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咋办?我爹是奸臣!》 120-130(第11/17页)
午休时便去通政司,将奏疏递了上去。
次日大朝,仪罢朝事,皇帝令侍仪升殿朗读一份奏本,奏本行文规范,只是用词稍显稚嫩,不过与内容相比,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
直听到那句“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时,郭恒立刻就明白了,这是陈平安的手笔。
读完正文,又读后面的联名,好家伙,每个人都有份。
璐王听到他整整齐齐的三个儿子,险些当庭气晕过去,陈琰皱着眉头,其余涉事学生家长也都面无人色。
人怎么可以捅这么大篓子?
明知道自家的逆子敢想敢做,脑子又异于常人,早该警告他们不许掺和这件事的。
皇帝未置一词,只是让人念完了这份奏疏,便宣布退朝。
阁老部堂们还没动作,几位学生家长已经面色铁青,先往博兼堂抓逆子去了。
陈敬时却油盐不进地将他们挡在门外——博兼堂大小是个学堂,不到散学不放人。
几人怏怏作罢。
到了申时散学,平安带着几个同窗去二师祖家,珉王带着三个侄子去了太后的慈宁宫。
郭恒万没料到,自己家有朝一日会成为一群逆子的避难所,平安还敢一脸讨好地朝他“嘿嘿嘿”地笑。谁敢来吏部尚书家里抓人啊,何况二师祖还兼着翰林院掌院学士,是他们的顶头上司。
他还振振有词:“这不叫避难,这叫‘小杖则侍,大杖则走,孝之道也。’”
等到亲爹们的气消一消,这顿揍至少会轻一点。
郭恒深吸一口气,命前院的下人给他们安排住处。
可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份奏疏在引起轩然大波后,再次被留中了。
除了受害爹如坐针毡,满朝文武都把他们的联名上书当成了小孩子的闹剧。
这下连平安都想摆烂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到证据,又慷慨激昂地具本上奏,居然被如此轻视!
平安一怒之下,气呼呼地说:“谁的江山谁担着吧,小小的老子不伺候了。”
珉王却来了脾气:“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还能怎么办?”
“等着瞧。”
……
重阳节前后,皇帝的老师、已经致仕的前前任老翰林岑老大人被接到宫中过节。
因时下的重阳节不但要吃霜兔、饮菊花酒,还有隆师的习俗,皇帝心情愉悦,下旨赐假一日,令文武百官有暇宴师,以示朝廷尊师重教。
博兼堂也要放假。
到了九月初八,胡学士仿照官学惯例,请另外两位师傅一起,对学生们的日常表现、学业进展、学习态度、品德优劣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评,每个人都整理出一份操评册来,要求家长签字。
这份操评虽然不像官学一样,影响他们的学业晋升和仕途发展,但很关系他们的小假期是竖着过,还是横着过……
无疑,师傅们的评价犀利而客观,用进士及第的笔力生动叙述了他们的精彩日常。
孩子们听说了这件事,各有各的崩溃。
操评册这种东西真的合理吗?退一万步说,就不能写得稍微婉转一点吗?
比如刘夏和顾金生就地取材,把祭祀孔子用的一对白瓷壶打孔相连做成“温壶”,灌入酒精和水测量气温变化这件事……非要写他们“八佾舞于庭、大逆不道、亵渎圣贤”吗?
就不能写“你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孩子,小脑袋里充满了‘奇思妙想’,同学和老师都惊喜地称你为‘小小发明家’”吗?
再退一万步说,这种东西真的适合出现在重阳之前吗?
大雍牛马假期少,难得天子赐假一日,本该阖家团圆其乐融融饮酒赏菊登高插茱萸的,却让可怜的孩子笼罩在这份操评册的阴影之下,何其残忍?
三位师傅倒觉得很合适,学生和儿子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学生作起妖来,当老师的恨不得往死里打,但是爹娘不一样,他们真的可以往死里打。
这就是家学沟通的重要性。
一整天,阴云笼罩着整个博兼堂,没有丝毫放假前的兴奋与喜悦。
直到散学之前,很讲义气的珉王收走了所有的操评册,又偷偷塞回胡学士常用的抽屉里,并约定大伙统一口径,就说胡学士产生了错觉,自己忘了发。
孩子们转悲为喜,高高兴兴地回家过重阳了。
次日一大清早,陈琰带着平安和礼物,去沈家和郭家看望两位老师。
不过今天两位师祖没留他们吃饭,因为平安还要赶场,去王阁老、胡学士和小郑先生家。
前二位自不消提,桃李满天下,平安只行了拜礼就离开了,小郑先生的父母见到平安,一口一个“小恩公”,平安忙道:“折寿折寿。”
拒绝了二老留饭,赶回家跟爹娘一起去西山登高,回去晚了爹娘又要把他扔下偷跑……
九月初十,皇帝散朝后回乾清宫批阅奏疏,才刚刚坐稳,胡学士就来告状了。
“臣在节前发下的操评册,被珉王殿下收上去扔进茶炉里当柴火烧了,臣问殿下,谁教您这么做的?他说……”
皇帝皱眉:“谁?”
“是陛下。”胡学士道。
皇帝一脸错愕:“朕?朕何曾……”
他蓦地醒悟,立刻叫人将李泊言和陈平安拎到乾清宫来。
平安一脸迷惑:“为什么拎我?”
吴公公无奈道:“祖宗,您写得好奏本,这么快就忘了?”
平安心想,皇帝大叔反射弧也太长了,这都过去几天了……
“这是两码事啊。”平安道。
“两案并一案了呗。”吴公公道:“赶紧走吧,别惹陛下发火。”
皇帝见到他们,倒没有先发火,只是怪声怪气地说:“你们两位,怨气不小啊。”
平安习惯性地低头装鹌鹑。
珉王却昂着脑袋反问:“父皇何出此言?”
皇帝扫他一眼:“为什么烧了所有人的考评?”
珉王理直气壮地说:“因为这些考评让大家焦躁不安,如果拿回家里给爹娘瞧见,大概还会挨揍。”
皇帝眉目一横:“你就没想过自己也会挨揍?!”
珉王一撩前襟跪在地上:“臣此举,是效法父皇宽仁慈悲之心,如果父皇因此降责,臣甘愿领受。”
这一下,轮到皇帝语塞了。
父子俩对峙良久,有那么一瞬,皇帝仿佛看到了年少时的自己,一样的青愣、倔强、认死理……还抗揍。
他转而看向更好欺负的那个:“陈平安。”
平安吓一激灵。
“你前日在学堂里说了什么,小小的老子不伺候了?”
平安吓出了双下巴,他看向珉王,后者显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