,如今又去少爷身边当牛做马,等沈家耀发达还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这些年里他却有可能被连累出事,还不如自己当家做主,左右只要不分家,到时候沈家耀发达了也扔不下他们。
这些事外人不清楚,暂时也没造成什么影响,大家只知道,沈家沉寂下来了,终于消停了。
沈家也发现,他们在村子里变成了最不受待见的一户人家,毕竟是被抓进去过的,乡亲教育孩子都会说:“再不好好听话,长大就跟老沈家似的进大牢!”
沈家人无比憋屈却又无力改变现状,只期盼着沈忠和沈云莲在李家能出头,让他们荣耀起来。
沈云萱站在新家院子里,对三位长辈笑道:“以后这就是我们的家了!”
白杏花激动道:“当初落难我流浪到这,做梦都没想过这辈子还能过上这种好日子!”
沈福看着四周,感慨道:“别人总说我这个名字带福气,我看啊,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有个这么好的女儿!”
吴老太笑眯眯地,“那还是我福气大,白得个孝顺孙媳!”
沈云萱走向灶房,“今儿咱可得吃顿好的庆祝,叫翠儿他们别忙了,歇一歇等着吃饭吧。”
没一会儿翠儿就过来帮忙,沈云萱准备的是烤串,一大盆调好味道的肉被串起来,在提前做好的烤架上一把一把地翻动。
翠儿惊讶道:“这烤肉好像和街上看见的不太一样。这细细的棍儿是竹签子?为啥要一块瘦肉一块肥肉这么串呢?”
沈云萱一边往肉串上撒调料一边回道:“这是我琢磨着改良的,看起来不那么笨重,好入口。肉块略小些容易入味儿,肥瘦间隔是我试出来味道最好的搭配,这样肥肉烤出来的油滋润着瘦肉,会很香。
若是烤得久一点,肥肉就不会腻,像油滋啦一样好吃。至于上面撒的调料
是我自己配的,这样味道会更好。”
大家已经闻到香味儿了,都围了过来,张礼山不可思议道:“师父您什么都会,太厉害了!日常琐事那么多,您何时钻研的?”
沈云萱道:“这不就是做饭的一种吗,我天天做饭的时候,不要抱怨那家人非让我干活,而是好好琢磨怎样做好吃,就可以日积月累。如果只是为了做熟了饭而做,那就可能不好吃也没进步。”
几人恍然大悟,怪不得他们有些人做饭一直不好吃呢,还真的是没用心钻研过。
张礼山想得更多一点,做饭的时候都能琢磨出这么多东西,那其他的呢?之前沈云萱教过他们做陷阱抓兔子,可比村里其他大男人懂多了,这是沈云萱担心父亲打猎危险琢磨出来的。
沈云萱读书明志,才十四岁,懂的道理比村里最厉害的里正都多。她教他们不要固有思维、要观察、要思考,这也是她自己琢磨出来的吧?
还有如何养鸡能让它们健壮还每天下蛋,算术课教他们的乘法口诀比传承已久的九九术更通俗易懂。甚至连磨刀怎样磨得快、挽袖子怎样不容易掉下来这种小细节,沈云萱都有自己的小窍门。
这是把观察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处了!张礼山茅塞顿开,学习并不是非要读书识字,而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自幼聪慧,奈何家中贫穷,偶尔也羡慕过沈忠有全家供着读书,如今却突然明白,曾经有无数的学习机会围绕着他,是他没发现没珍惜。
张礼山悟了之后,做事更仔细更认真也更勤快了。他也真正明白了当初沈云萱为什么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看来不止是人,生活本身就处处让人学习成长了。
沈福带着几个男人捡了些石块回来,在院子中央围着弄出个篝火,一帮人就在篝火旁席地而坐,人手一把烤串,吃得别提多香了!
沈兴吃得肚子溜圆,“我怎么就不是个大人呢,肚子也太小了!师父,咱开的铺子里卖烤串吗?这么香,肯定好多人买呢!”
沈云萱摇摇头,“暂时不卖。别看这东西好吃,它毕竟是肉做的,价格肯定不会低,买的客人会很少。”
“是哦,平时在家十天半个月也吃不上一口肉,是跟着师父吃多了都忘了苦日子了。”沈兴摸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
沈云萱道:“你以后想做账房先生,说不定还能自己做生意,顾客对象一定要选准确。我们不是大酒楼,只是一家食肆,在平民百姓间受欢迎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也可以做一两样贵重的吃食,供给富裕人家。”
“还是师父想得周全。”
这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其实那么大的铺子摆在那,大家都很激动,但从前都是村里人,说到铺子里卖什么就很抓瞎,一点主意都没有,大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会做什么卖什么呗,难道大家不是这样的吗?
然而沈云萱让他们知道了做事一定要目的明确,不能胡乱开始。像面馆就专门卖面条,能吸引固定喜欢吃面的客人,铺面也不用多大,外面支两个桌子就行,面条吃得快,客人很快就能腾出位置来。
像酒馆里,首先要酒多,其次肯定是下酒菜为重点。在酒馆里卖面条米饭或者大菜就不好卖了,因为去的人大多只是为了喝酒,不想多掏钱吃别的东西。
而酒楼中,如果卖些特别廉价的小菜就会很掉价,让客人觉得没面子,这些都是有学问的。
沈云萱这家食肆的定位就是家常小饭馆,早餐有各色面条、炒饭和包子,都是能快速吃完去当差的,还给免费配好吃的咸菜。
下午的餐食则是各种家常炒菜为主,有不少创新,但食材都是大家常见的,不贵,重点在味道好,家里做不出这个味儿。
人们一般都吃两顿饭,等到快天黑的时候,铺子里就以酒和下酒菜为主了。地方宽敞,下了工的人可以聚一聚聊聊天,酒跟别人家都是一样的,下酒菜却一定好吃又有新意,其中的卤味香辣猪耳朵、五香干豆腐卷、水煮花生之类的就是大伙没见过的。
这卤味一早做好,全天都可以买了带走,和花卷等面点一样,都摆在铺子里侧的柜台,算是一项固定收入。
看似包含了不少东西,但其实是分时间段面向不同的顾客群体。时间久了这些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