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我的老婆是黛玉[红楼]》 120-140(第15/27页)
去吧。”
从柳先生的屋子里退出来之后,徐某行慢慢吐了一口气,交代黛玉安排的小厮琴童好生照料,这才大步离去。
等回了正房,歪在榻上看书的林黛玉听见动静,抬首问道:“怎么样,柳先生那里安置好了?”
“都安置好了,我也趁机公开布诚了。”
林黛玉一愣:“怎么这么着急?”
“不是我要着急,是柳先生心细如发,在席上看出了端倪,主动询问的。”
他解开腰带,脱了大衣裳顺手挂在屏风上,一边伸懒腰一边说:“既然他都问了,我也不好拖着不说,索性就直说了。”
黛玉点头道:“那也好,至少能给先生留个坦诚的印象。”
徐茂行意味不明地笑道:“那可不一定,我看这位柳先生是个见多识广的,世人常用的小伎俩他见多了。”
这种人知世故而不世故,且行事早已不受世俗礼教约束。用一句后世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能够拒绝道德绑架。
说得再清楚明白一点,就是躺平,却又不是彻底摆烂式的躺平。而是活得起就活,活不起就死,对自身生死都没有执念。
按照常理来说,跟一个满身愁苦的人待在一起,真的很容易致郁。但柳先生自己有再多的愁苦,却都不给别人传达负面情绪,徐茂行就觉得他挺好的。
也无怪乎徒佼进宫读书之后,在几位先生里独独对他放不下了。
林黛玉听他说之后,也很是惊奇,她也是平生头一次遇见这样的人物,不由感慨道:“世间奇人奇事何其多也!真想到处去走走看看,像徐霞客那样增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但她心里也清楚,以家里目前的情况,她也只能在心里想想了。
徐茂行握住她的手,张臂将她揽进怀里,两人紧紧依偎,就像是冬天里挤在一起相互取暖的猫猫和狗狗。
“会有那么一天的。”徐茂行坚定地说,“等到大哥入了官场,我就急流勇退,咱们一起去游山玩水。”
黛玉在他怀中仰起头来,调侃道:“怎么,十年寒窗换的仕途,你也舍得?”
“那有什么舍不得的?”徐茂行坦然道,“我读书的初心,就是不想和你过苦日子,不想没有自保之力。等大哥起来了,咱们能啃哥了,我还那么拼命干嘛?”
黛玉捏了捏他的脸颊,根本没舍得用力,笑骂道:“你也就这点出息了。”
徐茂行笑嘻嘻地在她耳边问道:“姐姐不会嫌弃我没出息吧?”
湿热的气息扑洒在耳垂上,暖得林黛玉脑子发懵,只觉得手脚都软了起来,哪里听得清他究竟在说些什么?
“哎呀,讨厌!”黛玉红着脸推了他一下,抱怨道,“身上臭烘烘的全是酒气,还不快去洗漱?”
“好吧,好吧,都听姐姐的。”徐茂行摇摇晃晃地起身,还不忘回身笑道,“姐姐且等着我,我很快就回来。”
黛玉听出他的未尽之言,羞得捂住了脸,啐道:“呸!谁管你回不回的?真是个没脸没皮的!”
=====
且不说当也小夫妻如何胡闹,第二日一早,徐茂行就恢复了郭先生还在时的作息。
他先自己起来打了一套五禽戏,之后又把从前读过的书拿出来复习了两篇。因不知柳先生第一节课要讲什么,因而预习之事暂且搁置。
回去洗漱用膳之后,他就去提前去了书房,一边温书一边等着先生来。
大约又过了一刻钟,柳先生才夹着一册旧书不紧不慢地走了进来。
等双方见过礼之后,柳先生也不拖沓,直接展开那册旧书说:“五经之内,《诗经》为首,你我师徒就以《诗经》作为开篇吧。”
《诗经》的开篇就是国风*周南里的《关雎》,柳先生先从国风开始说起,深入浅出,竟是比郭先生讲课更加松散一些。
“朱子云:国者,诸侯所封之域;而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他先是仔细讲解了《诗经》里“风”这个部分主要记录的是劝谏教化之言,大谈特谈之后,问徐茂行记住了吗?
“学生记住了。”徐茂行点了点头。
却不想柳先生忽然话锋一转,嗤之以鼻道:“方才说的那些,都是科举的时候用的。要让我说,《诗三百》乃是先民至情至性,由心而发,以我口唱我心。
先民天真烂漫,只求一日三餐和三尺安睡之榻,哪里会管什么劝谏君王,治国平天下?不过是后世读书人假托先人之名,却扭曲先人之意,牵强附会罢了。”
徐茂行:“…………”
——好吧,老师,我知道您至情至性了。但咱正讲课呢,我读书就是为了科举呀,咱能先别发散吗?
第132章 分别
第一次上课,就让徐茂行充分认识了这位新先生的不拘一格和愤世嫉俗。
一开始徐茂行不大习惯,总觉得柳先生讲完正课之后总是这么发散,很占用他的休息时间。
原本一个时辰就能讲完的课,再发散发散,至少得多占用两刻钟,多的时候半个时辰也是有的。
但慢慢的他就听出滋味儿来了。
虽然后世人大多蔑视封建王权,但那是因为毕竟不生活在封建王权的统治之下,没吃过被封建社会压榨的苦,所谓的蔑视多少有点高高在上的虚浮了。
可柳先生不一样。
虽然不知道他具体经历过什么,但只要看见他这个人,看着他那张脸,就不难猜出他是趟着苦水走过来的。
记得后世有部喜剧电影,里面有句台词——你的脸上写满了故事。
放在那个电影里,观众哈哈大笑之余只觉得讽刺。可把这句话放在柳先生身上,那就是写实,让人笑不了一点。
经历过无数悲苦,还能把自己支撑起来,用最犀利的视角反过来去审视、去剖析给他带来苦难的时代,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对徐茂行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柳先生的观点不但犀利新颖,更是卡着这个时代能容忍的边沿来释放的,让他心里明了了日后可以放飞自我的分寸。
而柳先生也发现,自己新收到这个学生,跟很多人都不一样。
就他的那些言论,虽然不至于犯了朝廷的忌讳。但许多人头一次听闻,莫不是胆震心惊,颤声摇手地叫他别再说了。
可这小子却只嫌弃自己太啰嗦,占用了他的私人时间。
怎么说呢,他的狂是历经世事却仍越发尖锐的菱角,那小子的狂却是藏在心里的,是天生就有的。
阴差阳错的,师生二人相处也算愉快。
时光飞逝间,几乎是一眨眼就到了秋闱的时候。
徐茂行特意请了一天假,和柳夫人并风雅颂三姊妹,一起送郭先生入了考场。
至于黛玉,则是帮着连夫人和甄夫人一起收拾行礼,购置京城特产,准备等秋闱过后,南下人多的时候,随大流一起回兰溪老家。
郭先生的神态很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