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开霁: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天宇开霁》 210-220(第17/26页)

一种迷魂香,从未练过武功的人闻到这种味道,便会神魂颠倒,不自觉地说出自己脑海里闪过的念头。

    这也难怪,方才,顾川柏说出了“强占姐夫”这种胡话,顾川柏心里愤恨不已,华瑶竟然把审讯的手段用到了他的身上,迷魂香的药效已经显现了。纵然他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意识,他还是身不由己。

    时间紧迫,华瑶可不能浪费,她又问:“姐夫,你回答我,姐姐会不会用谢承均来换你的命?你也是世家出身的贵族,姐姐也需要世家的助力。”

    顾川柏道:“你真是蛇蝎心肠,你快把我杀了,我不愿让公主为难。”

    华瑶淡淡道:“你不能死,你还有用,姐姐的兵力集中在哪些省份?”

    顾川柏道:“沧州和幽州……”

    华瑶道:“姐姐在京城又有多少兵力?”

    顾川柏道:“约有一万两千四百人。”

    华瑶道:“姐姐在沧州和幽州又有多少兵力?”

    顾川柏道:“二十一万四千人。”

    在此之前,华瑶曾经派人打探过方谨的底细,她打探出来的结果,差不多也是顾川柏念出口的答案。

    华瑶又问了顾川柏几个问题,顾川柏前言不搭后语,他的思绪越来越混乱,说话也越来越含糊,华瑶不必再审问他了,他知道的消息也不是机密,方谨似乎一直防范着他。

    华瑶

    走出了宫殿,她的心里有些烦闷,她集结了上万精兵,方谨却像是人间蒸发了,她找不到方谨的踪迹。

    方谨的公主府又有重兵把守,若要把公主府清理干净,至少需要一万以上的精兵,因此,华瑶命令紫苏先做准备,等到明天辰时之后,她还会派出精兵强将,支援紫苏,扫荡方谨的公主府。

    正当此时,华瑶的侍卫传来消息:“殿下,暗探在长门宫的宫道上发现了形迹可疑的人……”

    华瑶听完了暗探的汇报,又有些疑惑,长门宫距离她率兵驻扎的地方,仅有二十丈远,方谨不该出现在长门宫,难道她还想自投罗网吗?

    华瑶正打算耐心地等待一段时间,侍卫又来报信:“启禀殿下,长门宫外,约有二十名武功高手,扣押着五名人质……那些人质身穿绯红官袍,都是大理寺的官员……”

    华瑶道:“你们看见大理寺少卿,谢承均了吗?”

    侍卫道:“看不清楚,夜色太黑,雾气太重,人质的眼睛上蒙着眼罩,卑职认不出大理寺少卿。”

    华瑶猛然反应过来,这一切都是方谨的计策!

    谢家距离皇城约有三十里远,从谢家到皇城的消息来回传递一趟,至少需要两刻钟,这两刻钟之内,方谨的计策生效了。

    华瑶几乎可以断定,方谨没有抓到谢承均,顾川柏已被她舍弃了,此时此刻,她通过密道离开了皇城,甚至可能已经离开了京城。

    方谨在京城的兵力仅有一万,华瑶在城内约有四万精兵,华瑶在城外还有秦州、永州的支援,太后对华瑶的偏爱也是显而易见的。

    方谨当机立断,舍弃了京城,也舍弃了顾川柏,她这一招是“金蝉脱壳”,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华瑶早就应该想到的,对于方谨而言,顾川柏可有可无,当年顾川柏害死了方谨最器重的谋士,方谨此生都不会原谅顾川柏,她之所以把顾川柏留到现在,也无非是利用他,正如他曾经利用她那般,扶持他自己的家族。

    方谨把顾川柏留在皇城,又放出了烟雾弹,华瑶还以为,方谨要和华瑶决一死战,却没想到,方谨察觉华瑶兵力强盛,又另选了一条路。

    华瑶上当受骗了!

    华瑶顾不上整理自己的思路,她率领两千精兵,赶到了长门宫的宫道上,果然看见了被扣押的人质。

    谢云潇站在华瑶的身旁,华瑶道:“你仔细看看,仔细听听,那几个人里,有没有你的舅父?”

    谢云潇的目力和耳力极强,他清晰地辨认出那几个人的身形,纵然他们经过了乔装改扮,谢云潇还是察觉到了蛛丝马迹。

    谢云潇道:“那些人不是文官,他们都是武功高手。”

    华瑶道:“果然和我猜测的一样,你的舅父应该是安然无恙的,你再耐心等待片刻,就能等来谢家的消息。”

    华瑶做了一个手势,这一时之间,数百精兵冲向了那些人质。大约半刻钟之后,那些人死的死,伤的伤,又有几人咬舌自尽,只剩两三个活口了。

    又过了一会儿,谢家果然传来消息,前日以来,谢承均并未上朝,他告假了,与他的父亲一同在家休养。父子二人深居简出,极少有人知道他们身在何处,他们也不愿让人知道自己的行踪。

    谢家并未透露太多,华瑶的暗探倒是禀报得明明白白,原来,自从华瑶率兵入驻京城,言官发疯似的辱骂华瑶“乱臣贼子、杀兄篡位”,简直是“罪无可赦,恶贯满盈”,当然也把谢家骂得狗血淋头,谢家的家主谢永玄已有数日不曾上朝了。

    如今的朝堂上,谢家的名声不大好听。

    国子监的学生跑到了谢家在京城郊外的私宅,又用毛笔蘸着粪水,在围墙上写了一句:“败坏纲常,结党营私,天下人耻笑之极!”

    国子监的学生毕竟年轻,或许也是受人煽动,谢家并未追究,也并未宣扬此事,谢家的官员接连告假了,倒也是一种自保的良策。

    华瑶思考了一小会儿,谢家的这些事,都是小事,无关紧要,等到她上位的那一天,自然会有无数文官为谢家翻案。

    华瑶还想严查从京城通往沧州、幽州的关口,然而,沧州、幽州的官员不一定会听从她的命令,她要先把储君的位置坐稳了。

    既然方谨已经消失,若缘和琼英不成气候,安隐又是个傻子,除了她高阳华瑶,无人能登上至尊之位。

    华瑶转过脚步,走向了仁寿宫。

    *

    亥时三刻,太后仍未就寝。

    太后的手里捏着一串小叶紫檀佛珠。她坐在偏殿的一张蒲团上,她的面前是一尊白玉雕成的佛像,她抬头,又垂首,香雾缭绕之间,她的神色始终舒展着,仿佛没有一丝一毫的烦心事。

    仁寿宫的总管太监王全顺正站在偏殿的门外。他站得直挺挺的,心跳却是乱扑扑的,今夜,方谨和华瑶先后逼宫,方谨失踪了,华瑶的军队留守皇城,也不知道会闹出什么大事。

    王全顺侧过头,眼角余光瞥见了纪长蘅,纪长蘅一言不发,王全顺道:“纪姑姑?”

    纪长蘅道:“慎言。”

    王全顺道:“是,是。”

    他们二人还在当差,侍卫又来报信了,说是华瑶正往仁寿宫的方向走着,没人敢把华瑶拦下来。

    王全顺道:“纪姑姑,您去给太后传信吧?”

    纪长蘅并未推辞,她转过身,敲响木门,禀报道:“启禀太后娘娘……”

    纪长蘅这一句话还没说完,太后回答道:“哀家知道了,事已至此,四公主便是大梁朝的储君,你们都是仁寿宫的奴才,你们都要记住,维护储君的体面,也是你们的本分,纪长蘅,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