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穿越异世娶夫郎: 310-3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熊猫穿越异世娶夫郎》 310-320(第2/25页)

验生活是什么。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自己尚且都不识过货,小二几个更不喜这东西,又大多搁家里,怕是压根就不懂,再说花楼,之前看他们年纪小,他也从没跟他们说里头是干什么的,孩子难免会好奇,不知严重,只当里头是玩乐的地方,他还能说什么。

    他想带他们多出去看看走走,以前是觉得没必要,现在他觉得太有必要了。

    可怕外头乱,他到底不敢带着他们出门,他让小厮把大门关好,时刻守着。

    饿极了的人,是没有人性可言的,家里人少,防范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蒋小三不懂事,还问蒋小一出了什么事儿了?

    “难民涌进城里来了。”蒋小一说:“这几天你们乖乖呆家里,不要再出去了。”

    “好,小三听话,不给大哥闯祸了。”

    赵主君说上次洪灾,衙门处理安顿的很快,这次灾难应该很快就能过去了,城里应该也不会乱起来。

    赵富民点点头,赵云澜却是看着白子慕:“你脸色不对,是觉得这次灾难没那么容易过吗?”

    蒋小一立马朝白子慕看去。

    白子慕嗯了声。

    这次怕是没那么容易安抚了。

    不是他乱想。

    而是大周这儿讲皇权制。

    历朝历代什么情况白子慕不懂,大周这儿历代先皇为稳固皇位,下头各地方,官兵、衙役都有严格的人数限制,而且,地方府衙是不允许囤太多粮的。

    屯那么多粮,想干什么?

    想造反吗?

    俗话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只要粮草多了,下头地方若是想造反,那就容易了。

    因此,大周下头各洲,能屯的粮,能招的兵都是有数的。

    虽怕造反,可不给地方官屯粮也不行。

    这年头走哪不是靠两条腿,就是靠牛马。

    路遥车马慢,牛马要是拉了重物,又能走多快?一洲之大,单靠两条腿走半个月都走不出去,要是不屯粮,一旦发生了什么事儿,单靠朝廷派粮,那人烂了粮都没能到。

    一洲屯粮有限,七月那会儿刚出了事,虽是不晓得官府拿了多少粮出来,但定是不会少。

    因为难民房屋被淹,田地被毁,排水整田,种下一茬庄稼,怎么都得等几个月才能有所收货,这期间,百姓能挖点野菜啥的吃,但几个镇,光靠野菜怎么填饱那么多人的肚子?

    肯定还要派粮。

    衙门粮仓,怕是早已伤筋动骨了。

    难民得不到救济,饿着了,肯定会闹会抢。

    白子慕猜的确实是没错,粮仓里头的粮不够了,张舒越派人算了一通,下头好几个镇子遭了难,预计有几万人,如今粮仓里头的粮食,最多能顶半个月。

    他派人前往京城禀报,等朝廷派粮来,怎么都不可能只半个月就送来。

    张舒越焦头烂额,到城墙上看了眼,沉默着没说话。

    城外乌泱泱的,全是逃难而来的难民。

    楼倡廉心里也不好受:“师兄……”

    “我这个知府,不称职啊!”张舒越沉着嗓子说。

    楼倡廉盯着城下看,眼眸半垂:“师兄,你别这么想,天灾人祸,逃不掉的。”

    张舒越没再说话。

    他是知府,老百姓们出了事,就是他的责任,推辞不掉的。

    平阳镇没事儿,但楼倡廉怕官兵守不住,让难民涌到镇上去,打算回去坐镇,临走前,听张舒越说了一嘴,要拿银买粮。

    这确实是个法子。

    衙门没有粮,可商户手里定是有的。

    只要粮食足够,其他事儿便都好说了。

    楼县令放心回了平阳镇,可没两天,张舒越的信来了。

    说衙门没有银子了。

    也不是没有,而是少,堂堂一洲,银子比预料的少,他怀疑是底下人贪了,首要怀疑的就是严信章。

    现在银子少,那意味着粮食就买不了多少,因为雪灾常常伴随着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因此肯定还得修建水利和道路,这些也得用银子,还有御寒的衣物被褥用不用买?

    这些都是需要买的,本来能拿来买粮的银子就不多,现在还被贪了,银子和数目对不上,如今可如何是好。

    这事儿算正常。

    就像一公司,会计贪了,老板有懂的,也有不懂的。

    毕竟老板也不闲,各有各的活,没谁一直盯着财务、会计瞧。

    张舒越平日忙,屯粮、和府银这些事儿,他平日也就过问几嘴,然后隔一年半载的抽查一次,上次查时,账本上的银子明明还在,现在要拿银子,下头人直接拿不出来了。

    那不是做假账糊弄他了吗?关键是他还没看出来。

    张舒越是气得脸红脖子粗。

    大发了一通脾气,将两个官员押了下去后立马召集人,该怎么办?

    底下人唯唯诺诺,噤若寒蝉,怎么办?问他们他们哪里能晓得,晓得了他们早当上知府了,哪还有你什么事?

    有人说等先安抚住灾民,等朝廷救援。

    张舒越骂了一声。

    这谁不知道,可一旦没了粮食,难民们饿肚子了,还安抚?安抚得住吗?

    等朝廷?

    说的轻巧,光等朝廷,那难民们不得饿死。

    大家商议来商议去,商议不出一个对症之策,毕竟各地方出了什么事儿,都是这么一套流程,封路、安抚、震粮、上报、震银。

    张舒越又给楼倡廉去信,问他有何主意。

    楼倡廉看完信,心说他也没什么好主意,但向来是柴米油盐。

    柴为什么排在第一位?

    因为它最重要。

    大雪天,能要人命的,不止饥饿,还有严寒。

    不过张舒越早安排人跑山里砍柴了,衣裳衙门没银子买,柴火总能捡的。

    可光烤火,不吃不喝也不得行。

    楼倡廉也没旁的主意了。

    楼宇杰在一旁,见着他愁眉苦脸,伸头过去扫了一眼信件,说:“这下可难搞了,今年我们平洲怎么回事儿啊?这么多灾多难。”

    楼倡廉捏着眉心,眼底泛着淡淡的青黑,楼宇杰晓得他从平洲回来忧心百姓,这几天并未怎么歇息,如今又听闻这种事儿,怕是更要心焦的吃不下睡不着了。

    “爹,要不问问我兄弟?”楼宇杰突然说。

    楼县令眼睛一亮。是啊!这小子馊主意贼拉多,问问他,没准他能有法子。

    城里有些心善的人家,会自个搁门前施些粥,赵赵云和蒋小一也在城门口搭了个灶台,熬了一些粥。

    他们是帮不上旁的忙了,可啥都不做,见着难民天寒地冻佝偻着身子到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