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咋办?我爹是奸臣!》 100-110(第16/17页)

进出出地卸车, 堂屋里生着暖炉,满室的热乎气儿被厚厚的门帘挡在屋里,也把热火朝天的忙碌声挡在外面。

    赵氏和林月白聊着这两年老家和京城发生的事, 陈老爷拉着弟弟陈敬时有一搭没一搭的吹牛。

    他如今技艺又精进了,离开盛安之前亲手修复了一扇前朝时期的缂丝花鸟台屏,鸟身上的羽毛都是根根分明名的……

    赵氏无奈道:“那台屏他还随身带着,要送给他乖孙炫耀一番。”

    陈老爷乐呵呵地, 四处张望:“我乖孙呢?”

    “在这儿呢!”

    平安掀开门帘,跳过门槛,高高兴兴地给祖父祖母磕头。

    两年没见面,把老两口想的要不得,结果他刚站起来,陈老爷就拽着他转了两圈:“黑了, 也瘦了。”

    他问陈敬时:“你们是怎么照顾我乖孙的?”

    陈敬时心里翻了个白眼,居然指责他们没照顾好陈平安,那他可就不客气了。

    “您自己问他吧, 您孙子如今出息得很, 把自己混成了皇子皇孙的伴读, 官阶比我还高, 能捞人, 能攒局, 锦衣卫见天儿往家里跑, 带着皇子皇孙去挖竹笋, 还跑到豫州巡黄河, 再晚个几年,我和阿琰还要仰仗他来照顾的。”

    陈老爷:“……”

    赵氏:“……”

    每一个字都是官话,组合在一起怎么听不懂呢?

    赵氏弱弱地问:“这真是一个九岁娃娃干出来的事?”

    陈敬时笑道:“也不一定, 很多还不满九岁。”

    二老沉默良久,才把这些信息勉强消化——那云青寺的道长有点真本事啊……

    陈老爷喃喃道:“‘兴家之子’这么能折腾么?”

    “都是有原因的嘛。”平安心虚地笑道,赶紧转移话题:“祖父,您猜怎么着,我给您找了个老伙伴儿,就住在隔壁的隔壁,他会烧玻璃,你们肯定能玩到一起去。”

    陈老爷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何为玻璃?”

    “就是比琉璃更透明的料器,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平安道:“改日引见你们认识哦。”

    “好好好。”陈老爷笑得合不拢嘴:“哎?时辰不早了,阿琰呢?”

    陈敬时道:“哦,被您孙子打发去豫州治黄河了,前脚刚走。”

    “被谁?”陈老爷惊呆了:“他?”

    “是啊。”

    说完陈琰的事,赵氏强自镇定,又问:“敬时,你如今在做什么?”

    陈敬时一脸谦虚:“小弟不才,本要在庶常馆读三年书的,被您孙子安排了个从七品检讨,正在教皇子读书。”

    “………”

    “哦,对了,您二老也有份。”陈敬时道:“一位是开源府经历,挂名的,一位是正五品太宜人,敕书和诰命已经在路上了。”

    “??!”

    平安心虚地笑笑:“一家人嘛,就是要整整齐齐……”

    ……

    平安被祖父母拉着盘问了半宿,连祖父这样松弛感十足的人都紧张了,生怕他走上歪路。

    第二日休沐,二师祖又遣人叫他去,平安当然不敢去了!

    上次只是从诏狱里捞了个人,就被二师祖揍了,这次把他的宝贝学生坑去治黄河,被他抓住还不得打断腿。

    于是他本着“小杖则侍,大杖则走”的原则,每逢休沐就喊肚子疼,推三阻四不肯去郭宅练字。

    最后还是郭恒忍无可忍,去内阁办事之际,把他从博兼堂揪了出来,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好好练字?眼看又要过年了!

    平安脑子一抽,要死不活地说了句:“您别担心,我爹今年不在家,没人逼我写春联。”

    要不是大庭广众之下,郭恒真想揍他了。

    “后日休沐赶紧过来,功课带好。”郭恒道。

    “好的。”平安答应得多爽快,余下的两天就有多愁眉苦脸。

    谁知郭恒并没有生他搞事情的气:“你爹去豫州,多半也是他自己应下的,我生你的气做甚?”

    平安立刻顺杆爬:“二师祖英明!”

    “落下的功课,每日多写一张补齐。”

    平安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从二师祖家里出来,平安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看见家里的马车等在郭宅门口,原来是小叔公来接他了。

    陈敬时恰好在附近的牙行看房子,可惜京城居大不易,房子有价无市,他拿着购房款观望了一个多月,也未能找到合适的宅子。

    好在眼下兄嫂都来过年,倒也不着急搬家了。

    平安特别高兴,散学回家的路上,在马车里巴拉巴拉的表达自己喜悦。

    陈敬时戳着他的脑袋:“傻小子,这院子是留给你娶媳妇儿用的,被人鸠占鹊巢,还挺高兴。”

    平安一脸无所谓:“我以后自己买新宅子。”

    这话可不兴说,祖父母、父母在世,子孙别籍异产可是违法的,除非像陈琰这样在外做官的情况,可以另当别论。

    但陈敬时知道他只是胡侃,便也半开玩笑地说:“有志气,内城一座一进的小四合院也就两千多两银子。”

    平安瞪大眼睛:夺少?!

    他一年的俸禄只能折银四十一两,外加三百多贯纸钞,要从什么时候才能攒到两千两?

    “没关系,我出道早,还会升官的。”平安道。

    “你想说出仕吧?”

    陈敬时给他算了笔账,算他二十岁取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在庶常馆读书三年,再分配到翰林院修史六年,运气好的话可以开坊,任一个六品侍读或试讲,再三年升学士,再过三到六年升为某部侍郎。

    保守估计,在四十岁之前可以拿到八十多两年俸,两千七百贯钞。

    平安:“……”

    难怪爹娘买下这套宅子,还要让祖父母来还贷呢。

    “还是住在一起比较好。”平安笑道:“我喜欢热闹。”

    从此再不提什么买房子的事。

    两人说说笑笑回了家,陈老爷到晚饭时还没回来。

    平安写完最后一笔功课,挂起毛笔出去寻祖父,先去了卢三江处。

    都是有手艺的人,两人前番一见如故,聊得火热,陈老爷也想亲眼见证“宝莲灯”的诞生。

    果然,老卢在院子里烧玻璃,祖父在一旁提供情绪价值。

    院子里已经砌起两个简易的窑,听卢三江解释,一个是高温窑,一个是退火窑,高温窑烧出来的料器要放到退火窑中慢慢冷却,防止成品破裂。

    平安环视院中,老卢已经烧制了很多奇形怪状的容器,正在往坩埚里加入草木灰。

    他在小本子上记下来,要多备些口罩才行……

    看到这一步,平安大抵猜到了,烧制玻璃需要很高的炉温,炉温达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