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咋办?我爹是奸臣!》 90-100(第11/17页)
一经恢复, 他就迫不及待来博兼堂上学了。
三个师傅轮流给他开小灶补课, 生怕他有所遗漏, 可这家伙上学虽然很积极,怎奈出工不出力。
陈平安同学也不起正面作用,教他拿宣纸叠什么千纸鹤, 还教了两种,一种翅膀会动的,一种翅膀不会动的,被班主任胡学士一把没收了,拿到皇帝面前告状。
皇帝沉着脸放在手里把玩,半晌不出声。
平安小心翼翼地说:“我还会折乌篷船和‘东西南北’。”
“何谓‘东西南北’?”皇帝问。
平安给他现场折了一个,在外面写上“东西南北”四字,在里面写了八个卦象,又演示一遍玩法。
“这个可以用来……”平安本想说“打赌”,话到嘴边,想出一个更高级的词:“占卜。”
并向他介绍“东西南北”的玩法。
皇帝来了兴致,以往用铜钱占卜,需要三枚铜钱抛掷六次,记录每次投掷的爻像组成六爻,有了这个东西,只需开合数次,就能得到一个三爻卦,开两次,就组成一个六爻卦,方便快捷。
珉王眼看着父皇被平安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心里想,要是把这套学到手,这辈子都不会挨揍了吧?
皇帝玩够了,才想起杵在旁边快要风干了的珉王,沉着脸训斥:“找来那么多良师益友陪你读书,你就学会了玩物丧志?”
珉王一脸不服:“平安也玩了,为什么只说臣?”
皇帝反问:“平安书读得好,你把书读好了吗?”
珉王更不服了:“顾金生比我还不好,他也玩。”
皇帝脸色更沉:“比你还不好,你自当引以为鉴,怎可效仿?”
“……”
珉王哑口无言,只想一个人静静。
………
陈敬时每四日一轮值,上午教他们读《中庸》,然后温习旧课,因珉王和璐王家的三位王子年齿尚小,还没开始作诗、作论,午后只用一个时辰练字、读古诗古文。
到了未时末刻到酉时正,有一个多时辰的时间,陈敬时都留给他们,去研究自己喜欢的杂学。
只有两个要求,第一不许乱跑,宫禁之中规矩繁多,在博兼堂内小打小闹无伤大雅,要是跑出去闯了祸,谁也兜不住;第二是所读的书籍要先拿给他过目,然后做好读书笔记,十日一查。
平安还在教珉王折纸。
陈敬时也不直接阻止,手指敲了敲顾金生的桌角,让他展现一下真正的技术。
顾金生点点头,从书箱里翻出剪刀、刻刀、面粉和食盐,还翻出一个茶盏形状的器物和一个小陶炉,下面燃烧蜡烛,上面熬浆糊。
平安看傻了眼。
又见他在一张宣纸上剪剪刻刻,也没什么特别高难度的操作。
结果不知哪一步没跟上,半堂课的工夫,他竟雕出一只白色凤凰,连羽毛顶端的绒毛都是用纸雕刻,栩栩如生。
平安直叫绝,这手艺,当不成磨镜师傅实在太可惜了……
看完顾金生的纸雕凤凰,再没有上课折纸的欲望了。
平安又问小叔公:“有没有教人睡觉的书?”
珉王道:“孤觉得每一本书都有此功效。”
陈敬时提起戒尺,想帮他们提神醒脑,两人哄笑着跑出门去。
待到陈敬时用罢午饭回来,却里里外外找不见孩子们的踪影。
他们的书箱也不见了,书本扔得满桌都是,敢这样亵渎圣贤书籍,换一个老师非打得他们哭爹喊娘不可。
平安和珉王早盯上了文渊阁后面的小竹林。
竹林里有零星冒出来的笋尖尖,他对珉王说:“这时节的笋最好吃,又嫩又脆,汁水充足,再晚几天都会逊色不少。”
珉王打小被圈养在内廷,向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里知道四时节气、稼穑时令。
听到平安这样说,平日里寻常的一道食物,都显得格外有趣起来。
于是他们兴冲冲打开书箱,拿出提前藏好的小花锄,去竹林里寻找竹笋。
令人惊喜的是,林子里不但有竹笋,还有香椿树,可以摘香椿芽。
丁公公带着几个太监,气喘吁吁地赶来,正见到珉王手脚并用地在土里刨笋,人都麻了。
哪有皇子皇孙下地挖笋的。
“别采主枝上的椿芽。”有个声音随后跟来,叮嘱道:“掐了顶芽就长不高了。”
“知道啦知道啦。”孩子们迭声应道。
“陈师傅,您不管管吗?”三春倒寒,丁公公急得一脑门子汗。
陈敬时揣着手科普道:“适当挖几棵笋,对竹林的长势有益。”
“谁说竹林了。”丁公公道:“多脏啊,弄得两手泥。”
平安闻言反驳道:“哪里脏啦,我们吃的饭菜都是从土里长出来的。”
丁公公:……
“陛下也年年亲耕,他都不嫌脏。”平安又道。
他把皇帝都搬出来了,丁公公还能说什么,总不能说所谓亲耕就是装模作样地犁一段吧。
且丁公公也不太敢约束珉王,这祖宗总算肯按时上学了,也不拿宣纸叠小鸟了,也不模仿赵学士的口音扮鬼脸了……做人要知足。
“平安,来帮忙!”有人叫他。
“来啦!”
一个中午的时间,他们背着沉甸甸的书箱满载而归。
书箱里满是竹笋和香椿芽,陈敬时命他们洗手落座,重新将书本放在案头摆放整齐:“孔子的书要居于最上,孟子其次,其余书籍均不可僭越。”
平安知道小叔公教学生是乱中有序的,会给与最大限度的宽纵,却又常拿许多看似迂腐的规矩来要求他们。
平安揣测,他是怕学生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走他走过的的弯路,又或者在细枝末节上栽跟头,枉负了满腹才学。
陈敬时内心活动:小样的,不给你们上上鞍笼,都要上天了!
……
陈琰看着从宫里背回一书箱竹笋的平安,半晌没说出话来。
平安看出他爹的无奈了,于是笑嘻嘻地说:“挖笋可以强健身体,还能在枯燥的功课之余增添乐趣,还可以拿来炖豆腐,简直是一举三得。”
“不就是竹笋炖豆腐吗?”灶房里的吴婆子接过沉重的书箱,乐呵呵地道:“您去洗手做功课,半个时辰就能吃上!还有这香椿芽,焯了水腌咸菜……”
吴婆子一手拎着竹笋,一手牵着平安,一边往灶房走,一边絮叨香椿芽的各种吃法。
陈琰站在原地:“………”
这孩子最神奇之处,不在于背书快、理解能力强,而在于他能让身边每个人自发自愿地惯着他。
第二天,学堂里热度最高的话题就是“昨天的竹笋真好吃”。
到了午膳时间,珉王拉着平安往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