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太成功,嫌犯求我去上班[九零]: 190-195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卧底太成功,嫌犯求我去上班[九零]》 190-195(第6/29页)

  石生一脸的愁苦:“就五个啊?”

    以前镇派出所加在一起有十几个人呢。

    就这三个,都是从市里派出所死活抢出来的。

    先谈的几个派出所,所长都拿出了威武不能屈的精神,一哭二闹三上吊,哭诉自己这边也人手不足,女警人均怀孕,男警人均有大病、大伤,新来的未婚男警都被安排了怀孕八个月的老婆,必须天天回家。

    刚开始市局的同志还讲武德,实在困难就算了。

    后来,他们发现一个刚刚向市局警花求爱被拒的年轻男警也拥有了“怀孕八个月的老婆”,遂再也不信他们的鬼话,威逼利诱,好歹才弄来了这五个人。

    做为本地人,做为本所唯一的正式工,石生有义务带领五位新来的同志转一圈,了解本镇的情况。

    石生粗糙地介绍了一下镇派出所里,各个房间的作用,然后粗糙地介绍了一下镇上有XX户人家,还有一个学校。

    等了半天,再也没有下文。

    五位新来的同志面面相觑,终于有人忍不住:“还有呢?”

    石生愣愣地问:“还有什么?”

    他虽然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但是从五位同志的表情看,他应该是犯错了。

    此时王雪娇进来了,一抬头看到来了五个穿着警服的人,她微笑道:“呀,增援的来啦?那没我事咯~”

    石生急奔几步扑上去:“梦雪姐!姐!你是我亲姐,你别走啊!!帮帮忙……”

    王雪娇:“……你就不能换个词吗?昨天也是这么说的。”

    “我笨,不会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求求你了,就带他们在镇子上走一圈,参观一下。我,我跟在你旁边学,去下面村子就我去。行吗!”石生满眼哀求。

    “好吧。”

    王雪娇也看出那五位初来乍到的同志,一脸迷茫,估计石生没说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五人知道她是“余梦雪”之后,迷茫的眼神瞬间变成景仰,全市谁不知道余小姐的油锅被掀翻在地,同心县的两百多顶乌纱帽一起落地陪葬。

    江湖传闻,余小姐是陈书记的侄女,早年入了外国籍,现在应叔叔的要求回来投资,否则很难解释,中国这么大,她一个追逐利润的商人为什么要跑到这么穷的地方来投资办厂。

    “……镇上的人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做生意,村里的主要是种地,主要治安案件是口角打架、小偷小摸、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有人问:“可是我听说,这里被抓的人主要是涉毒。”

    王雪娇大大方方:“对啊,但是涉毒不在这里,都在外地嘛,这里的正在服刑的人员有一半在云滇,取货的时候被抓,还有一半在其他地方,卖货的时候被抓。所以,不能算是本地的案件,不计在破案率里。”?

    一个脸上有一道刀疤的人笑道:“就是,兔子不吃窝边草,这里的人都在外面犯案,所以才难抓。哎,不过,对我们来说,轻松一点,哈哈哈……”

    王雪娇微笑:“轻松一点可不兴说的哦~一说,事情就来了呢。”

    “是吗,哈哈哈?”不信邪的刀疤脸同志还在继续说。

    他,坚定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战士,难道毒贩子一改本性,决定吃窝边草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

    ·

    周大在路上,看到六个穿公安制服的人,跟在余梦雪的身后。

    余梦雪俨然一副领导派头,对着周围指指点点,那些人一边点头,一边还在用笔在小本本上记着什么。

    周二告诉过他,派出所不可能一直真空,上头一定会派人下来。这几个应该就是新派下来的。

    但周大不明白,怎么这几个新来的警察都跟在余梦雪身后?态度还如此的客气。

    他本来还在担心新来的警察不好相处,不容易买通,余梦雪就这么轻松实现了???

    不愧是余小姐!

    第192章

    人生就是如此的奇妙,有的地方,看起来人很少,其实谁都动不得,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好几个人的工作量。

    有些地方,看起来人很多,其实整理整理,砍掉很多都不要紧。

    比如韦州镇派出所,石生本以为少了这么多人,天都要塌了。

    然而,五个增援同志一到,他就发现自己可以过上与以前一般无二的生活。

    他是下面村子的村安保主任推荐上来的,他觉得自己是因为急公好义,得到推荐重用,其实就是关系户,只不过他是一个善良,愿意做事的关系户。

    以前派出所里常年能见到的活人是十五六个人,到月底发工资的时候会突然冒出二十多个,但其实整个组织架构的名单上有四十多个人。

    另外几十个幽灵选手,各有天赋,平均年龄不超过十岁,据说年纪最小的刚出生,爹妈给他办出生证的时候,就顺便帮他入职了。

    负责登记的人大笔一挥,宣布他十六岁。

    公安部下达的要求是统一的,但是具体操作起来的差距,就像毒贩子和种土豆的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那么大。

    发达的大城市被层层监管,比较讲规矩。

    小地方,浪到飞起,像刚出生的婴儿就报十六岁这种操作毫无压力,人家连打印机都没有,一切手写,也没有上级来检查,想干嘛就干嘛。

    一个人出生证、身份证、结婚证拥有三个不同的生日完全没有问题,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年龄,忽大忽小。

    “他这么大,你说他是拔岁!!!”这种操作算什么,太正常了。

    那些神妙长寿村的人就算六十岁报成一百岁,谁又能说什么。

    就是要这个虚岁十六岁,实则刚出生的孩子来领工资实在有点难度,他们都是去所长家领的。

    平时这十五六个人也很闲,治安环境差的地方,这么多个警察是有意义的,哪怕他们什么都不干,就穿着警服拿着枪,往打群架的地方一站,那震慑效果比只来一两个人强多了。

    问题是,韦州镇上挺太平的,乡贤周家在镇上,谁敢在周家的地盘上打群架?最多处理处理邻居对喷、偷鸡摸狗、男女偷情……这种小事一般由长辈出面调停,也就完事了,根本不至于到警察局。

    一个石生加五个支援的同志对付外面的事情,三个人坐镇在派出所里接待群众,三个人在外巡逻、出警,是够的。

    不过他们都是外勤,有些文书、归档的事情,这五位市局的同志还不如在绿藤市局混了几天的王雪娇清楚,她不清楚的事情,还有贤内助张英山知道。

    王雪娇这几天把派出所的档案都检查了一遍,把家里有人因为贩毒被枪毙、被判长期坐牢的家庭翻出来,再去实地走访,看看她们的生活,听听她们的心声。

    从谈话中,可以听出这些遗孀们到底是痛恨毒品毁了她家,还是痛恨抓了她们掌柜的警察。

    收集到足够的数据之后,王雪娇将情况汇报给冯老。

    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