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70-8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70-80(第6/29页)

了,最后功劳还是会算方钧一份。但方钧却要亲自带人去,还为此练习水性备好了遗书。

    皇上知道方云萱最在意这个哥哥,自然不希望他出事。

    方钧毫不犹豫地说:“皇上,臣毕生所愿便是报效国家,多做有用的事。这些年臣

    勤学苦读,考上了状元,当上了将军,是皇上给臣机会,也给了臣这样的荣耀。能遇此明主,臣心满意足,更不愿虚度光阴,只想为皇上分忧,解决更多的麻烦。

    朝中有袁丞相和其他肱股之臣,臣留不留下区别不大,但海上之事未有前例,臣想亲自去探探,是否有更好的办法彻底解决,也想积累经验,待将来有机会,去海外其他国家探探。”

    方钧的话令皇上心中豪情顿生,叫了声好,亲手写下密旨,封方钧为钦差大人,又赐了他一枚令牌,在外可便宜行事,命他负责去清理扶桑国海盗之事。

    当然明面上,方钧离京的说法是被皇上封为钦差,搜寻民间未能推广的好东西。比如之前的番柿、棉花、牛痘、水稻养鱼等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既然民间藏着大智慧,藏着好东西,就该认真搜寻一番,将利国利民之事物推广开来。

    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这样的事,朝堂上众大臣面面相觑,却又没理由反对。皇上是让方钧去,又不是让他们去,和他们没什么关系。这件事看似皇上直接让方钧做事,可好东西哪是那么好搜寻的?简直像大海捞针一样难。要不是知道方钧简在帝心,他们都要以为皇上在故意刁难方钧了。

    此事威胁不到大家的利益,大家当然没意见。再说这两年贤贵妃和方将军确实弄出了几样好东西,说不定皇上就是看中他们龙凤胎的好运势才让方钧做这件事的。

    有人为方钧惋惜,觉得他留在朝中有袁丞相提拔,一定能更进一步。当个钦差走访民间,一点实权都没有,还远离了朝堂,将来回来恐怕也只能是个闲职了。这么惊艳的人,真是可惜。

    也有人暗自嘲讽,笑话方钧那么拼命地折腾,却被派去民间,估计方钧都后悔之前弄什么牛痘了吧?这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吗?

    还有人阴谋论,觉得是贤贵妃和方钧太高调,名声太盛,在军中还有不小的威望和助力,皇上容不得他们继续发展势力。由此可见,将来的太子也不一定就是贤贵妃的儿子,皇上正当壮年,实不必过早站队,还是远着些方家兄妹为好。

    于是原本因方钧锋芒毕露而忌惮他的人,都收起了敌视之心,还笑着说一句恭喜他得皇上重用。

    袁丞相将方钧叫到府里,泡了茶,老神在在地道:“说说吧,你此番要为皇上办什么事?”

    方钧笑道:“什么都瞒不过师父,不过此事还未成,不便同师父说。师父放心,是好事。”

    “好事?”袁丞相哼笑一声,“外头的人可不是这么想的,都觉得你小子栽了跟头,连娘娘那边怕是都要冷清了。”

    方钧还是笑,“如此甚好,我与娘娘都不喜欢烈火烹油。那些趋炎附势、锦上添花之人,远着些也罢,能少许多麻烦。实质的好处能落到我们手里便好,功绩是谁也拿不走的,也是我们真正的底气。”

    袁丞相捋着胡须,赞许地点了下头,“既然是好事,你便去吧。家里有老夫照应着,不必挂念。”

    方钧好好感谢了一番,又关心袁丞相的身体,祖孙俩说笑了好些时候。

    他们没再提这件事,甚至没说清楚是什么事,但袁丞相已经明白了。自古帝心不可测,伴君如伴虎绝不是一句空话,更何况当今皇帝心有城府,相当聪慧,就连他在和皇上奏对时也要三思而言。

    如今贤贵妃盛宠,宫中唯二的两个皇嗣也是贤贵妃所出,方钧更是简在帝心,晋升飞快。这是他们有本事,也是皇上看重他们。

    但谁能保证皇上会一直心胸宽广,不介意他们兄妹盛名在世呢?赌一位皇帝的人品不是上策,上策是自主保持合适的界限,不要越界,不要让皇上不舒服。

    这也算投桃报李,皇上给了他们兄妹无上的信任,就是给了他们安全感,他们也该用合适的方式给皇上安全感,让皇上知道,他们完全没有异心,所思所想全是为了百姓,为了皇上。

    方钧在众人最忌惮的时候退场,得了个“闲云野鹤”的差事,立即让众人各种猜想,没了对他们兄妹的热情,让他们适当地降降温。而方钧假扮海盗之事,说难听点算是主动给了皇上一个把柄,说好听的则是当皇上是自己人,连这种方法都敢和皇上说。这又能让皇上和他的距离拉近许多。

    方钧私下去为皇上分忧,别人却嘲讽他笑话他们兄妹,本身也会让皇上的心往他们这边偏一点,能让皇上心里记得他们的好,才是真的好。而皇上若是觉得他们委屈,就会更把他们当自己人,甚至给他们补偿。

    他们兄妹将来还想继续做大事,就永远不能走到皇上的对立面,让皇上警惕,而是要牢牢和皇上绑在一起,让皇上知道他们一直在为皇上分忧,且只为皇上办事,半点私心都没有,如此才能皆大欢喜。

    这些东西分析起来似乎很现实,但总结起来就是一种玄而又玄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人与人之间要想长长久久的舒适相处,就是需要这样拿捏好分寸感。大家都舒服了,高兴了,自然就是最好的。

    方云萱想到这个主意,自己不和皇上说,而是让方钧说,也是因为分寸感。后宫不适合干政,她弄稻田、弄羊毛衣服、弄表格这些,都属于吃穿住行,属于后宅之人更适合琢磨的东西,就算她说了是为百姓好,那也是“母仪天下”,皇上乐见其成。

    但如果她扯到其他国家、战争等事情上,那就不一样了,就会像一个无形的信号,让人不自觉地警惕起来。毕竟皇帝和皇后,并不是并肩治理天下的关系,更何况方云萱还不是皇后。

    方云萱很喜欢如今的生活,不希望有任何变化。再说就算皇上不介意她干政,这件事也不可能对外宣扬是她的主意,那些大臣一定会强烈反对,这对方云萱根本没有任何好处,说不定还会影响大臣对她儿子的支持。

    但这件事由方钧提出来,将来成功了就是方钧的功劳,对方钧是大有好处的,方云萱作为方钧的妹妹自然直接受益。所以这样才是最好的。

    方云萱这样做似乎是本能的选择,她在记忆之书中找到了答案,原来每一种关系都是需要经营的,用合适的方法让彼此都好才能长久。她上一世在经营自己的身份地位,这一世在经营她得到的幸福。

    老天爷偏爱她,这次给了她一手好牌,她可不能任性把福气消耗了,要好好珍惜,好好经营。

    方云萱叫人研究的毛衣等物已经在向外推广了,剩下的事就不需要她操心了。她便借此机会,在宫中成立了一个研究所,几人一组,有许多组,分别研究有用的新奇的东西。

    方云萱对皇上说,“能把羊毛弄成线,制成毛衣,多新奇啊?这都是尚衣局的功劳!我就想着让大家多研究些新奇的物件,说不定就有好东西呢?像我之前提过的鸡鸭羽绒,她们已经在琢磨了。还有人在搜集宫内所有人知道的民间偏方,再请太医验证哪些偏方是有用的,哪些是谣言。还有还有……”

    方云萱一口气说了很多,听起来都是天马行空的幻想,但皇上并不轻视,反而一直认真地听,然后赞道:“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