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郡主穿七零后摆烂装穷[空间]》 100-110(第11/18页)
实在是不洗太难受了,大热天的本来就容易出汗,哪怕每天都用热水擦过身子,沈茉儿也还是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跟被腌入味儿了似的。
傅明泽只能尽量哄着她,这都忍了二十多天了,再忍忍就过去了,现在放弃岂非功亏一篑?
沈茉儿烦躁得不行,忍不住呛了他一句“敢情被腌入味的不是你”,傅明泽脸上顿时就不太好看。
小两口一向都是腻腻乎乎的,难得有这样真的拉下脸拌嘴吵架的时候,偏偏沈绍元又已经去上班了,沈茵茵顿时有些麻爪。
照她说,这回确实是沈茉儿不对,女人坐月子是最要紧的,月子坐不好,没准是要影响一辈子的,哪能随随便便的自己想一出是一出?
傅明泽这阵子多么尽心尽力,沈茵茵是看在眼里的,说实话,整个江北县怕是也再找不出一个这样对老婆孩子事无巨细照顾周到的男人。
不过沈茵茵没吭声,只当自己耳背听不见。
然后就听见傅明泽说了一句:“那我今天起陪你一起不洗澡不洗头,咱们一起腌。”
沈茉儿顿时就忍不住笑了出来:“你胡说什么啊,你还要每天去村里呢,一身臭汗,十天不洗,是想臭死我和你闺女啊?”
傅明泽认真道:“那不然我无法感同身受,我总得试试才有资格劝你再忍忍。”
沈茉儿牵过他的手:“我那不是气话吗,没事,我再忍忍。”
俩人马上就又好回去了。
竖着耳朵偷听的沈茵茵不禁庆幸自己没有多管闲事,人家小夫妻俩感情好得很,根本不需要外人劝什么。
“沈厂长,沈厂长在家吗?”门外突然响起急切的敲门声。
沈茵茵边吐槽“坐月子呢还能不在家吗”边过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厂办的张明,张明看到沈茵茵,马上笑着说:“您是沈厂长的姑姑吧,我是第二绣衣厂办公室的张明,有一些比较紧急的情况需要找沈厂长汇报。”
沈茵茵心说“坐月子呢还汇报什么工作”,不过还是给人让了进去。
沈茉儿早听见声音,在睡衣外面又披了件长袖,趿拉着拖鞋走到外面的小客厅。
张明难得看到这么生活化甚至还有点不修边幅的沈茉儿,怔了下,才在沈茉儿的示意下,坐到了小客厅的沙发上。
“什么事?”沈茉儿单刀直入问。
能在这种时候跑来找她,肯定不是什么小事情。
张明擦了把汗,端起沈茵茵给他倒的水喝了几口,终于没那么口干舌燥了,这才说:“今天厂里收到了一份省工业厅下发的文件,要求咱们在三个月内完成厂子搬迁任务,厂里一下子就炸开锅了。冯副厂长安排厂领导和全体中层开通气会,会上不知怎么的,邢副厂长就和金副厂长吵了起来,后面几个车间主任、科室长也牵连进去,大家吵成了一团。”
他停顿了下才继续说:“关键是,柳科长和金副厂长吵着吵着就打起来了,两个人打得,大家拉架都拉不住,冯副厂长看这情况,就让我过来跟您汇报一下。”
要说柳吟霜不愧是曾经名扬整个公社的女人,张明真是从来没见过这么彪悍的女同志,连分管自己的直属领导都敢打。
而且柳吟霜不止打,她还嗷嗷地骂人,骂金彩飞是墙头草,那边有利可图就往哪边倒,还骂金彩飞是卖国贼,拿沈茉儿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当自己升官发财的敲门砖,还骂金彩飞狼心狗肺,柳桥公社的人、整个绣衣厂的人,大家都对她这么好,她居然做这种对不起大家的事情。
金彩飞当然矢口否认,但是柳吟霜根本不管她承不承认,反正就是逮着她呼呼一顿抽,再嗷嗷一顿骂,金彩飞完全不是对手。
“限令三个月内搬迁?”沈茉儿眼神微冷,“之前厂里有收到相关的通知或者文件吗?”
张明摇头:“从来没有。”
沈茉儿:“工人们呢,大家情绪怎么样,意见是什么,有人愿意搬吗?”
张明迟疑了下,说:“按照省里的文件,职工的住房、子女教育都有一定的保障和优惠政策,少部分人是想去的,不过大部分人还是不想离开柳桥公社,毕竟故土难离,谁知道外面到底怎么样。”
沈茉儿点点头,想了想,说:“你回去告诉柳吟霜,事情厂里会妥善处理的,让她好好配合冯副厂长和邢副厂长的工作。”
话锋一转,她又说:“其他事情,你让冯副厂长按照我和他之前商量好的处理,我的意见就是,不同意厂房搬迁。”
张明眼神闪了闪,心说果然能当领导的,就没一个是简单的。
听沈厂长这口气,好像她事先早已料到会有今天,还和冯副厂长商量好了对策。
第107章 第107章 二更合一
绣衣厂要搬走了, 这个消息没两天就在公社里传遍了,别说绣衣厂内部了,整个柳桥公社都是人心惶惶的。
要知道, 哪怕柳桥公社有三个厂子, 但是纺织厂和窑厂的规模是远远不能跟绣衣厂比的。
绣衣厂虽然一开始只是个车间,没几个工人, 但是这几年发展非常快,早已远远超过了纺织厂和窑厂的规模, 成为了江北县境内最
大的国营工厂。
对当地人来说,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家里孩子有机会进厂子当工人了。
别的厂子好几年才可能招工一次,绣衣厂不同, 绣衣厂几乎年年扩建, 年年招工。
原本大家都觉得读书没用, 但是现在摆在眼前的就是,但凡初中毕业,就有机会招工进厂,为此, 别说柳桥公社了, 周边几个公社的辍学比例都直线下降。
有的人家原本只让儿子上学,如今也会尽量供着闺女至少读到初中毕业, 毕竟绣衣厂招女工更多,女娃考上的希望更大, 反正不管儿子闺女, 只要能考上绣衣厂当上工人,那就能帮衬着家里把日子过得更好。
绣衣厂每年都招工都是在十一月初,主要也是要考虑当年广交会的成交量, 综合考量后决定招人的数量。
眼下才七月底,这一茬的初中毕业生可是都抻着脖子盼星星盼月亮地等着招工呢,结果你说厂子要搬走了?!
对这些家庭来说,这简直不啻晴天霹雳。
于是听到消息后,大家就马上跑去公社门口闹了。
不敢去绣衣厂门口闹,怕回头影响家里孩子招工,于是就跑到公社去闹,让公社领导想想办法,把绣衣厂留住。
公社的领导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他们难道不想把绣衣厂留住吗,没见有了绣衣厂,他们柳桥公社都从原先的中不溜一跃成了江北县数一数二的公社了,不止公社的经济指标上去了,公社内的教育、医疗、妇女儿童等等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他们都不敢想绣衣厂搬走以后,柳桥公社会变成什么样子!
可是这事儿他们管不了啊,别说他们管不了,就是县里也管不了。
人家工业厅直接下的文件,要求江北县配合做好搬迁安置工作,县里倒是还在消极抵抗,但是省里传出来的消息是,绣衣厂内部搬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