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们不知道我也是反派: 14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侦探们不知道我也是反派》 140-160(第2/28页)

往生咒。

    她假装自己钝感力十足,但其实她是个共情能力非常强的人。

    要这样的人去做坏事,太难了。

    “你想阻止她吗?”大和敢助听懂了诸伏高明的意思,但又觉得这件事异常棘手,“从你说的这些情况来看,她筹划这件事也不是一两天了。就算你继续上门找她的亲戚朋友,那些人在看见活生生的她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也不会认为她是假的,而是会觉得你才是那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而且你还不知道她现在在国内还是国外,你要怎么找她?辞掉这个警察不做,每天在全世界各地追着她可能的踪迹跑来跑去吗?”

    他真是越说越觉得这个方法不靠谱。

    “我不打算这么做。”诸伏高明想也不想的说道。

    经过今天这一连串的事情,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样只会让我被她牵着鼻子走。”

    金田一三智商不是一般的高,他所能想到的找人方法,她早就做好了预判处理。一味的跟在她身后跑,只会被她越甩越远。

    “我不会去找她的。”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打算。“即使现阶段有她的消息,我也不会去找她。”

    “哈?”大和敢助蹙眉,“可是这样,你要怎么找人?”

    “大和,你还记得我们在就职警校前,要读的那几本书吗?”诸伏高明突然说道。

    “?”

    “其中有一本书叫做《犯罪心理》,我对编者序言里写的那段话,记忆犹新。”

    “想要了解一个人为什么会犯罪,就必须去了解他这样做的动机。”

    “如果她躲着我,是因为她想对某个和她有恩怨的人做一些不好的事情,那首先,我得找到和她有恩怨的那个人。”

    “你是说……”

    “目暮警部曾经告诉过我,10年前,金田一的父母惨死在自家公寓,回家的她变成了案件发生时的第一目击者。因为这个,她住进了医院里。”

    大和敢助听到这句话愣了一下,没想到金田一三居然和诸伏高明有着相似的经历。

    “今天和目暮警官他们打电话时,周围的人,包括她身边最亲的亲人,没人觉得她会彻底搬离那间公寓。目暮警部甚至还觉得她宅家社恐,是绝对不可能离开那里的。”

    “长期住医院,社交面单一,却在最近突然开始活跃。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大和敢助眯起了眼睛,“你觉得,她的转变是因为她父母的案子有了新进展?”

    “很有可能。”

    诸伏高明说:“我打算向上申请调取这宗案件的档案。”

    “上面会同意吗?”大和敢助并不看好,跨区查案一般是不被允许的,除非有正当理由。

    “总得试试。”他无法任由她独自一人被仇恨压垮。

    回想起上次见面时金田一三糟糕的精神状态,诸伏高明眼底多了几分心急。

    第142章

    但这世上有些事情, 着急也是没办法的。

    诸伏高明的申请刚一提交,马上就被东京方面拒绝了。

    跨区查案,本身就是非常敏感的问题。更何况是和诸伏高明毫不相关, 已经结案了的10年前的旧案。

    没有办法,诸伏高明只能一边再次申请, 一边从当年的新闻里寻找线索。

    月桥夫妇被杀一案在当年非常轰动,□□, 记者报道, 协助警方调查的侦探的安危性……都是热议的焦点。

    但由于他们被杀就是因为无良媒体过度细致的报道, 所以关于这件事的案情,媒体并没有记载得如以往般详细。

    但这么多报道里, 诸伏高明自己一闲下来就开始拼命翻找再加上好友的帮忙,也足够让他在第三天翻找出一篇不同的东西。

    那是一个匿名记者的私人博客。他对警察这个群体向来看不顺眼, 因此写了很多诋毁的报道。他自己也知道这些东西报纸压根不会刊登,就直接记录在了他的私人博客上。

    在月桥夫妇死后没多久, 这个记者就发了一篇不指名道姓, 但是充满对警察群体的讽刺的文章。

    里面有一段是这么写的:“有些人, 在别人活着的时候求着别人为他们办事, 可在帮他们的人死后,就转脸不认人了。”

    “最近发生的一起案件让我颇为证据。可怜的女孩,一直嚷嚷着还有另外的人进入了当时的现场, 但那些人却没一个人用心听她说话。”

    “虽然说撒谎也许是每个孩童的天性, 但真有小孩会在父母的死上说谎吗?我看不至于吧?”

    这篇博文下方, 就有人评论问他:你说的是不是月桥夫妇。

    怕惹麻烦,这位博主很多事情都说得很含糊, 对于这个问题,这位博主自然也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回答。但那位读者在隔了一段时间后, 又回复道:“我听说那个女孩因为精神问题住院了。接受不了父母的死,精神产生压力也是当然的事情。犯罪者也对全部事实进行了认罪,所以当时不存在第三人在现场,请你不要再散播谣言了。无论对于辛劳的警察,还是受害者家属,都是不可逆转的二次伤害。”

    第三人在现场。

    诸伏高明一下就抓住了这个点。

    以他对金田一三的了解,如果发现第三人在现场,而警方一直不予受理甚至直接结案的话,她会怎么做?

    不用多想,诸伏高明就已经得出了结论。

    金田一三会选择自己去找。

    她不是那种坐以待毙,犹犹豫豫的性格,相反,在大事上,她的判断称得上是果断甚至果决。

    他们第一次见面,迹部宅邸发生命案之前,金田一三的处理是默不作声地变更场地安排,将预防手段做到了她可以做的极限。

    如果将这件事代入的话,他是否可以看做是金田一三之前沉默的十年期间,其实都是在为寻找凶手做万全的准备呢?

    在黑曜馆事件结束后,目暮警部也曾经对他夸过金田一三的聪明能干,说她从小就很会下棋。

    没有一步闲棋——这句话是目暮警官包括毛利侦探对金田一三棋力的高度评价。

    诸伏高明忽然想起了他当时见到金田一三出现在黑曜馆时的惊讶。

    她怎么会在这里?

    当时他看到她的第一眼就是这么想的。因为他潜意识里觉得当时的金田一三不是那种会管这种闲事的人,她对一切都显得那么兴致缺缺。

    后来,经历了那些之后,诸伏高明才开始慢慢改观。

    那金田一三是为什么要去那个别墅呢?就为了帮朋友继承家业吗?不,她和时田术算不上是熟人,他一起经历了这起案件,甚至参与了后面的笔录,时田术说得很清楚,他和金田一三只是因为相亲临时重逢的,原本并不熟悉。

    她是个会为了一个不熟悉的同学,一时兴起就跑到东京乡下的人吗?她明明连自己附近的商业街都不爱逛。

    没人会提前知道那里会发生残忍的凶杀案,金田一三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