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咋办?我爹是奸臣!》 60-70(第14/17页)

   “听上去真的很贤啊。”平安小声问:“他的封号就叫贤王吗?”

    “叫璐王。”陈琰道。

    璐王……平安刚来京城时就听说过他,前年的海啸,他将两年岁赐全部捐出用于朝廷赈灾,其余勋贵也在他的带领下慷慨解囊。不然以现在的局面,南北边烧钱一样的打仗,国库的存银左支右绌,赈灾钱粮根本无法顺利下发到各州县去。

    而且据《奸臣录》描述,此人也是一位十分贤能的亲王,谦和有礼、乐善好施、仁爱百姓……

    要跟璐王搞好关系啊,平安想,不能轻易跟道德标杆对着干。

    平安道:“爹,您要多跟这种贤德的人走近一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陈琰再次解释:“你二师祖不是‘墨’。”

    “我也很希望他是‘朱’。”平安道:“您别着急,待我调查清楚……”

    “还查,”陈琰瞪他一眼,“三法司都已经结案了。”

    “嘎?”平安傻了眼。

    三法司介入了?什么时候的事?怎么没人告诉他?

    陈琰颇为嫌弃地看着他——人菜,瘾大,反应还慢,你这样没定力的小朋友,还学人家查案子,随便给点好吃好玩的就忘乎所以了。

    第69章 第 69 章 陈平安,指着杨学士鼻子……

    平安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他在干什么?他干了什么?摩拳擦掌打算查清二师祖的秘密, 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好像都对,又好像哪里不对。

    “爹,您不觉得太顺了吗?”平安问。

    陈琰狐疑地看着他。

    “看问题要跳起来看。”平安又道。

    二师祖想收拾东厂, 丁虎就冒了出来,二师祖想控制局面,璐王又冒了出来,难不成二师祖也掌握了对孔子像许愿的诀窍?

    陈琰累日以来隐隐的不祥得到了作证, 大理寺三年未破的案件,就这样轻易破了,还牵出了丁盛这样的大太监,就连老师也开玩笑说,背后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一直在给他递刀子。

    ……

    疑问还没有得到解答, 平安就收到了两个消息。

    陈琰问他:“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先听哪个?”

    “都行。”平安道。

    “郑先生要辞馆, 临时找不到合适的先生。”

    所以陈平安小朋友又失学了……

    平安欢呼一声:“爹, 好消息说完了, 坏消息呢?”

    “……”

    陈琰满头黑线, 极力忍住想要揍娃的冲动, 道:“你小叔公中举了, 第十七名。”

    平安从炕上跳下来, 急急忙忙去找鞭炮, 小叔公也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这一等一的大喜事,只得吃一顿涮锅庆祝一下。

    “不对呀,这是两个好消息啊?”平安问。

    陈琰撸起袖子要揍人, 平安“哇”地一声跑了出去。

    ……

    郑先生要辞馆,专心备考明年的春闱,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事,陈琰也很支持,并表示需要借阅书籍时依然可以来找他。

    只是郑先生一走,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先生接手。

    不是无人应聘,而是应聘者太多。

    那些府学、县学的生员,尤其与郑先生有旧交,了解他的学问水平的,不论家贫还是家富,纷纷前来应聘。

    谁不知道学问平平的郑行远自从在甜水胡同任教,学业突飞猛进,乡试一举取中全省第十二名。

    陈琰一时不明白他们是想来授课呢,还是镀金呢,总之一个比一个动机不纯,这种人怎么教得好学生?

    何况郑先生虽没有超世之才,可他学业扎实、人品高尚、勤勉认真肯钻研,这些才是人家考中举人的关键。

    陈琰看不上的人,翰林院的老神童们自然也看不上,挑来挑去不满意,只好暂时解散学堂。是再为他们找名师,还是在家里另请西习,那就各凭本事了。

    平安失学在家的第三天,林月白就跟陈琰告状:“你儿就像一条脱缰的野狗,带着阿蛮他们满胡同疯跑,一胡同的孩子都不读书了,跟着他们跑,隔壁的黑狗见到他们都哆嗦。”

    她三天以来不知道挨了多少投诉,本打算去铺子上看看的,愣是没迈出这个门去。

    “还有,你儿不知跟谁学会了翻墙,翻的上瘾,没什么能挡住他的地方了。”林月白道。

    陈琰眨眨眼,没有吗?翰林院啊。

    光溜溜的高墙足有一丈半高,墙顶插满了碎瓷片,又有军卒守卫,不信他还能翻过去。

    不读书是吗?浩如烟海的经史文章淹了他。

    “太胡闹了。”平安背着小手在屋里踱步:“翰林院乃为国储才之地,怎么能带一个小孩子去呢?若是被上司知道……”

    陈琰道:“掌院学士是你二师祖。”

    “……”

    平安愣了愣,又道:“但是,我去翰林院,阿蛮和小福芦就没有书读了。”

    “你晚上回来教他们,正好算作温习了。”林月白提议。

    “……”

    陈琰道:“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理由?”

    平安垂头丧气地洗洗睡了。

    ……

    次日一早,陈琰散朝之后,车夫便回家去接平安。

    平安拿上他的小书箱,跟着门房的小吏穿庭过院。

    翰林院是个人员庞大的衙门,上到翰林学士,下到典籍、侍书、待诏,还有老爹这样的修撰、编修、检讨,光是在编的官员就有几十人,再加上员额不定的庶吉士、书吏、差役,足有上百人。

    所以老爹的同僚和上司他大多不认识。

    可这里的人都认识他——陈平安,指着杨学士鼻子骂的那个小崩豆。

    便都揣着好奇心过来看,这小崩豆长得还挺俊,跟他的状元爹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平安比较容易自来熟,尽管不认识,跟他们打招呼也毫无障碍,没胡子的叫叔叔,有胡子的叫伯伯,白胡子的叫爷爷,逗得大伙朗声大笑。

    郭恒从外头进来,笑声戛然而止,众人朝他行了礼,便各自去忙自己的事,喝茶的喝茶,翻书的翻书。

    足见郭恒平日里积威甚重。

    “二师祖!”平安朝郭恒奔过去。

    “噗——”

    王廷枢喷出一口茶来,其他人也惊恐地抬起头。

    这孩子怎么见到掌院学士就骂呢,郭大人虽然出身世家大族,但也算不上二世祖吧。

    谁料郭恒面不改色:“来了?”

    平安点点头,从袖子里掏出一根巨大的棒棒糖来,误会了人家,就得给人家赔礼道歉,这是娘亲从小教他的道理。

    “咳。”郭恒这种内核极其稳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