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长安: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鹤唳长安》 210-220(第26/49页)

们。”

    姜离莞尔,“月前皇后娘娘赐我一摇铃,似还是国公爷给皇后娘娘寻来的小玩意儿,那便是古越族之物——”

    萧碧君笑起来,“我知道了,我父亲每隔两月便送家信回来,时不时就带些关外的小玩意儿,不过古越族的东西并不多,当年公主大胜之后,与梁国结下了百年之好,没了战火,那些关外部族也可安稳度日,后来愈发少出来了。”

    说至此,萧碧君想起什么道:“我那里有几样好东西就是北面得来的,也不知是哪个部族的,你随我来看——”

    姜离正犹豫,萧碧君已拉住了她的手,还未反应过来,人已随她而去-

    既答应为萧睿看诊,姜离也颇上心,再想到当年魏阶也为萧睿看诊过,甚至有种继承魏阶遗志之感,只是他的腿疾实在少见,姜离也只能循序渐进。

    转眼时节入六月下旬,宁珏和薛琦再如何劝阻,姜离之志不灭,但连日来出入东宫和太医署,探寻旧事的机会并不多。

    就在不知从何处下手时,三司追查邪道之事却有重大进展。

    拱卫司连日来协同大理寺与京畿衙门,捉拿嫌犯近百,除了坊间的无量道教徒之外,还有七八朝官,而其中一人,竟是太子詹师朱明成。

    朱明成年过半百,为景德二年探花郎,后在朝为官三十来载,入东宫辅佐太子也已有十载,可谓是太子第一文臣亲信,拱卫司在其府中不仅搜到了无量天尊画像,还找到香火供奉的佛龛神位,而这一切,皆因朱明成与畅春楼一男伶有染。

    消息传出朝野内外哗然,连着两日早朝,太子被景德帝厉声斥责,七月初一这日,更是令太子于东宫禁足三日,这份惩处虽不算重,却也令刚刚看了肃王笑话,且肩负安排祭天大典重任的太子颜面扫地。

    “我真未想到那戏子交代出来的竟是朱大人——”

    大理寺东院值房之中,忙了数日的宁珏分外懊恼,“可姚璋把人都抓回来了,我也是毫无办法,这两日我都不敢去东宫见殿下,这可怎么是好?”

    裴晏端坐公案之后,“只要邪道之事与太子无关便可,陛下迁怒总会过去。”

    宁珏快哭了,“怎么可能和殿下无关呢?啊,不,我的意思是说,朱明成已经被下狱了,就算最后审出来没作恶,太子也不可能再用他了,他也做不了官了,太子损失一员老将还不算,脏水还要泼去他身上,殿下只怕气死了!”

    “你在我这里懊恼,不若去证明朱明成之行并未涉及太子,再好好审审,看看朱明成与那几个巡防营的参将有无瓜葛——”

    裴晏之言惊醒宁珏,他立刻道:“这不可能!巡防营和东宫可没有半点儿关系,这是陛下的忌讳,殿下不会犯错的,但我只觉得奇怪,这邪道幕后之人似乎目的明确,尤爱与长安四方驻军有关的军将,虽得手的不多,但他们这是想做什么?”

    这半月追查出的邪道徒,多为青楼戏楼这等鱼龙混杂之地的妓子与戏子,他们的客人都非富即贵,而不仅他们自己深信邪道,更会在客人之中寻找可哄骗的目标,与当初莲星拉拢冯筝一模一样。

    但拱卫司严查下来,除了一个赵启明,却极难找到这些风尘客的上线之人,便也看得出,这无量道也是层级分明,越是往上越难追查。

    裴晏肃容道:“你猜想的,也是陛下所担心的,这几日勤勉些吧。”

    宁珏忙道:“我连囫囵觉都没睡到几个,罢了罢了,我先回衙门看看姚璋审出什么消息来了,师兄,明日殿下便解禁足了,早朝时为太子殿下求个情吧。”

    裴晏子公案之后抬眸,意味深长地看着宁珏,宁珏轻嘶一声,“哎呀,当我没说,我知道师兄是纯臣,我可不是替太子拉拢你啊,走了走了!”

    宁珏前脚刚走,九思自外头快步而入,“公子,有消息了,公子没猜错,徐星的病就是十七年之前,刚回长安不久好转的,因此工部知道的人都不多。”

    裴晏接过信纸细看,很快,连他都震惊地轻喃,“这怎可能……”-

    翌日早朝,太子禁足初解,议政时更颇为本分,然而议完了户部所请赈洪涝事宜,景德帝又提起了朱明成之过,直斥太子御下不力,不察怪力乱神,枉为储君。

    这四字可谓杀人诛心,早朝之后,太子白着脸回东宫,刚入嘉德殿落座,便再也抑不住面上怒容。

    王进福见情势不对,连忙屏退左右。

    一众内侍退下后,太子一把将案上奏折公文尽数挥去了地上,“父皇他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事就过不去了吗?父皇不提,朝堂之上有几人敢开口?可他像是不愿让大家忘记似的,今日之后,御史台那些老臣又有话说了,朱明成一把年纪,却……本宫何错之有?!本宫难道住在他府上盯着他不成?!”

    王进福奉茶劝道:“殿下消消气吧,陛下年纪大了,又刚出了李昀之事,陛下年老失子,心里终究不痛快,就和当年没了太孙殿下一样。”

    李霂一听此言面上更显不忿,王进福面色微变,忙止了话头。

    如今留在殿中的,只有王进福和常英,常英默了默,沉声道:“下官和王公公想的不太一样……”

    王进福看向常英,李霂也道:“你如何想?”

    常英道:“下官是武人,不及王公公思虑周全,下官只看到陛下一日比一日更器重德王殿下,如今点德王殿下入了兵部,宁尚书又是个古板性子,对殿下的助力只少不多,宁二公子也年纪尚轻……”

    李霂面色微青,“你是说,父皇有可能选中李尧?!”

    常英道:“陛下虽年至花甲,虽身子抱恙,但终究仍有心力,下官只觉得殿下在储君之位上坐了太久,若临了为他人做了嫁衣,下官便是死也难瞑目。”

    “常将军,不可胡言啊——”

    王进福听得心惊肉跳,连忙去殿门口探看,见外头守卫如常,方松了口气回来,“陛下这两年身子大不如前,将军莫要让殿下忧虑了。”

    “本宫觉得,常英所言有理。”李霂素来温文的面上浮起一层阴郁,再想到自己这太子竟然已经做了十八年,便咬牙道:“本宫真的……真的在这东宫太久了,久到本宫都习惯了,他说的对,本宫绝不可能为他人做嫁衣!”

    王进福着急起来,这时又见李霂摇头,一脸凝重道:“但……本宫没有更好的法子,不到万不得已,还不至于到那一步——”

    王进福长长地松了口气,瞥了常英一眼,道:“殿下,都这么多年了,何必急于一时?陛下今岁明显不比往年了,若殿下自乱了阵脚,岂不是反而给了德王机会?德王并无根基,他的外家更是庸碌无为,殿下根本不必忌惮他。”

    王进福到底跟了太子多年,这一番话令李霂冷静了几分,他沉默片刻,终是呼出口气道:“罢了,常英,本宫知道你的忠心,还是从长计议吧。”

    常英拱手应是,“下官谨遵殿下吩咐。”

    待常英告退,王进福近前来道:“常英跟着殿下的时日到底不够久,他是个粗莽武将,殿下听听就算了,万万稳住局面,但……如今殿下要操心的,或许不是德王,而是薛家大小姐……”

    李霂猛地抬头,“她还在帮宁家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