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卧底太成功,嫌犯求我去上班[九零]》 130-135(第18/28页)
越耳熟。
这不是厂家巡查经销商代理商的时候,他们的常见话术吗?
希望总部给予促销支持、赠品支持、给总部来的人画大饼:
只要能降价/送东西/升级不涨价,就一定能占下百分之XX的市场。
看来,沈林康认为她这是暗查暗访来了。
事实也是如此,沈林康突然听说门口来了一个自称余梦雪的女人,确定身份后,他内心暗自感叹:
不愧是能快速称霸金三角的女毒枭。
查他们这些大拆家,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要是平时的手段不到位,现在就彻底漏馅。
幸好平时他的账就做得很漂亮,就连老大看账本,都挑不出一点毛病。
突击检查也不怕。
王雪娇还在茫然:不是,我为什么要查他?
贩毒难道还讲售后三包?
要是有产品质量难道他还要找我退货不成?
难道,毒贩还要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王雪娇不知道的是当初坤沙搞出“注册商标”之后,金三角排名前五名的大佬也有样学样,也都搞出了自己商标。
虽然,王雪娇是排名第六的新人,但恽诚替她积极寻求进步,设计了一个商标。
坤沙的商标是双狮踩地球,余梦雪的商标是一只火凤凰,高傲地俯视着被自己带着火焰的尾羽缠住的地球。
前段时间,有几个大拆家,为了省钱,把质量不过关的便宜货,放到印着“双狮踩地球”的袋子里,吸死了人,严重影响了销售,坤沙震怒,要求严查是哪个王八蛋敢毁他的产品信誉。
其他几个毒枭都在严查自己的袋子有没有被人这样盗用,这事,所有大拆家都知道。
所以,沈林康一点都不意外王雪娇的到来,甚至可以说,他早就猜着有这么一天了。
沈林康上前半步,谦卑地打开一间办公室的门:“就是这,余小姐请坐。阿云,把账本拿来!”
王雪娇看着厚厚的账本,脑海里浮现出自己那考了60分且现在已经忘了个精光的《初级会计实务》……
书~到用时,方!恨!少!
谁能想到,这居然还是一个劝学的故事!
砌生猪肉:本来的意思是用来拜神的猪肉。以前年底,港英警局的领导会把破不了的积案的卷宗放在会议桌上,强迫警员每人认领一份。他像一尊神,那些卷宗都是黄皮的,看起来像敬神的猪肉。积案认领回家也破不了,能破早破了,于是就随手抓个倒霉蛋来顶罪。
·
深水湾79号的主人最近计划卖巴拿马的港口,不知道他卖掉后会发生什么。
·
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可如今,太阳把我的寂寞照耀得更加荒凉。——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
第134章
后悔。
王雪娇现在就是后悔,当初为什么只对经济法感兴趣,而没有认真学习实务。
学法有什么用!
大陆和港英的经济法都不一样!恼!
再说,毒贩还要守经济法吗!
连劳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不守,还管什么经济法。
在美国的毒贩最多守一个税法,免得被国税局武装上门收税。
王雪娇在心里骂骂咧咧,她在这查账有什么用,她能让港岛的警察抓人吗?1997以后她都不能。
见王雪娇神色不虞,皱着眉头冷冷地翻看着账本,沈林康觉得自己的冷汗都要下来了。
难道她发现什么了?不可能啊,他已经把账做得天·衣无缝,除非,她能把他下面的小拆家也一个一个搜罗起来。
厚厚的账本,就算一页一页翻,也得翻上好几个小时。
王雪娇对查账全部印象来自于《审计风云》:一群人手提着行李箱,穿着黑西装,大步流星,走路带风,走进一个单独的会议室,把文件和计算器一字排开……再后面,就全靠听剧中人解说他们发现了什么。
毕竟她只考过了初级会计。
注会那是人考的吗!单一本《会计》就七百多页,子弹都打不穿。
关键是,王雪娇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来查什么的。
可是,她又不能直接问。
一向只有查账的人突然降临,被查的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胆战心惊等待结果。
哪有查账的人问被查的人:“我来查什么?”
那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了。
王雪娇一边查账,一边沉痛思考沈林康认为她到底是来查什么。
首先确定身份:她是厂家,沈林康是经销商。
厂家查经销商的理由,一般有这么几种:串货、价格、销售数据是否真实、是否守法、资金与回款、促销活动有没有按规定执行。
卖毒品不存在守法的问题。
买货卖货也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存在回款。
王雪娇也没听说卖毒品的还要搞促销。
串货……没听说贩毒还搞分区域销售,反正大家都知道产地特别便宜,越是大城市越贵。
价格……也不太可能,本来这行当的价格就是随波逐流,美墨边境掐断了十三条线,第二天纽约的毒品价格飞涨。
要是沈林康搞低价倾销,搞得同行都出不了货,都轮不到自己来查他的账,他就已经被愤怒的同行们架走喝茶去了。
那么,就只能是销售数据的问题了:
采购进来的数,跟卖出去的不一样。要么是囤货想要祸乱销售体系,要么是贴牌卖假。
王雪娇知道有经销商囤货是为了挣得更多的返利。
比如大名鼎鼎的安利,只是随便买买,就是纯花钱。
如果买2500块的东西,就能得到3%的奖励,再往上更多。
如果这个卖2500块钱东西的人,是别人介绍进来的,那么3%之外,安利还会给介绍人一笔费用。
这笔费用的多少,与介绍人的等级有直接的关系,
在那个“安利”还不是动词,而是名词的时代,真有很多人为了冲“银章主任”的等级,而买很多很多东西。
安利公司的营业网点经常缺货,有实用价值的肥皂、洗发水之类的,都得靠抢。
就有人成箱成箱地往家里搬分装瓶,就是空的、分装瓶。
可是,金三角难道还搞了金字塔型的分销系统?也没听说卖毒品还有返利啊?
这一点不存在。
囤货还有一个目的,是经销商掐指一算,知道这东西要涨价了,囤积居奇。
毒品要涨价,要么是天气不好,毒源地减产。
这不可能,余小姐的人这段时间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