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咋办?我爹是奸臣!》 110-120(第7/16页)

不写了,好像他这个主考徇私舞弊似的……

    谁知未出年关,仕林的风向悄然发生了变化,有人上门高价求字,被前院的长工偷偷从废纸篓中扒出来倒卖出去一副,坊间争相拓印传看,年轻士子们开始研究这种特别的字体,竟咂摸出一些归于本真的朴拙。

    原来“状元郎的门枋”不是人家水平不到家,而是在创造一种新的字体,年年都有新变化,是因为年年都在精进。

    不愧是状元公!

    在陈状元正式命名之前,仕林暂时将这种字体称为“状元体”,也叫“返璞归真体”,年轻士子争相模仿,琢磨其中的神韵和精髓,仿写在画作上,相互传送。

    当然,老派学者多是不看好这种字体,觉得过于轻浮,聊作消遣尚可,写多了必定坏手。

    因此家里科举考生的人家,纷纷视“返璞归真体”为洪水猛兽。只是千百年来,少年人血气方刚,都是差不多的叛逆,师长不让写就偷着写,写给同窗,写给笔友,写给未婚的青梅竹马,给喜欢的课外书做批注等等……越是压制,越要写个满天飞。

    惹得仕林上下怨声载道。

    陈状元人在豫州,这些怨言终究落到了郭恒头上,人们纷纷请他这个书法大家站出来,把这股歪风邪气压下去。

    第115章 第 115 章 不愧是你,状元的儿子……

    郭恒到底没过好这个年。

    正旦和上元节是一年最长的假期, 正是官员们在家诈尸指手画脚管孩子的时候。

    什么内阁阁老啊,六部九卿啊,谁家没有正在读书科举的儿孙, 这年代的孩子又没什么隐私权可言,几人一合计,回家将那些书信、手札、尺牍统统抄出来,一沓一沓的堆在了郭恒的书案上。

    郭恒两眼一黑。

    这字迹没人比他更熟悉了, 教了陈平安那个小懒蛋整整三年,把这字烧成灰他都认得,他第一反应是,平安给这么多人写过信吗?

    他是千手观音吗?

    于是他问:“诸位,怎么回事?”

    一句话仿佛拉开话闸,同僚们的抱怨如洪水般滔滔不绝。

    看着眼前引经据典、口沫横飞、语速越来越快的同僚, 郭恒太阳穴突突直跳,好半晌才听懂了他们的来意。

    这也不难解释。

    郭恒去书架翻出几卷稿纸,都是平安交上来的作业, 与春联上的字体“一脉相承”, 不过为了应付他, 写得克制一些罢了。

    众人先写惊掉了下巴:“临川竟也喜欢这种字体, 还收藏了这么多?”

    “这哪是我学生的字, 是我徒孙陈平安的。”

    郭恒将稿纸依次摆开。

    七岁的、八岁的、九岁的, 今年还没写……

    众人恍然大悟, 哪有什么“状元体”, 不过是小孩子练习之作, 陈状元竟也往大门外贴。

    “您这位高足还真是不拘一格啊。”王阁老道。

    郭恒道:“为的是每年有所对比,敦促孩子勤勉用功之意。”

    众人点头道,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并暗下决心效仿,以后家里的那些儿孙,谁的字最丑就贴到大门外去,贴一年,看谁还敢不认真练字。

    送走上门告状的同僚,郭恒便叫来长随:“去坊间查一查,平安的字是怎么流出去的。”

    上元节前夕,郭恒思来想去,还是将平安叫到家里来,孩子不小了,很多常识要慢慢教起来。

    平安人都懵了,脑袋里的加载圈儿转啊转……

    “你最近玩疯了是吧。”郭恒道。

    平安很心虚地笑笑,从大年三十放假那天开始,他仅用两天时间写完了整个假期的功课,然后去公主府打过两场马球,去什刹海溜过两次冰,去大栅栏下过几次馆子。

    一千两银子,几个小摊主按提前说好分成分完,平安共分得了三百多两。穷人乍富,都不期待压岁钱了,还动辄请娘亲和祖父祖母吃饭,半个月就花完了十几两。

    祖父祖母都夸他孝顺,一高兴,拿出一百两买走了他给老爹留下的“治水纪念版”跳棋……

    读书人之间事,他是半点没沾过边啊。

    二师祖乍提起来,他才知道自己的字在坊间流传了半个多月,还叫什么“状元体”。

    什么人的字才敢称“体”?就连二师祖这样公认的国手,都不敢自成一体。

    “诶呀。”平安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这不太合适吧?”

    “你也知道不合适?”郭恒哭笑不得:“平安,外面的事,师祖可以帮你解释清楚,但家里的事,你要自己多上心才行。”

    “家里,家里什么事?”平安更糊涂了。

    郭恒看着他,这么小的一个人儿,任何事都要从头教啊。

    “你的字是怎么流到坊间的?”

    平安摇头。

    郭恒从抽屉中翻出一个卷轴,竟是一张退了色的旧春联,已被人修复平整,精致地装裱起来。

    郭恒找回它颇费了一番功夫,收藏之人是个普通有钱的举人老爷,听说吏部尚书在找,不敢私留,急忙送来。

    郭恒瞧他装裱的很费时,便给了他二两银子,还问他:“够不够?”

    小举人的名字正在吏部候缺呢,哪敢得罪天官,眼里流着泪,心里流着血,笑着点头道:“尽够了,多得都有了。”

    郭恒便说:“那就不用找了。”

    着人送客。

    平安看着自己被装裱起来的烂字,脑袋里继续加载……

    “我问过了,是被家里人倒卖出去的。”郭恒道:“你可听说过,本朝有个很大的舞弊案,有一主考官在家中构思考题的草纸被书僮出卖,造成了大面积泄题,从入场考生中接连搜出数份夹带,与两道大题相吻合。”

    “后来呢?”平安问。

    “斩首。”

    “啊!”平安吓得差点宕机。

    郭恒又道:“一个家里,妇人掌内宅,男人掌外宅,你爹不在家,你就有责任帮他看好外宅,赶紧回家把事情处理好,这种人多留一天都是祸患。”

    平安迭声应下,朝二师祖作了个揖,赶紧跑回家去。

    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孩子,家里的大小事轮不到他来操心的,前院几个下人都是通过牙行雇用的帮工,老爹去豫州带走了管前院的阿祥,才会出现这样大的纰漏。

    他找来尤七向他询问当日的情况。

    大年三十那天,他对比过两副春联后,就离开书房回内宅午睡了,离开前叮嘱尤七整理好书房,尤七当时手头有事,就安排毛三去了,也是毛三整理完笔墨纸砚之后独自处理的废纸。

    平安悄悄盘点过前院值钱的物件,又观察了毛三两日,发现他并不是惯偷,多半只是鬼,以为偷卖掉一副废弃的春联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平安并未揭穿,次日让祖父出面,借口家里帮工太多,结了工钱让他离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