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开霁: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天宇开霁》 110-120(第18/20页)

般的语气说:“我本以为你和我同心同力,现在看来,你和我应该是互相依靠又互相猜忌。彭台县被叛军围困了三个多月,我率兵剿灭了叛军,这其中的艰险,没人比你更了解。”

    沈希仪连忙道:“微臣感激您的救命之恩,却不知如何报答您。您在民间极有威望,您的仁心义举也是微臣亲眼所见。请恕微臣冒昧直言,君王之圣德,恰如日月之辉光,普照万民,泽被天下,当今的诸位皇子或公主之中,唯独您有君王之像……”

    华瑶打断了沈希仪的话:“我确实救了你的命,但你也不用把这一份恩情时时刻刻挂在嘴边,我并不是挟恩图报的人。”

    沈希仪再次叩拜:“殿下的大恩大德,微臣铭心刻骨,没齿不忘。”

    华瑶依旧散漫地斜坐在软榻上,语声不急不缓地说:“你也看到了,在本月发行的这一份邸报上,彭台县的胜仗与我无关,

    方谨夺走了我的战功,朝廷把功劳算到了一群窝囊废的头上。”

    话到此处,华瑶的神态与初时大不相同。

    沈希仪抬头看她一眼,竟不敢再与她对视。她双目之中的一切情绪,就仿佛是消散的云烟一般渺无影踪。

    华瑶毕竟是高阳家的公主。纵然她不是无情之人,她的情意也淡薄得很,她能容忍臣僚的冒犯,却不会忽略君臣之别、尊卑之分。

    沈希仪有些惘然。她斟酌着说:“内阁擅自专权,朝纲荒废已久……”

    她一句话还没讲完,华瑶再次打岔道:“你知我知的事情,没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朝廷现在夺了我的战功,将来就敢削了我的兵权,但我的手里不只有这一万兵马,沈希仪,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沈希仪的呼吸略微滞涩了一瞬。

    沈希仪确实十分感激华瑶,但是,沈希仪也有自己的私心。

    沈希仪在彭台县扎根多年,她对彭台县的感情极其深厚。她知道华瑶必将造反。彭台县不能被华瑶当作大本营,彭台县的民众更不能沦为华瑶的垫脚石。

    沈希仪之所以劝说华瑶出兵,是希望华瑶率领一部分兵马离开彭台县,另择一座更好的城池。华瑶所在的城池,必定是叛军围攻的重心,那彭台县就能得到休养生息的良机。

    华瑶看穿了沈希仪的心思,故意说起了“秦州东部的十几万流民”。

    沈希仪方才还没反应过来,现在,沈希仪回过味了,华瑶是在威胁她。没了华瑶的兵力支持,十几万流民将会为彭台县带来一场血光之灾。

    原来华瑶与沈希仪的交锋,从她们见面之后的第一句话就开始了,沈希仪的寒毛立了起来。倘若彭台县再次遇险,朝廷也无力支援,京城仍处于动荡之中,彭台县经不起风吹雨打,那满城的百姓又将遭受怎样的劫难?

    文臣的纸上谋略,终归抵不过士兵的刀剑。

    沈希仪权衡了一番利弊。她躬身垂首,长跪不起:“殿下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令人钦佩不已。微臣听了您的话,茅塞顿开。”

    华瑶道:“你还想试探我吗?”

    沈希仪道:“微臣不敢。”

    华瑶淡淡地笑了笑:“如此甚好,你我之间不该有任何芥蒂。你刚才说什么弱不禁风,我倒要问问,你心里想的是谁?”

    沈希仪未有迟疑,开口报出了“杜兰泽”三个字。

    出乎沈希仪的意料,华瑶竟然说:“杜兰泽是方谨的人,你为何要提她呢,难道你和方谨有什么关系吗?”

    沈希仪还没回答,华瑶自顾自道:“按理说,军队打了胜仗,地方官员奏报朝廷,朝廷才会嘉赏战功……”

    沈希仪端端正正地跪坐着,坦然承认道:“是,您的推断准确无误,我隐瞒了您的功绩。您打了胜仗,拯救了数十万百姓,而我告捷的奏章上,却没有提到您的名字。”

    华瑶不怒反笑:“你倒是个见风使舵的人才。”

    沈希仪向她行了一礼:“承蒙殿下抬爱,微臣对您一片忠心,可昭日月。内阁把持着朝政,权势正盛,以微臣之见,如今的局势对您不利,您只能避实就虚,韬光养晦。”

    沈希仪说得好听,华瑶仍是半信半疑。

    华瑶的心里甚至冒出了一个新的念头。当年晋明纠缠沈希仪的时候,言官纷纷上奏,痛骂晋明的胆大妄为,那究竟是言官们义愤填膺,还是哪一位大人物在背后推波助澜?这一位大人物与沈希仪又有何种联系?

    晋明逃出京城之后,没过几日便抵达了山海县。晋明不敢让他的军队提前来山海县接应他,是不是因为山海县附近也有他不想惊动的人马?

    如此想来,晋明削减了彭台县的军资军备,并不只是为了泄愤。他综合考量了不少问题,却还是死在了华瑶的剑下。

    华瑶忽然坐直了身子。她紧紧地盯着沈希仪,沉声道:“京城动荡不安,秦州叛乱未平,如你所说,天下必有大乱。你必须忠心耿耿为我办事,才能保全自己、保全整个彭台县,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凭你的聪明才智,也无须我再多言。”

    沈希仪毕恭毕敬道:“多谢殿下指教,微臣谨当遵命。”

    第120章 应笑痴狂逐富贵 筹集军饷

    沈希仪提起“杜兰泽”的名字, 是想试探一下华瑶和方谨的关系。

    沈希仪没料到华瑶的城府如此之深。短短几句话之间,华瑶便能把真相推断出来。在这一场交锋中,沈希仪反倒落了下风。

    沈希仪不敢再有任何僭越之言。她沉默地跪坐着, 谨守着为人臣子的本分, 只等华瑶一声令下, 她便不得不服从。

    窗帘在风中飘荡着, 疏疏落落的光影投在白墙上, 翻来覆去地晃动了几次。华瑶终于开口道:“彭台县的银库里还有多少钱?”

    沈希仪猛地抬起头:“殿下!”

    华瑶冷声道:“我的士兵在彭台县出生入死,阵亡七百人, 重伤四百人, 还有一千多人伤势未愈, 他们的战功都被你亲笔抹杀了,我要如何向他们交待?粮饷的缺额又由谁来填补?沈希仪, 你不能只说好话,却不做实事。我对你向来宽厚,别再让我失望了。”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支利箭,直直地钉在沈希仪的心上。

    这一时之间,沈希仪也分辨不清, 所谓的“仁心仁术”究竟是不是华瑶的面具?华瑶借平叛之名, 行造反之实,劫不义之财, 杀不忠之辈。她会一步一步地走到高处, 直至登上帝王之位。

    沈希仪稍稍定了定神,方才回答道:“早在去年春天, 便有一群盗匪流窜于秦州北部。各地的卫所相互推诿,那一场祸乱就从秦州北部蔓延到了西部。去年秋天,秦州瘟疫横行、尸首遍地, 盗匪自命为‘秦州义军’,召集了数十万流民,洗劫了秦州北境的诸多城镇……”

    华瑶似乎早有预料:“你是不是想说,从那时候起,秦州官府就开始筹集军饷了?”

    沈希仪垂下头去:“是,彭台县也捐了一万四千两白银。”

    华瑶瞥了一眼金玉遐。

    金玉遐立即会意,温声说道:“秦州乃是中原的富裕之地,每年的税银至少有一千三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