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鹤唳长安》 120-130(第6/22页)
姑娘也不愿意,也没说成,幸而冯公子年纪不大,倒也不必着急。”
国公夫人严氏的兄长严敏德如今任礼部郎中,官品虽不高,但有段国公府和肃王府做靠山,自然看不上一个小小的冯家。
姜离心中了然,又忽然道:“我记得冯筝原配是冀州刺史之女,刺史虽是从三品之列,但冀州乃下州,这个从三品还需减去半阶,虽说不该以门第论,但原配如此,何以续弦之时,段霈一定要给冯筝说个高门之女?寻个能与冯筝琴瑟和鸣的夫人不是更好吗?”
明坤抓了抓脑袋,“这个小人也不明白,可能世子想让冯公子做助力,想让他未来的岳家能提拔他一二八。”
姜离沉吟着,又问:“你家世子出事前两日,可曾吩咐过你什么奇怪之事,比如让你准备什么肠衣鱼泡的——”
明坤一脸茫然摇头,“没有,准备这些做什么?”
姜离遂道:“那当日赴宴之前,他是从何处出发的?”
“是从衙门过去的,当时有差事未完——”
姜离了然,“好了,没什么要问的了,时辰不早,我就先告辞了。”
明坤应是,又送了两步方才返身回灵堂院。
待出段国公府,时辰已经不早,眼见日暮西垂,姜离上马车后先出了一会儿神,怀夕忍不住道:“姑娘,我们眼下回府吗?您刚才问了那么多,还拿裴大人当幌子,是想到了案子的线索?”
姜离回过神来,先吩咐长恭,“去寿安伯府——”
在怀夕惊愕的眼神中,姜离哼道:“拿他当幌子怎么了?难道我查问这些,不正是对他有助益?”
怀夕无法反驳,“那您现在去寿安伯府是为何?”
姜离目光微沉,“当日我们在庆春楼遇见李策他们时,我便听阿慈说过冯筝,说冯筝娶的是冀州刺史明家的女儿,二人算是青梅竹马长大,后来成婚也算是鹣鲽情深,但去岁过年时,这位明姑娘出意外过世了,而后一年不到,段霈便托国公夫人给冯筝说亲,这怎么看怎么奇怪……阿慈应是认得那位明姑娘的,我要去问问明姑娘因何意外而死。”
怀夕眨眨眼,“但是明坤不是说,段霈要扶植冯筝,要让他未来岳家对他有提拔之力吗?”
姜离道:“提拔之力?他若想真的提拔冯筝,有谁比得上肃王?且明坤说段霈对冯筝有如半个兄弟,可段霈此人本是天之骄子,哪可能轻易把属下视为兄弟?更别说他还有个亲弟弟。而段霈在金吾卫当值,为了立功不择手段,从来不把底下人的性命当回事,冯筝虽是官家子弟,但他父亲只是个户部员外郎,如今还病退了,按段霈的性子,他凭何对冯筝如此尽心尽力?”
怀夕重重点头,“对哦,国公夫人亲自出面说亲呢。”
马车迎着西垂的金乌一路疾驰,等停在寿安伯府之外时,天边已是晚霞似火,怀夕上前叫门,很快门房热情地将姜离二人迎了进去。
见到付云慈之时,付云慈正带着丹枫和墨梅整理旧书册,见姜离来了,她连忙招手道:“你快来看,把这些书册送去济病坊可好?”
姜离走近了看,“这么多书,全送走?”
付云慈笑道:“这些大部分是幼时开蒙的书,还有好些是当年在书院用过的,有时候同一套书要收好几个版本,如今整理起来,便觉毫无必要,济病坊不是有学堂吗,送给孩子们读应当适合……”
姜离自然替孩子们多谢她,待丹枫奉了茶,姜离一边帮忙整理书册一边道:“我今日过来,是想起年后我们在庆春楼之时,你提过冯筝的事。”
付云慈有些意外,“冯筝怎么了?”
姜离道,“我今日代我父亲去段氏致哀,遇到了冯筝在段氏帮忙,听段家的人说,段国公夫人这几月在帮冯筝说亲,我便想起你说的,他的原配夫人是冀州刺史之女明安贞,你可是认得明姑娘?”
付云慈顿时唏嘘起来,“可不是认得,这位明姑娘的祖母和我祖母是旧识,当年同在相国寺礼佛,是极和蔼可亲的老人家,我幼时和明姑娘还请过一个女先生,后来他们举家去往冀州,我们便断了来往,再后来,便是她回长安嫁给了冯筝。”
“你说他们是青梅竹马——”
“不错,冯筝族中的姑姑嫁去了明氏族中,他们算是有些远亲,二人幼时相识,只是冯大人一直在长安为官,明家却多在外放,但即便如此,他们二人少时常有书信来往,两家父母知道,也并未拦阻,后来二人十五六岁便定了亲。”
姜离叹道:“那冯筝应该对明姑娘十分深情才是啊。”
付云慈想到徐令则,冷冷一笑道:“当年琴瑟和鸣之时,应是深情的吧,去岁明姑娘出了意外,冯筝深情也不过一年罢了。”
姜离忙问:“明姑娘是怎么出的意外?”
付云慈肃然道:“听说是过年去山上上香,结果雪天路滑,马车从山道上跌下了山崖,人摔在了怪石堆里,重伤不治而亡了,出事后半个月我们府上才知道消息,当时人都已经下葬了,因后来两家没了往来,母亲想了想,只派人赠了一份丧仪。”
姜离拧眉道:“是去相国寺上香?”
付云慈摇头,“不是,明氏族地不在长安城内,是在城外一个小县,当时明姑娘回娘家去了,跟着父母回了族中祭祖,她是去那县内一个十分灵验的观音庙进香的,她与冯筝成婚三载无子,母亲说怕是去求子的,结果没想到……”
说至此,付云慈愈发遗憾,“我记得明姑娘是个十分胆大洒脱的姑娘,幼时学过些拳脚功夫,为人也颇为仗义豪气,我幼时体弱,个头在同龄人之中算矮的,幼年跟着母亲出去赴宴,遇见些跋扈刁蛮的,我总被欺负,有两次便是她帮我出了头,因此这些年我一直记得她的好,当年我们都要去书院增几分才名,她却不愿受管束,宁愿跟着父亲赴任去见识外头的天地,后来回长安我与她打过两次照面,虽不如幼时那般亲厚,但瞧她言谈举止和少时也无变化,仍是明媚直率喜着红裙,说来和桐儿的性子有些像。”
一听和虞梓桐性情很像,姜离眼前仿佛也浮现出了明安贞的模样,她一时心头发堵,“真是天妒红颜,那明家人如今可在长安?”
付云慈摇头,“明姑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姐姐远嫁,哥哥也放了外任,明姑娘出事之后,举家悲痛,后来他父亲治丧之后去了冀州赴任,她母亲也随了去,今年过年我母亲还派人去问候,可他们都没有回来,只怕是不想回这伤心地。”
话音落下,却不见姜离接话,付云慈奇怪道:“怎么了?是冯筝看好了人家要成婚了?”
姜离失笑摇头,“没有,我是奇怪,冯筝与段霈交好,大家都觉得是冯筝在巴结段霈,但未想到段霈为冯筝的婚事,还真是尽心尽力,此前竟然要给他说和陇右节度使孙家的姑娘……”
付云慈一听就变了脸色,“孙蓁?!好一个冯筝,胃口真是不小,人家孙家的掌上明珠,何以去给他做续弦?且这才多久,就想攀更高的枝了!”
付云慈为明安贞不平,想到庆春楼那次炙鹿宴,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我就说嘛,上次在庆春楼,何以孙蓁也在,却原来是为了冯筝,还一口一个‘阿贞也不愿他沉湎过去’,他也真好意思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