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260-280(第27/30页)
“是啊,要是精卫不允许抄录,那些书也只能存在少数人脑海里,还有可能记错!”
“我之前去求某一家人,求他们允许我抄录他们家那卷《礼》,我可以给他们家放牛一个月,养马、种地都可以,求了整整三天,他们也不愿意。”
这群读书人目光灼灼注视着书阁,好像在注视着一轮耀眼的太阳。
书籍啊!里面都是书籍啊!
“我们能抄多久?”他们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询问:“是一卷书只允许抄一个时辰,不管有没有抄完,以后都不允许抄录吗?还是每五日只能抄一日,平时为朝廷做活?”
“不用不用,只要自备的笔墨充足,白日里书阁开门,你们就可以一直抄下去。”
听到书阁官吏如此说,这些人便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欢呼——
“多谢精卫!我要在家中拜祭精卫!”
“多谢陛下!陛下圣明!”
书阁中除了经学,还有其他书籍,农学、医学、工匠之艺、冶金之术……应有尽有。很快,农人、巫医、铁匠也加入了抄书行列。
他们中间有不识字的人,是这么抄录的:○○?□?☆☆……
书阁官吏负责念和解释,他们负责用自己能看懂的图案抄录,圆圈代表什么东西,匡匡代表什么东西,除了他们自己,谁也看不懂。
刘彻还使了个心眼,先建好长安书阁,至于其他郡国的书阁慢慢轮着建,如此,便会吸引更多人来长安。他还在离书阁稍微远的地方搭建了一座台子,供学子们在台上辩论。
思想有碰撞才会有火花诞生。
董仲舒天天坐在台下,自发去记录这些火花——儒家发展到现在,早就开始集纳百家之长了,私底下,董仲舒还很骄傲:“哼,道家守旧,法家孤傲,墨家隐没,兵家只顾着打仗,他们还想争过儒家?再往后,大汉国学也依然是儒!”
精卫也天天坐在台下,听得津津有味。尤其在名家这些辩者入场后,更是思维炸裂。
墨家:“平就是等同高度。”
名家:“我在高处看山川河流,它们是平等高度,我在低处看塔顶与天空,它们是平等高度。但是它们并非等高,只是我站的位置不同。”
墨家:“……”
道家:“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一体,我们应该和其他生命和谐相处。”
名家:“在生命出生的那一刻,它已经开始死亡了,没有生命,怎么能叫和其他生命和谐相处呢?”
道家:“……”
儒家:“孝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如果不孝不悌,那他就不能被称之为人。”
名家:“‘孝悌’出于人的描述,人认为这样是孝悌,才有孝悌,人本身并不存在孝悌。”
儒家:“……”
墨家摸向了腰间的尺,道家压紧了膝盖下的蒲团,儒家捏住了案几上的砚……
青霓捧起了瓜。
第279章 情之所至
名家×
杠精家√
砚台四飞, 尺子四溅,蒲团团成棍子吨吨吨直敲,大汉武德充沛, 辩论搞成群殴混战是常有的事, 就算是皇帝上朝时, 朝臣都会因为某一政策吵到当庭斗殴,别说百家辩论了。
墨家打着名家时抽空给儒家一脚, 儒家和道家合作群殴墨家, 名家在旁边煽风点火还拉着墨家给道家挖坑……
至于台下——
“前排兜售瓜子花生八宝粥, 啤酒饮料矿泉水~”
某些玩意汉朝当然没有,由神兽白鸠提供,货郎叫卖, 与凡人同乐!
打完一场后,还是谁也不服谁,台上几人下台, 留给下一轮,而他们则相互间瞪视,脸上尤带几分薄怒。便在这时, 有货郎小跑过来, 问:“公可要食一碗豆花?”
豆花是什么花?居然还可以食用?而且,豆不是器皿吗?难道是将花放进器皿里吃?
这几个读书人被这新名词扑面, 立时冷静下来,又不愿意在辩论对手面前露怯, 不约而同假装认识这新物, 矜持地点头, “来一碗。”
“公爱甜还是爱咸?”
可巧, 这伙人都是咸口, 于是一碗碗羹被端了上来,羹中有一块块白嫩之物,色泽如雪,质地嫩滑,上面浇了卤汁,中央是一小撮生姜末。看着令人食指大动。
名家弟子毫不犹豫端起一碗,大口喝了起来,“好吃!”
儒家弟子对着豆花大赞:“此物十分撩人,应当呼为‘千江雪’。”侧头看到名家弟子咕咚咕咚大口喝完豆花,末了还咂咂嘴,便轻蔑地皱眉,“粗鲁。”
名家弟子头也不抬,“嗯,比不了你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儒家弟子露出假笑:“客气。”
道家弟子:“还吃不吃,不吃让让——劳烦再给我盛一碗。”
墨家弟子边吃边问:“这豆花是何物所做?”
货郎说:“是菽,叫豆花是因为精卫就是那么称呼的,听说在天上,菽不称为菽,而是称为豆。用了朝廷给的新磨,将菽磨成汁——还可以制成一种叫‘黎祁’的吃食,全是朝廷派人教的,也是白白嫩嫩,样子却是方正,也很好吃,公要不要来一份?还有饮品,名为豆浆,热腾腾吃一口,滚入肺腑,满身浊气都能呼出来咧!”
简简单单一个菽,除了能做豆花,还能做黎祁,也能做豆浆,真是让这些学子大开眼界。儒家弟子还对此大为夸赞:“一不多食,百姓往后便不仅仅是只有菽水可食了。”
菽水吃起来很不舒服,就是菽和水,容易胀胃,然而以前百姓根本没资格挑剔这个。现在就不一样了,菽能用来做豆花和黎祁,如果想要吃得更好一些,早饭时还能配一杯豆浆,舒坦极了!
这几名学子身上还有些钱,这些吃食又不贵,便全要了一份。墨家弟子想去看新磨,便与其他人就此别过。
吃着吃着,与那货郎交谈,得知菽居然还可以榨油,众人惊叹。
名家弟子若有若无嗅着豆花里卤汁香味,倏然说:“地里若种麦粟就无法种菽,若种菽就无法温饱,想来豆汁价钱便宜也就只在最近了,待到日后王公贵族日食豆浆,夜吃黎祁,百姓便难以食用这些食物了。”
货郎叹气,“确实是这样,不过,若是因此提升大菽制品价钱,我等在田间地头种上一些,多多少少也能补贴家用。”
旁边忽然冒出一道声音,“或许可以麦菽间作?”
众人齐齐看过去,发现是一女子,貌不惊人,怀里抱着一枝梅花,面带紧张之色,然而被数道目光注视去,她咬了一下舌头,大大方方说:“白玉京中,有一本农书提到过土地可以麦菽间作,冬小麦六月收割,种菽两个多月成熟,正好又续种冬小麦,书中说,这般轮种,还能肥地。”
道家弟子惊叹:“你去过白玉京?”
女子点点头,一口别扭官话夹杂着乡音:“俺好运,家里离江南近,路上又碰上好心人捎了一程,就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