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开霁: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天宇开霁》 210-220(第23/26页)



    华瑶拿起三炷香,敬天祈福,供在了金玉鼎上。

    礼部尚书捧出一道圣谕,高声诵读道:“公主华瑶,天资颖慧,才识俱优,智勇兼备,爱民恤物,宽仁厚德,屡立克定之功,即成帝王之业,兹恪遵皇太后慈命,于昭宁二十七年二月五日,授华瑶以玉册、玉宝、御杖,立为皇太女,以承祖宗之业,以慰臣民之望,继明四方,君临万国,祭告宗庙,昭示天下,钦此!”

    第219章 治典兴邦 她掌管天下事,也想庇护天下……

    礼部尚书宣读圣谕的时候, 华瑶只觉得身心舒畅。她特别喜欢那一句“屡立克定之功,即成帝王之业”,建功立业, 建功立业, 正是她的远大志向。

    晌午时分, 天光灿烂, 礼官跪在地上, 敬献玉册和玉宝。

    华瑶接过玉册和玉宝,稍微举高了一些, 众臣异口同声道:“皇太女册宝礼毕, 臣等不胜荣幸之至, 臣等叩见皇太女殿下,皇太女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臣又行了一次跪拜礼, 高声道:“臣等叩见皇太女殿下,皇太女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常寺的乐师奏响了礼乐。自古以来,太常寺掌管礼乐,太常寺卿又恰好是秦州人,她对华瑶心存敬慕之意, 这一次筹备典礼也是不辞劳苦。

    今日的礼乐声势浩大, 编钟、琴瑟、鼓箫、笙笛一同奏响,乐声嘹亮, 传遍了方圆百里。

    华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依然站在英武殿前, 观望着满朝文武,她一动不动地站立着, 众臣恭恭敬敬地跪拜着。她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脑海里想起一句“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又想起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她是大梁的储君,也是大梁的帝王,她掌管天下事,也想庇护天下人。

    华瑶把玉册和玉宝交给了执事官。乐声停止,礼官再次点燃了礼炮和礼花,烟花绽放,光芒闪亮,似是繁星漫天,晶莹耀眼。

    华瑶从英武殿上走下来,启用皇太女仪仗。御前侍卫展开了伞扇,敲响了金鼓,四品以上的官员缓慢站起身来。他们双手端着笏板,跟随华瑶走向文华殿。

    今日的天气格外晴朗,天光如水,暖风如烟,文华殿又点亮了九盏长明灯。殿内光辉璀璨,珠宝闪烁,如同九重天上的仙宫,显现出壮丽恢宏的气象。

    太后高座上位,若缘、琼英、顾川柏、谢云潇站在下方。华瑶原本不想让顾川柏出席立储典礼,不过太后派人传来口谕,隐晦地提到了顾川柏的家族绍州顾氏,华瑶就明白了太后的深意。

    顾川柏是皇族,也是绍州顾氏的公子。顾氏一向效忠皇帝,顾川柏又被方谨抛弃了,他至今无法接受现实。华瑶把真相告诉他,他还是一副浑浑噩噩的模样。华瑶又用他全家的性命威胁他,强迫他就范,他只能屈服,以皇族的身份参加立储典礼。

    官场上有传闻说,顾川柏言语冒犯,得罪了华瑶,华瑶把顾川柏软禁在皇城里,绍州顾氏全家上下数百口人的性命也难保了。

    今日,顾川柏在立储典礼上露面,绍州顾氏也会放下心来,若是方谨知道了这个消息,恐怕又会气得大发雷霆。

    为什么华瑶又想到了方谨?

    华瑶派出了两千精兵追捕方谨,却没有找到方谨的踪迹。难道方谨凭空消失了吗?方谨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更没有领兵作战,她还是朝廷下令追缉的逃犯,她能否调动沧州军营的精兵强将?

    顾川柏咳嗽了一声,华瑶回过神来。她看了一眼顾川柏,顾川柏的目光冷冷淡淡,寒冰冻住了似的。他的呼吸比平日里更急促些,他的情绪显然是很激动的,偏偏还要强行压制下去,华瑶也不知道他会不会突然昏倒。

    谢云潇与顾川柏站在左侧,琼英与若缘站在右侧。谢云潇似乎察觉到了华瑶打量顾川柏,谢云潇侧头看向了华瑶。华瑶立刻收回目光,停下脚步,抬头,仰望太后:“儿臣参见皇祖母,恭请皇祖母圣安。儿臣兹受册命,恭谢皇祖母隆恩浩荡。”

    除了太后之外,文华殿上所有人都跪了下去,又行了一次跪拜礼。大梁朝以“忠孝”二字治国,太后地位尊贵,权势显赫,众臣对她也是万分尊敬。

    太后道:“今日是昭宁二十七年,二月初五,册立华瑶为皇太女,入主东宫。皇太女文武双全,才智兼备,即日起,朝廷政务交由皇太女执掌,文武百官应当协力辅助,重振朝纲,守护大梁的江山社稷,皇帝能安心养病,百姓也能安稳度日了。”

    众臣齐声高呼:“臣等谨遵太后娘娘懿旨!”

    文华殿上,乐师又奏响了礼乐,礼官道:“请皇太女殿下升座。”

    华瑶站起身来,缓步走了四丈远,走到了她的座位旁边。她的座位距离太后仅有三尺,太后的目光温柔慈祥,俨然是关怀孙女的祖母。在华瑶的记忆中,太后从未用这样的目光看待过她。

    华瑶猜不到太后的心思,索性也对太后笑了一下。

    华瑶笑得明朗灿烂,太后的神色有了微妙的变化。太后搭在扶手上的翠金护甲稍微抬了起来,约有一寸高,又放下了。她命令道:“皇族宣礼。”

    除了华瑶和太后之外,今日在场的皇族仅有谢云潇、顾川柏、若缘、琼英四个人。皇帝的兄弟姐妹早已离世,华瑶没有叔伯姑婶,如今她也没有皇兄皇姐了,她平静地看着若缘。

    若缘行过跪拜礼,恭顺道:“臣妹若缘,恭贺皇姐荣膺册宝,臣妹不胜荣幸之至。”

    今日的若缘与往日不同。她的气息有些混浊,华瑶不禁感到奇怪,仔仔细细地打量她。

    文华殿上乐声缭绕,若缘跪伏在地上,华瑶看不清她的神色,也听不清她的气息。她又磕了一个响头,毕恭毕敬地行礼。

    若缘的举止落落大方,琼英倒是有些慌张。琼英的心里紧绷着一根弦。她攥着自己的衣袖,掐出了一条折痕,双手微微地颤动着。她戴着一双翡翠绞丝镯,磕到了金砖地板上,传出极轻的响声。

    华瑶忽然想起来了,多年前,琼英当着她的面,骂她是贱民。那时候,琼英和华瑶仅有七岁大,小小年纪,童言无忌,华瑶也没把她们的争吵放在心上。

    华瑶并不在意“贱民”这个蔑称,在她看来,“贱民”是大梁朝户籍制度的漏洞,别人骂她“贱民”,就像是在提醒她,“户籍制度有漏洞”。

    琼英不知道华瑶的心思。她深深地跪了下去,声音洪亮:“臣妹琼英,恭贺皇姐荣膺册宝,臣妹不胜荣幸之至!”

    若缘和琼英一同喊道:“臣妹叩见皇太女殿下,皇太女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华瑶道:“请众卿平身。”

    众人站起身来,礼官念出祝词,如此一来,今日的立储仪式算是告成了。

    礼部官员请出诏书,在皇城的城楼上大声宣读,当日又派出了上百名礼官,前往各州各府,颁布诏令,张贴榜文,把立储的消息传遍全国各地。

    *

    华瑶已是大梁的储君,太后把朝政大权交给她了,她自己的手里又有雕龙金印,皇帝的“病情”凶险莫测,华瑶代行皇帝的职权,合情合理。

    次日,华瑶拟定诏书,封赏功臣,嘉奖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