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天宇开霁》 250-260(第3/17页)
华瑶只问了一句:“他们现在能开口说话吗?”
第252章 始见因缘等无状 “你会不会杀了我,取……
紫苏如实回答:“贼人强迫他们喝下了迷魂汤, 卑职给他们找来了解药,服用解药之后,现有十二人苏醒过来, 其中四人正是暗探。这四人武功高强, 身体复原比常人更快, 已无大碍了。”
华瑶下令道:“你把他们带过来, 我亲自查问。”
紫苏领命告退。片刻之后, 紫苏又和那四个暗探一同回来了。
华瑶仔细盘问了一番,终于把前因后果问清楚了。
事发当夜, 暗探登上画舫后不久, 那画舫主人竟然察觉到了他们的行迹, 当即放出了几种烟雾。暗探吸入了烟雾,只觉得神智恍惚, 连自己姓名都不记得了。
画舫上的武夫把他们五花大绑,扔进了船舱,他们隐约听见那些武夫说,要把他们运到丹芝,当作奴隶卖掉。他们练过武功, 身强体壮, 正是丹芝富户喜欢的模样。丹芝富户也有控制武功高手的秘法,能让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华瑶听完他们的描述, 又对丹芝人刮目相看。她不该小瞧丹芝富商, 能在江南发大财的商户,必定身怀过人的本领。
丹芝是吴州首府, 也是吴州最繁华富丽的大城。丹芝夜景向来热闹,青楼楚馆彻夜不休,赌坊茶楼宾客不绝, 素有“一轮皎月,满城灯彩”的美名。丹芝的贱籍人数,
也是全吴州最多的。华瑶想要把丹芝整治过来,真是一件极难的事,远比整治秦州宛城困难得多。
华瑶又问:“那船上的姑娘是从哪里来的?”
紫苏道:“也是从民间掳掠来的。卑职记下了她们的姓名籍贯,也派人赶去了绣城衙门,把失踪人口的数目核对清楚。”
华瑶道:“好,你全权负责此事。”
紫苏双手抱拳:“是,卑职遵命。”
华瑶思索了一小会儿。她站在河岸上,来回踱步。
华瑶只能在吴州停留十天。再过十天,她必须赶回京城,天下之大,江湖之广,可不只有一个吴州。她还要在十天之内完成自己的计划,她感觉肩上的负担越发沉重了。
华瑶轻叹一口气。
谢云潇依旧站在她的身边。大雨倾盆,他们二人身上不曾沾染一滴雨水,像是独立于喧嚣世界之外。
风声雨声连成了一片,谢云潇又低声问:“你还在担心什么?”
华瑶抬头望天:“绣城奸商拐卖人口、私运官盐,已犯下了重罪,若是继续顺藤摸瓜,应该可以抓到更多犯人。然而,此案毕竟是在绣城发生的,审理此案的官员,多半来自绣城衙门。奸商与衙门之间,是否存在任何勾连?”
谢云潇道:“官商勾结,并不罕见。”
华瑶目光一转,又看向了官船。她已经猜到了,工部尚书邹宗敏与此案相关。
几年前,她还只是一个不受宠的公主,她也从内廷外朝听说了不少消息,比如,海寇又烧毁了官船,官府损失了许多货物……诸如此类,数不胜数。官船的建造与修理,向来都是工部负责,工部尚书熟知每一艘官船的重量、容量,没人比他更明白要如何把官船从国库偷运到私库。
“好他个邹宗敏,”华瑶喃喃道,“真是胆大包天。”
难怪邹宗敏整天奉承华瑶,甘愿从自己的私库里掏钱出来,补贴修缮广明宫。他把孝敬皇帝当作了生平第一大事,这也是他如今唯一的救命稻草。他的所作所为一旦败露,他本人是逃不过一死的。
谢云潇又记起了前任户部尚书在皇城自尽,以死为谏,只求昭宁帝能够审理江南贪污案,把东无和邹宗敏一并治罪。
东无已死,邹宗敏仍是工部尚书,至今没有获罪。谢云潇并不知道华瑶有什么筹划,他自言自语:“邹宗敏不该与东无结党营私。”
华瑶感叹道:“其实邹宗敏也没得选。东无要是看上他了,他拒绝东无,左右逃不过一个‘死’字。”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华瑶和谢云潇正在谈论东无,忽听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华瑶转过身去,只见一群官兵正在官道上疾驰。雨天路滑,这些人的行速分毫不减,领头人是个会武功的文官,大约三十多岁,相貌端正,神色端肃,此时还穿着一身官服,外面罩着一件破旧蓑衣,似乎是在营造一种清贫廉洁之感。
“那是绣城知府,”华瑶向谢云潇介绍道,“名叫朱贤勤,他是昭宁十五年的进士。他本来在京城顺天府任职,后来又调任了绣城知府,算是升官了吧。我怀疑他和东无关系匪浅。当年他在顺天府当值,东无的小舅子惨死街头,顺天府负责查案,几个月都没查出一点头绪。”
谢云潇也听说过这个案子。此案又名“昭宁第一悬案”。
当年东无迎娶了一位贵族小姐。婚后不久,这位小姐患上了怪病,从此再也没人见过她。她的父亲正是大名鼎鼎的曹国公。曹国公要为女儿讨说法,几次三番上书皇帝,皇帝也派了太医去东无府上探望。太医都说,那小姐感染了不治之症。
曹国公夫妇亲自拜访东无,又被东无赶了出来。曹国公夫人就在他家门口大骂“畜生”,她把自己的安危抛之脑后,疯了似的,只想再见女儿一面。
隔年开春,曹国公世子,也就是东无的小舅子,暴毙街头。他的头颅和身体分开了,死不瞑目。至少上千人看见了他的尸体。
昭宁帝震怒,命令顺天府彻查此案,顺天府查了几个月,却没找到一点线索。曹国公夫妇抑郁成疾,先后因病离世,昭宁帝渐渐也淡忘了此案。
谢云潇不禁问道:“昭宁帝为什么没有继续追查?”
华瑶小声道:“这个嘛,依我看来,我爹身边的宠臣,多半都很擅长阿谀奉承,我爹几乎听不见真话。久而久之,他就不会考虑太多实事。”
谢云潇道:“他不想顾全自己的脸面吗?”
华瑶道:“他的宠臣不会说,那是昭宁第一悬案,只会告诉他,陛下圣明,陛下是千古一帝,曹国公一家命短福薄,幸得陛下垂怜,实属他们三生有幸。”
谢云潇总结道:“把坏事说成好事,把好事说成幸事。”
“不错,”华瑶点了一下头,“这就是阿谀奉承的精髓。”
*
马蹄声由远及近,众多官兵勒紧了缰绳,下马行走。绣城知府朱贤勤走在这一支队伍的最前方,他心事重重,始终不曾抬起头来。他从官道走向码头,只见镇抚司高手排成两列,华瑶和谢云潇站在队列之间,气势非同一般。
朱贤勤连忙跪到了地上:“微臣绣城知府,朱贤勤,拜见陛下,恭请陛下圣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贤勤身后的绣城官兵也跪下去了,齐声道:“恭请陛下圣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地上铺着一层青石板砖,雨水横流,把朱贤勤的官服下摆浸湿了。他磕了一个响头,脑门撞在石板上,闷声一响。
华瑶道:“起来吧,免礼,平身。”
朱贤勤这才站起来:“微臣不知陛下圣驾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