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咋办?我爹是奸臣!》 90-100(第14/17页)

的治罪,而是以此为由头降他的官职,派遣流官和官兵进驻岐州。

    “田保合对朝廷感恩戴德还来不及,加之兵力大损,必定不敢抗拒朝廷的决定。”

    满室寂静,针落可闻。

    徐谟先开了口:“可岐州土人众多,如何保证土民们不抗拒呢?”

    “朝廷设流官自然不是摆设。”珉王道:“要选派有才干有魄力的官员,恩威并施,一手严惩闹事的土人,一手用钱粮盐铁扶持困苦的土人,然后劝农桑、垦荒田、建学校、鼓励土人考科举,不但要让他们感怀朝廷的恩德,还要让他们彻底将自己当成大雍的子民。

    “什么国中之国,不存在的,大雍只能有一个皇帝,就是父皇!土官与流官一样,非君非主,只是代天牧民的官员,土官的子女要想承袭官位,也要通过官学考试。

    “长此以往,土官就失去了大部分威望,再想发动叛乱,也没有那么多土民愿意跟随了。”

    平安直想给他叫好。

    皇帝都有些懵了,这还是他的小儿子吗?

    “这些话,是师傅们教的?”皇帝问。

    “陈师傅带我们讨论过。”珉王道:“母妃昨日对臣说,土司每次叛乱,都希望从朝廷手里得到好处,可他们拿到钱粮,多是自己享用,分给土人的却寥寥无几,因为地势险恶,当地的百姓生活很苦,常要靠野菜充饥。”

    皇帝恍然大悟,难怪他们大中午的要去挖野菜。

    “因此臣想,朝廷总说土司刁蛮易乱,次次都用钱粮安抚,以示朝廷宽仁,又何曾真正将土人视为自己的子民?土司贵族的意愿,能代表土人的意愿吗?”

    珉王言罢,看向徐谟:“徐阁老,您觉得,多数土人的意愿是什么呢?”

    突然被点名的徐谟一脸怪异,但还是面带恭敬地说:“回殿下,是割据和独立。”

    珉王失望地摇摇头:“平安,你觉得呢。”

    “吃饱穿暖不打仗。”平安不假思索道。

    众人纷纷愣住。

    珉王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臣的话说完了。”

    皇帝目光扫过群臣:“诸卿怎么看?”

    吕畴率先道;“殿下聪敏机智,见解独到,令臣等醍醐灌顶,臣想,两位阁老虽然失去了叆叇,但聆听完殿下这番见解,视野想必更加清明了。”

    徐、王二人像咬到了一口极酸的果子,浑身那个不自在。吕棉花,拍马屁能不能不要带别人?

    第99章 第 99 章 眼睁睁看着珉王挨了揍……

    皇帝却面带欣慰, 不管自家的孩子顽劣到什么地步,被旁人夸赞时,总觉得人家是真心的。

    尽管吕畴此人一贯喜欢阿谀奉承……那也是真心的。

    周琦也道:“殿下有句话说得不错, 土司制度近百年,土人靠土官生活,故而只知有土官,不知有朝廷, 只要将他们分而治之,土官的意愿,未必就代表土人的意愿。”

    皇帝遂命兵部尽快拟出作战计划,内阁也尽快拟出条陈,着手在岐州作为试点,试行“改土归流”的方略。

    群臣退出大殿, 皇帝看向珉王的目光都不一样了,这孩子平时四六不着调,但今天说的话却极有道理, 看来让他在博兼堂读书的决定是对的。

    他含笑看着胡学士:“胡卿家, 你有功。”

    “是殿下天资聪颖, 陛下教子有方, 臣不敢居功。”胡萦欲言又止, 他不是来告状的吗?

    皇帝见他神色怪异, 才想起他的来意, 他问珉王:“为什么要挖野菜呢?”

    珉王支支吾吾说不出原因。

    “是因为你母妃说, 山里贫穷的土人靠野菜为生, 便想尝尝野菜的味道,是吗?”皇帝又道。

    珉王忙不迭点头,有个聪明的爹就是好啊, 都会抢答了!

    “你们能这么想,朕很欣慰。”皇帝道:“但为什么要在文渊阁外放火呢?”

    珉王看向平安。

    “不是放火,是在做实验,”平安从袖中掏出一个亮晶晶的镜片,“用这个聚焦阳光,就可以将干草点燃,陛下不觉得很有趣吗?”

    珉王想拦,没拦住,那镜片已经明晃晃地摆在了父皇案头。

    他捂住眼睛,一派视死如归的表情。

    皇帝拿在手里反复看,原来两位阁老的叆叇被他们给拆了,还拿着镜片照太阳放火……

    他冷森森地说了四个字:“着实有趣。”

    然后走到舆图边,捡起王时来看地图用的那根竹棍。

    下一刻,平安眼睁睁看着珉王挨了揍,都不知该怎么拦。

    皇帝大叔居然打人!

    既然拦不住,他索性往后退了一步,保持好安全距离。

    只是不能理解,珉王刚刚的表现那么好,说得有理有据,更何况皇帝都没问清究竟是谁放得火,怎么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人呢?

    皇帝搁下竹棍,训斥道:“你身为皇室子孙,太祖血脉,怎可做这等事?两位阁老一位年事已高,一位目力不好,你偷了他们的叆叇,让他们如何处理阁务?”

    珉王龇牙咧嘴地说:“臣只是借用一下,下午就给两位阁老还回去。”

    “借?不问自取既为盗!混账东西,朕看你是皮痒,变着花样捣蛋。”

    皇帝在军中时也时常爆粗口,自从当了皇帝已经文明多了,这几个月常被珉王气得旧习复发。

    皇帝深吸一口气,才想起一旁吓得目瞪口呆的孩子,恨铁不成钢地说:“你自己上房揭瓦也就算了,别带坏了人家平安。”

    平安拨浪鼓似的摇头,表示自己遵纪守法三观极正,带不坏。

    “还有三片在哪?”皇帝问。

    平安小心翼翼地从袖中掏出来。

    “腿呢?”皇帝又问。

    两人一齐低头看腿。

    “朕问得是叆叇。”

    珉王忙从衣袖里掏出四条叆叇腿。

    皇帝命太监收起来,拿到御用监找工匠修复。

    ……

    从乾清宫出来,平安一脸小心翼翼的礼貌。

    “哎,一看你从小就没挨过揍。”珉王道。

    平安见他大咧咧的没什么事,松了口气,安慰他道:“挨揍又没什么大不了,还能趁着挨完揍多捞点好处。”

    “捞好处?”珉王眼睛一亮,还有这种操作?

    “很简单,对任何事都表现得不感兴趣,最好是吃饭都没心情,大人就会担心你了。”平安道。

    珉王如醍醐灌顶。

    ……

    乾清宫里发生的事,平安守口如瓶,只说镜片被没收了,也没说原因。

    刘厦还在研究透镜的折射,已经画了一沓图纸,闻言有些惋惜,他希望尽快将平安所说的“千里镜”做出来,按照平安的说法,不但可以用于军事侦查,还能跟火铳结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