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开霁: 240-2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天宇开霁》 240-250(第7/20页)

付给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年过七旬,而华瑶年仅二十岁,还不到七十的三分之一。

    华瑶尚未出生时,太皇太后已在后宫残酷斗争中获胜,亲手把她的儿子送上了帝位。此后她周旋于外朝与内廷之间,屹立多年而不倒,阅尽人情,览尽世事,此等胸襟和手段,远远胜过了华瑶以往的对手。

    华瑶猛然反应过来,太皇太后是在敲打她。

    太皇太后知道华瑶想要废除贱籍,也知道杜兰泽的身世来历。

    杜兰泽原本是琅琊王氏的大小姐,因受她的父亲连累,充入贱籍流放到了沧州。琅琊王氏的祖宅在青云山,那青云山上的特产,正是甜杏仁。

    太皇太后命令光禄寺把银耳羹换成杏酪羹,也算是一种隐晦的提醒。她不会放任华瑶改革变法,华瑶若要坐稳皇位,必须遵守祖上流传下

    来的规矩。她不支持华瑶废除贱籍,更不允许华瑶擅用权势,她能容忍杜兰泽官拜三品大员,已是她格外开恩了。

    华瑶淡淡地笑了笑。

    太皇太后瞥见了华瑶的笑容,也对她微露笑意。太皇太后把她的金勺放入一碗枣泥糕之中,偏偏枣泥糕还是华瑶最喜欢的零食。

    华瑶开口道:“众卿听令。”

    奉天殿内外的文臣武将全都跪了下去,大殿上安静得没有一丝杂音,华瑶沉声道:“朕今日初登大宝,大宴群臣,既是款待众位爱卿,更是庆贺朕君临天下。众位爱卿应当勉力尽心,辅佐朕共理国事。朕身为一国之君,言出如令,令出如山,众卿与朕同德同心,朕也必定会体恤众卿。君臣同心协力,便是大梁万民之福,社稷之幸。”

    满朝文武齐声回答:“承蒙陛下圣恩浩荡,微臣谨遵陛下谕旨。”

    华瑶道:“众卿平身,复位。”

    众人这才站起身来,重新坐到了各自的位置上。

    与此同时,五品以及五品以下的官员都坐在奉天殿的殿外。这也是皇城奉行多年的规矩,每当举行大宴,只有四品以上的大官才能进殿用膳,五品之下的文臣武将只能坐在殿外走廊上。鸿胪寺供应的饭食也是按照官阶划分的,官阶越高,饭食越好。

    俞广容有些烦闷。她的官阶,恰好是正五品。

    俞广容今年三十四岁,原本只是秦州一个小县令,后来她追随华瑶,顺利平定永州叛乱。她从未上过战场,却也做出了功绩,帮助华瑶在永州赈济饥民、遏制乱象。

    华瑶赶赴沧州之前,把俞广容调到了京城任职。俞广容负责安置京城流民。她办事尽心尽力,连续几日不眠不休,把粥厂和赈济局打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还收养了四个瘦弱孤儿当作自己的孩子。

    俞广容没有贪污一分钱,更没有欺辱一个人,只是经常与京城各个衙门的官员打交道。她太想升官了,做梦都想升官,她要不顾一切地往上爬,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每一个官职比她高的官员都有可能成为她的人脉,因此她很看重官场上的交际往来。

    旁人知道俞广容是华瑶的近臣,却不知掉华瑶对她有多器重。

    华瑶回京之后,一连下了几道懿旨,任命杜兰泽、沈希仪为文渊阁大学士,官拜三品,商户出身的白其姝都在内廷尚宫局挂上了一个六品虚职。

    反观俞广容,只做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五品官,实权不多,面圣的机会也不多,就连奉天殿的大门都没进去。

    虽然尚酒局、尚食局的女官正在殷勤伺候她,她还是忍不住把目光投向了奉天殿的殿内,隐约能听见四品以上大官的谈笑声。

    官差一级,低人一等。

    君心难测,俞广容叹了一口气。她往前看,看见了坐在她对面的朴月梭。

    朴月梭是华瑶名义上的表哥,朴家也是华瑶名义上的母族。然而,今天的大宴上,朴月梭也没进入内殿,正如俞广容一般,他的官阶只有五品。

    俞广容朝他笑了一下,颇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意味。

    朴月梭报以微笑,眼里却没有一丝笑意。

    少顷,奉天殿内的谈笑声更响亮了,原是各位文臣都在即兴作诗,当成今日大宴上的献礼。

    太皇太后忽然开口道:“哀家记得,翰林学士朴公子文采斐然,他是太上皇钦点的登科进士,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不如让他进殿献诗一首?”

    华瑶的脸上没有表情,心里却感到疑惑。

    太皇太后为什么忽然提到了朴月梭?

    虽然朴月梭是华瑶的表哥,也曾帮助华瑶清理账本、完善钱法,但是,一来,朴月梭在秦州的政绩并不是非常出色,至少没有出色到让华瑶决定破格提拔的地步;二来,华瑶宠信的文臣武将多半在战场上立下了血汗功劳,或是在治理政务上成绩显著,朴月梭既没有战功,也没有文治,华瑶找不到理由把他送入文渊阁,只想让他再多历练两三年。

    华瑶只思考了一瞬,回答道:“既然皇祖母传召他,就让他进殿献诗吧。”

    话音落后,朴月梭缓步走入殿内。他的行动举止十分端庄,叩拜的礼节落落大方。他身穿青色官袍,也有青山绿竹的洒脱之感。

    朴月梭当众念了一首长诗,恭贺华瑶登上大位,果然是文采斐然,字字珠玑。

    内阁老臣杨芳树忍不住称赞他的文字功底:“朴公子真是出口成章。”

    就连谢云潇的祖父谢永玄也附和道:“朝堂上人才辈出,朴公子不愧是后起之秀。”

    谢永玄极少评价晚辈,却也有惜才爱才之意。

    华瑶依照惯例道:“好诗,当赏。”

    内廷女官送来纹银一百两,朴月梭抬起头,目光紧盯着华瑶,又飞快地把头低下去了。他道:“微臣跪谢陛下隆恩。”

    华瑶听见谢云潇极轻地冷笑了一声。又因为殿内琴瑟乐声连绵不断,也只有华瑶听见了谢云潇的冷笑。

    御桌的四周垂落着墨黑色龙纹锦缎,无人能看见桌下发生了什么。华瑶悄悄抬起鞋尖,轻轻地碰了碰谢云潇的脚踝。谢云潇的双腿膝盖反倒向着华瑶挪动了半寸。华瑶推动了她的金杯,谢云潇又给她倒了一杯茶。

    太皇太后忽然道:“两位爱卿都说好,朴公子的才学确实高妙,赐坐,赐茶。恰如那首诗上所说,新君是中兴之主,承袭祖宗之业,实行朝纲之法,大梁的臣民都能长享太平盛世。”

    华瑶听出了太皇太后的言外之意。华瑶继承祖业,沿袭朝纲,不做任何大变革,天下才能长久安定。

    太皇太后非要把朴月梭拉出来,恐怕也是在敲打华瑶。这其中的意味十分微妙,又十分高明,乍一看上去,似乎是太皇太后照顾华瑶的母族,她对华瑶只有一片慈爱之心。

    华瑶记起了她的父皇。他身中剧毒,浑身溃烂,下毒人正是太皇太后。

    华瑶并不觉得害怕,只觉得一切尽在她的掌控之中。虽然太皇太后城府高深,皇城的权位之争没有炮火硝烟,根本不会撼动华瑶的地位。

    华瑶牢牢地掌控着大梁朝数十万精兵,各省各府的臣民对她心服口服,与她相比,太皇太后的筹码太少了。

    又过了半个时辰,宴席快要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