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怜受揣了大佬的崽: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小可怜受揣了大佬的崽》 30-40(第23/30页)



    殿内,萧忌还快马加鞭地处理近几日的朝上,见殿下跪着的李福海,直接将自己要冒用他的身份去宁德的事情说了出来。

    李福海对面前这位摄政王有所耳闻,传完此人性格桀骜,战事上颇有天分,百战百胜,但政务上却太过武断,有大宗开国国君的影子。

    李福海一个小小的知县,如何忤逆当朝摄政王,只好顺从应下:“一切但凭王爷做主。”

    “嗯,”萧忌蹙了蹙眉心,抬眸看了看人:“本王听说,你今年刚刚迎娶了悍妻,这次来金陵,夫人生了好大的气。”

    “……是,”李福海道。

    “本王这次要带小王妃一同前往,你随行而来的人容易暴露本王的身份,一会儿你出去,交代好他们——”

    萧忌:“就说你们夫妻恩爱,形影不离,傍晚若分房而居,则彻夜难眠。”

    李福海:“……”

    “是。”

    赵旻到勤政殿的时候,萧忌已经接见完李福海。

    毕竟是要顶李夫人的身份,趁着萧忌还忙着,赵旻在殿外也见了一下李县令。

    李福海这边将将吩咐了随行的小厮,让他们记住了萧忌说的话:“不知道小王妃要下官说什么,下官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旻:“李大人客气了,这次宁德大灾,王爷将将调任金陵,见百姓凄苦实在寝食难安。但灾区的工作还是要顺利进行下去,碍于身份无奈只能委屈李大人了。我就是想问一下您和贵夫人在宁德有没有熟人。”

    “小王妃放心,建州离宁德数千里地,下官也没出过建州的地界,这是第一次出远门,不会有熟人认得下官的。”

    说罢,李福海又思忖少顷,道:“但不瞒着小王妃,下官与贱内自幼就定下了娃娃亲……说来不怕王妃笑话,建州的百姓总说下官是爱妻如命,经常形影不离,夜晚更是不能分床而居。”

    “都是谣言,但传着传着就变了味儿,”李福海:“这次宁德受灾的百姓里,应该会有从南海途径建州最后到宁德的难民,就怕有些百姓,虽然没见过下官,但听过下官和夫人的一些闲话……”

    赵旻蹙了蹙眉心,“多谢李大人了,在下知道您是什么意思了。”

    李福海苦笑了两声:“小王妃客气了。那下官就不打扰夫人和王爷了,下官这就去驿站差人换个通行的牌子,过几日随着京师的运粮船去宁德。”

    送走了李福海,赵旻让白绒和云泉上街买了许多干饼。灾区的情况闻赵墨的家书上所述,百姓们以白粥充饥,他们带一些能好消化的干饼,若是碰上年幼些的孩子送给他们充饥,当做自己的口粮也方便。

    翌日一早,云泉架着李县令的马车,一行四人朝着宁德出发。

    卓伦骑马在暗处走。

    金陵到宁德不过几个时辰的路程,当天下午他们就到了。

    彼时,赵墨与宁德县县令刚从粥厂分开。

    李福海是王茂清举荐的人,与宁德县县令李勤的表亲侄子顺天府府尹李正德不和。李勤拒绝去接待远道而来的李福海。无奈,赵墨只好亲自去驿站迎接。

    从粥厂回驿站的路上,沿途被大水冲坏的房屋倒塌一片,两侧难民席地而坐,有些少年为了多拿一份口粮,常常组团冒领,还聚众抢夺妇孺的粮汤。

    赵墨痛心不已,但这时候京师的粮食还没运到,宁德周围几个县的粮食能借的都借了,萧景驰还借贷了不少商粮,白银似水般花了出去。但这些粮食,对几十万无家可归的难民不过杯水车薪。

    萧景驰今日从大铭县有运过来几千石粮,从驿站去粥厂路上恰好与赵墨碰上:“太——师父。”

    为了方便行事,萧景驰并未以真实的身份在灾区活动,所以也改了称呼。

    赵墨扫了眼萧景驰拉回来的粮食,点头与他示意:“你先去,不然明日的粮食要不够了,务必在今晚亥时之前将粮食都分发到各个粥厂。”

    萧景驰停下马儿,“是。”

    “对了,可见建州来的李县令,明明昨日就该到了,这路途遥远,万不能遇到流民了吧?”赵墨担忧道。

    李福海是前线抗倭的江南直隶总督王茂清举荐之人,赵墨倒是听说过这个人,性子柔和,但做事细心,若是能放在粥厂附近做登记难民的户籍工作,那便能将冒领事情大大降低。

    这样一来,这几日仅有的粮草便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倒是不曾见,”萧景驰从大铭县过来,途径了宁德的驿站,就给马儿喂了口干草便马不停蹄的过来了。

    “不过今日倒是有人传话,说李县令的妻子随行而来了,建州离这里太远估计是夫人不放心。”萧景驰道。

    赵墨:“这样啊,真是苦了李县令了。”

    “先去粥厂吧,为师回驿站一趟,晚上酉时左右回去。”

    赵墨这几日在宁德县驿站和灾区的粥厂来回奔波,宁德这边的县令滑头的很,连带着下面的工作也不好做。

    萧景驰想给赵墨添一件大衣,又怕被他教训,最后还是驾着马车朝着粥厂走了。

    酉时前,赵旻一行人到了宁德县驿站。

    卓伦也换了破烂的粗布衣,就混在沿途的难民中间。萧忌换了一身深色的圆领袍,用丝带遮住了眼睛。

    甫到了驿站,门前清冷地连个接马的人都没有,云泉和白绒两个人拉着马车找到了马厩,自己弄了一些干草喂马。

    萧忌和赵旻进了门。

    堂内,几个穿靛蓝色官袍的宁德县衙役正围着小桌子喝茶,见两人过来,其中一个带头的从堂内出来,打量了一下面前的瞎子和小美人。

    安抚使大人今日交代了,建州的李福海李县令过来,可没说带着家眷过来。但面前的两人看着,怎么都不想是普通的难民。

    那男子身材高挺,要比寻常的男子都高上不少。

    衙役问道:“两位什么人?”

    萧忌被纱布遮住了眼睛,只能透过雾蒙蒙的布条看面前的人,心情着实不妙,沉道:“建州调任县令,李福海。”

    萧忌的话音刚落,身后就传来哒哒的马蹄声,赵墨一袭青袍,从泥泞小道进了驿站的门,“李大人,久等了。”

    赵旻自然听得出来那是赵墨的声音,他甫回眸,赵墨下了马,抬头惊错的看着赵旻和萧忌。

    “阿——”

    “赵大人,”萧忌牵着赵旻的手,上前,沉沉道:“本官路上耽搁了一日,今日才携夫人匆匆赶来,勿要见怪。”

    赵墨:“……”

    赵旻抿了抿唇,抬眸看着赵墨,示意他有话要说。

    “李大人和夫人一路幸苦了,”赵墨缓了缓,抬手示意赵旻和萧忌进门:“李大人和夫人请进吧。”

    宁德县的驿站建造的地方偏高,并未受灾,除了赵墨和萧景驰还有一些从外县调任过来的衙役捕快,都蜗居在此处。

    好在,还是有单独的房间留给两人的。

    一进门,赵墨就心急的关上了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