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长安: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鹤唳长安》 180-190(第10/19页)

:“我虽不擅胃疾,但从前也听过一个香砂六君汤的方子对胃疾有奇效,白太医或可一试。”

    白敬之不禁淡笑起来,“多谢姑娘的好意了,这六君汤的方子我听说过,泻心汤的方子我也是改过的,但我病机复杂,效用并不显著,多谢姑娘提醒了。”

    姜离到底不擅百科,闻言只露遗憾之色,这时一旁的岳柏恩道:“我记得薛姑娘也擅小儿病与妇人病?”

    姜离颔首:“确是如此,只是我尚且年轻,比不得白太医老练。”

    白敬之看出了岳柏恩之意,道:“薛姑娘太谦虚了,柏恩兄若是能请薛姑娘相助,也不必日日缠我了,薛姑娘在江湖行医,见识不比你我少。”

    岳柏恩如今修撰医经,正要诸方请教,本想把白敬之留在长安,可三顾茅庐也难说服,若姜离答应相助,便也解了他燃眉之急。

    姜离看一眼岳柏恩手中案卷,“岳大人有何难处?”

    岳柏恩眸光一亮,“入堂中说——”

    岳柏恩请二人入西厢说话,待进了门,便见堂中除了诸多书架柜阁,更于西耳房设一书房,衙门内负责修撰医经者多在此伏案著作,待几人落座,姜离才知修撰医经乃是景德帝的吩咐。

    岳柏恩道:“其实前朝留下过一套小儿病医书,但那医书上多有疏漏,也并不全面,陛下这些年十分看重小儿病防治,这套医经也是陛下的吩咐,待编撰完成后,将下发各个州府研习,于太医署也算是功德无量。”

    岳柏恩说话时神容郑重,似乎此事大有深意,姜离自明白这份看重乃是因皇太孙而起,再看向对面,白敬之神色平平,倒不以为意。

    姜离便道:“原来如此,若我能帮上忙那是最好,岳大人尽管吩咐便是。”

    岳柏恩笑言“不敢当”,又展开编写的医经名录请姜离看,白敬之坐在一旁时而插言两句,待议完名录,姜离也知岳柏恩难在何处。

    此刻已是日头西斜,白敬之见岳柏恩找着了帮手,便起身提了告辞,岳柏恩与姜离正相谈甚欢,便让亲随相送,白敬之告辞后刚走出两步,又在门口驻足,“四月初四,薛姑娘可有空闲?”

    姜离不明道:“那日并无事端,白太医有何事?”

    白敬之正要答话,岳柏恩抢先道:“那日是给他的践行宴——”

    白敬之解释道:“在长安多年,多亏诸位亲朋照应,这一走也不会再回来,离开长安之前我有心好好与大家辞别,便于初四日在府中设了薄宴,我与姑娘虽只有数面交集,却觉十分投缘,那日姑娘若有空闲请姑娘也同来。”

    姜离微讶,按理说她乃是闺阁之女,薛氏与白氏又无私交,白府如今更无主母小姐在家,她去了多有不便,但一来她来自江湖,彼此皆为医家,二来她也有心探白敬之旧事,于是很快答应道:“好,白太医有此盛情,我届时定会赴宴的。”

    白敬之满意笑开,“初四酉时二刻,静待姑娘驾临。”

    他言毕,拱了拱手出了堂门。

    一路出了太医署,白敬之于衙门之外驻足,往那高阔门额看去。

    亲随管事白珉道:“老爷,这么多年了,到底还是舍不得的,这一走,哎……”

    白敬之瞳色暗了暗,从容眉眼间浮起几分忧色,使得他神容愈显颓败,他唇角紧抿成一条锋利薄线,“再如何舍不得,也不得不走了。”

    他轻叹一声,迈步往朱雀门去,待上马车,想起这些年来出入禁中,不觉便至半百之年,又掀帘再往宫门看,这一看,他眼角余光扫到了一处古怪。

    白敬之眉头拧起,“唰”地放下帘络,吩咐道:“快走吧。”-

    广明堂内,姜离道:“与针道的有关的几节编撰完毕之后,我可以帮大人修订,大人尽管放心便是——”

    岳柏恩长松一口气,“那太好了,姑娘不知,这医经以后要广发各个州府,还是给孩子们看病,那是一点儿错处都不敢有的,白太医这些年在地方治疫传道,所见病状比长安太医们多的多,我本请求他多留些时日,可他记挂着妻女着急返乡。”

    姜离道:“白太医的病如何?”

    “确是艰难,几个同僚都给他看了,他自己能想的方子也都试了一遍,效用皆是不大,回乡安养也确有好处,但能拖一两年还是五六载就全看他的造化了。”

    已没有几年好活,那确是病得极重,姜离心底微沉,见天色不早,没多时也提了告辞。

    回薛府途中,怀夕问道:“姑娘,真要去白敬之家里?”

    姜离颔首,“他既开了口,去瞧瞧正好。”

    怀夕唏嘘道:“白敬之如今病成这个样子,说不好就是做了恶事的报应,只是眼看着要入四月了,他四月中便会离开长安,也没几日了。”

    “裴晏那边还没消息,我这里今日有了诸般理由去广明堂,接下来总有接触医案的机会,应该来得及——”

    暮云四合,天边晚霞如火,姜离看着帘外道:“清明早过,不敢在节上去师父和义父墓前,待明日授医之后,后日我们先出一趟城,再去济病坊瞧瞧。”-

    翌日正是姜离与金永仁定下的授医之日。

    姜离辰时起,巳时便至太医署济安堂,又因早与针道生们打过照面,大半日授课皆是顺遂,在济安堂待至申时,姜离又入宫中尚药局,继续给医女们授医。

    当初应下景德帝安排之后,姜离便请求继续给医女们教习,景德帝欣然应允,姜离如今出入太医署与尚药局便都没了阻碍,一整日教学下来,姜离回府之时已是酉时过半,夜色如墨,她嗓子也嘶哑的不像样。

    如今已至春末,她早已交代了给济病坊准备的米粮和换季衣物,第二日一大早,姜离带着两辆马车出城而去。

    她已有月余未至,此番刚到坊外,慧能师父便带着孩子们迎了出来。

    阿朱几个“薛姐姐”叫个不停,姜离一边吩咐卸下马车上的礼物,一边与众人进了院子,目光一扫而过,在一众欢喜的笑脸之中,唯独阿秀和阿彩有些恹恹的,虽也有笑意,但又像笼罩着阴霾似的。

    姜离把两人叫来跟前,“你们两个怎么了?”

    阿彩怯怯地不说话,阿秀也欲言又止,阿朱这时道:“薛姐姐,有两家人想来收养她们姐妹,可都只要一个,她们不想分开……”

    阿朱已有十一岁,阿彩和阿秀却都只七八岁年纪,又是亲姊妹,自然不想分开。

    姜离看向慧能,慧能道:“两家人,一家是开绣坊的,另一家家主是个陶匠师父,家里就是普通人家,开绣坊的那家没有儿女,想要个属虎腊月生的孩子,阿彩正好是;陶匠家里也没有儿女,那家夫人就想收养个女儿,以后留在家里招赘,见阿秀乖巧,便想要她,但她两姐妹不想分开,我们还未回话。”

    闻言阿秀忙道:“师父,薛姐姐,我是愿意的,想收养阿彩的是富贵人家,她去了是享福的,我是愿意的——”

    她这般说着,阿彩紧紧拉着她的手不放,眼眶也发红。

    姜离看向慧能,“这两家人可稳妥?”

    慧能颔首,“施主放心,这几年济病坊被收养了不少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