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长安: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鹤唳长安》 130-140(第3/19页)


    裴晏面无表情,语气亦无波澜,然而他正经肃然惯了,反倒瞧不出怪异,宁珏一咧嘴,“哪能呢,今日来找师兄其实是为了我那差事之事,我如今在禁军当值不过是个闲差,我父亲有心令我入军中历练,但我实是不愿,就这么闲散两年看着郡王殿下长大也是好的,你当初是如何说服郡主娘娘的?”

    裴晏听得一阵无语,这时姜离拿着写好的方子过来,宁珏接在手中道了谢,又看向裴晏,裴晏默了默,“你父亲在兵部,他们对你寄以厚望,你去军中历练是早晚的事,如今趁早去也是好的。”

    宁珏登时苦涩道,“怎么连你这样说,我可受不了军中的规矩……”

    宁珏竟是为了此事来寻裴晏,足见他对这个师兄的确信任,姜离不便插言,目光便往一旁的箱笼中看去,这一看,便瞧见书本盖了印信的书册。

    裴晏这时道:“这些是冯家搜抄来的冯筝的私物。”

    姜离已看明白那是冯氏私印,见宁珏执意让裴晏帮  他想变通之法,她不由拿出那几本盖了印信的书册随意翻动起来,盖了私印的书,多是诗文籍册,姜离翻着无趣,正打算放下之时,忽有一张薄纸从书页之中掉落下来——

    姜离忙倾身去捡,可就在她弯腰看清纸上图画之时,表情骤然一变。

    裴晏正注意着她,见状立刻上前。

    姜离捡起薄纸,裴晏一瞧,便见纸上是一副身披法衣的尊者小像,只是那小像模糊,又落于一形状怪异,印有四方凶兽纹样的八卦图内,与寻常的神佛像相比,莫名透着两分诡异之感。

    裴晏忙问,“怎么了?”

    “你可看得出这是哪位神佛?”姜离盯着小像,“不知为何,我觉得这幅小像在哪里见过……”

    宁珏这时也倾身来看,很快道:“我经常去相国寺,可却不认识这是哪方神佛。”

    “相国寺”三字一出,姜离只觉脑海中一道电光闪过,“我想起来了,我在相国寺济病坊一位帮厨家里见过——”

    第132章 旧日疑云

    “济病坊的帮厨?你怎还去过人家家里?”

    宁珏极是好奇, 姜离道:“说来话长,当时我是想去给那位大嫂看病,却不想去的时候人已经病逝了,那位大嫂讳疾忌医, 颇信神佛, 当时屋子里便挂着这么一张泛黄的小像, 没想到冯筝这里也有——”

    姜离越看越奇怪,“但实在看不出这是哪方神佛。”

    宁珏道:“其实除了佛家道家,民间也有许多地方神仙, 许多人宁愿信这些小神仙保佑自己,也没什么奇怪的吧。”

    宁珏所言的确常有,但姜离一转头,却见裴晏神色凝重, 她不解道:“裴少卿可是看出了什么来?”

    裴晏道:“我对这幅神像并无印象,但这四方凶兽纹样,我却见过极相似的。”

    姜离很是意外, 裴晏接着道:“若未记错, 我应是在师门某本典籍上见过。”

    “咦, 我怎无印象?”宁珏再看两眼, 仍是一脸茫然, “这些凶兽多半是上古传说中的, 师门稀奇古怪的典籍颇多,见过也不算什么, 只要与案子无关便可。”

    姜离遂道:“若是地方神仙,冯家祖籍可在长安?那位程大嫂本就是城外之人, 他们两家地位悬殊,却供奉同一地方神仙, 总有些古怪。”

    裴晏也若有所思,“若想解开疑问,我往师门去封信便可。”

    宁珏讶然,“你们也太谨慎了……”

    姜离不置可否,只将书册与小像递给裴晏,见外头天色不早,告辞道:“案子既定了,那我便不多留了,裴少卿若要我相助,派人来府上知会一声便可。”

    姜离说完便走,待她出门,宁珏的目光也随她而去,裴晏道:“你请薛姑娘给宣城郡王看病,倒是十分放心。”

    宁珏收回视线,“师兄有所不知,此番可是薛姑娘帮了我们,小殿下自小智识不及旁人,我们都只当他开智晚,像许多孩童说话晚,但长大了也是与同龄之人一样聪明的,可小殿下却不一样,尤其这一两年越发明显。”

    “我从前常年不在长安,还不知情,这一两年知晓后替姐姐着急起来,那么多太医给殿下调养,也只有薛姑娘看出了症结,还不计前嫌告诉了我们,她若不说,让小殿下年岁越来越大却是个呆子,到时候岂不是一切都来不及了,那她姑姑定十分开心,可她不计前嫌直言,我自然得信她。”

    裴晏跟着道:“不计前嫌?”

    “是啊,她回长安虽不久,可她一定知道当年之事,我们对薛氏怀疑多年,如今哪个薛氏人敢沾手小殿下的事?但她不怕风险,也不计较两家恩怨,长安城有人说她是活菩萨,我看一点儿错都没有!”

    宁珏毫不设防,裴晏问:“换做是你,你能做到吗?”

    宁珏想到李翊之死,断然道:“自然不能。”

    裴晏微微蹙眉,宁珏道:“这几年虽无证据,可我断定当年的事与薛氏脱不了干系,若让我出手救薛家之人,我可做不到,所以才说薛姑娘是活菩萨嘛!”

    裴晏便问:“那薛姑娘呢?”

    宁珏眉眼微松,“她当然不同,她若治好了小殿下,便是我宁家的恩人,往后她是她、薛家是薛家,我必定不会迁怒于她。”

    裴晏颔首,“那你可得记住今日之言。”

    宁珏胸膛一挺,“一言既出十马难追!”-

    虽请托到了裴晏跟前,但姜离也知道,想要不引人瞩目并非朝夕之功,她耐心极好,至初四这日,又前往宫中授医。

    针灸之道博大精深,有一众医官为主,姜离仍以妇人病为要讲授,待至午时歇息,便见明卉独自站在门廊之下,目光不时往姜离处看。

    可姜离看过去,她又急忙埋下头去。

    姜离饮了半盏茶,把明卉叫来跟前问话,“你一副欲言又止之象,可是有事?”

    明卉紧抿着唇角满面艰难,姜离略低声道:“可是你前日问过的医案还有何疑难之处?”

    明卉双手绞在一处,又想问,又忌怕,姜离见近前无人,便道:“你那位长辈彼时缠绵病榻良久,入冬之后,昼尚安,夜则烦,不进饮食,心痹气窒,病发之时左手无脉,右手沉细,世间大夫已以死证论之——”

    明卉医案写的繁复,姜离简明复述一遍,道:“此病多因寒气客脾肾三经,真气大衰,非寻常汤液能医,灸中脘五十壮,关元五百壮,日服金液丹、四神丹温阳散寒,取中脘、关元重灸,乃应脾肾、补元益气、逐寒散凝,《扁鹊心书》道‘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故先以艾火灸再合丹药调理①,你有何处疑问?”

    姜离语声徐徐,神色温文,明卉不住抬眼看她,犹豫半晌,忍不住道:“可……可若艾灸之后,人却暴亡了呢?”

    饶是姜离已有所料,此刻也不禁心头一跳,“这绝无可能。”

    明卉急切道:“姑娘可确信?”

    姜离道:“只要你的脉案无错,那艾灸便是救命之策,绝不会暴亡。”

    明卉唇角紧抿起来,面色也发白,姜离这时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